
6月5日,由劉亦菲和陳曉主演的古裝愛情劇《夢華錄》在豆瓣開分——8.3分,成為2022年國產劇豆瓣最高開分作品。至截稿,該劇在豆瓣的評分已上漲至8.8分,如果這一分數能保持到播出結束,那《夢華錄》或將成為近五年來評分最高的古偶劇。
《夢華錄》何以沖破古偶越拍口碑越滑坡的魔咒?這里面,有主演劉亦菲、陳曉的功勞。二人不僅顏值在線,演技也自然清新,對手戲沒有過分“撒糖”,而是把感情變化藏在眼神與對話之中,內斂溫存。這里面,也有美術妝造的功勞。但更關鍵之處還在于文本。這一次平臺劇方終于沒有依賴所謂成熟大IP的網文,而是花時間改編了元雜劇大家關漢卿的四折雜劇《趙盼兒風月救風塵》。在這個簡單而傳奇的故事上,根據原作人物個性,去疊加更為復雜的故事線索,并輔以宋代文人筆下的汴京盛景,這才有了這樣一幅有風骨不媚俗、藏風雅于市井的美好圖卷。

警察的工作到底什么樣?這一問題可能很難回答。在大量影視劇中,他們成了無所不能的英雄。近日正在播出的電視劇《警察榮譽》,卻呈現了一個和以往電視劇不太一樣的警察故事,他們的大量工作是調解各種瑣碎矛盾,也有KPI的考量,工作中也承受著各種誤會和偏見……《警察榮譽》有些像紀錄片,用偏重生活化的敘事,講述普通基層警察的悲歡喜樂,沒有強情節和懸念迭生的破案過程,生活化和喜劇化,讓這部劇呈現出難得的煙火味。故事也不復雜,圍繞四個初出茅廬的見習警員展開,講述了他們在一個“警情高發”的派出所歷經各類案件洗禮,最終在老警察的言傳身教下迅速成長,成為合格的人民警察的故事。
雖然叫《警察榮譽》,但這群平凡普通的基層民警顯然沒有太多“榮耀”,反而每天面對的不是處理鄰居糾紛,就是請警察從18層樓高的地方翻窗開門,或者是幫著照顧流浪貓狗……工作中獲得的肯定、群眾的表揚不多,反而隨時“背鍋”。鬧心嗎?委屈嗎?全是雞毛蒜皮吧?對,這就是普通卻真實的基層派出所故事。

作為《乘風破浪的姐姐》系列節目的第三季,《乘風破浪》開播后憑王心凌的一曲《愛你》炸場。
《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組的理念是傳遞“解鎖無限可能,展現時代風采”的“她”能量。第一季的主題“三十而驪”,是打破年齡桎梏、自信登場的宣言;第二季的主題“三十而弈”,是運籌帷幄、女性智慧的登場;而第三季的“三十而悅”,節目組表示將以更為包容舒適的姿態,展示新時代女性自洽悅己的風采。
稱自己“39點多歲”的王心凌說甜美是自己的標簽,當節目導演問這個標簽能保留到什么時候,她釋然地回答:“如果我80歲都還在拄著拐杖跳《愛你》跟《彩虹的微笑》,還可以被叫‘甜心奶奶’,不是也蠻好的嗎?”

“有一天我們都會變成沒有名字、無人祭奠的石碑!”這是熱播緝毒警匪劇《暗夜行者》中郭星隊長執行任務前留下的一句話。它真實地再現了緝毒警察的現狀:每時每刻面臨著毒販的瘋狂報復,死后僅僅留下一座無法刻上名字的無名碑!
《暗夜行者》的播出,再一次將這些無名英雄、暗夜里的行者帶入到大眾視野當中。劇中舉步維艱的線人臥底、瘋狂狠毒的毒販、無私無畏的緝毒警察,讓更多人看到這一群體的不易與危險性,也讓更多人看到了毒品的危害。而對于緝毒警察而言,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與毒販戰斗到底,即便面對死亡也會義無反顧。因為,這不僅僅是職責與信仰所在,也是萬千人民群眾的信任所在。
《暗夜行者》通過陳陌雙面潛伏的臥底“主視角”,一步步展開對境外販毒幕后“全景式”呈現,而不臉譜化的群像“特寫”,則讓整個故事變得真實可感,每個人物身上都有其鮮明的性格“色彩”。同時,出品人楊曉明在采訪中提到,《暗夜行者》一共有?1548?場戲,有時甚至一戲一景,完全是在以電影的標準創作和把關。《暗夜行者》具有高反轉、強節奏、電影機“燃爽”氣質,在“生死邊緣”中詮釋一群無名英雄為捍衛“天下無毒”的崇高。

該劇播出期間,熱度持續走高,騰訊視頻站內吸引大批忠實追劇用戶,討論不斷,衛視收視率連日破1,多日蟬聯衛視黃金時段收視率日冠。該劇憑借笑淚齊飛的劇情、真實接地氣的生活細節、鮮活的小人物角色,以溫暖治愈的情感力量,贏得觀眾的口碑與贊譽。劇中幾對年輕人的工作、情感走向和阿姨們備戰廣場舞大賽的曲折歷程始終牽動著觀眾的心,引發沉浸式追劇熱潮。
在揭示生活真相的同時,《歡迎光臨》也洋溢著浪漫主義色彩。它將鏡頭對準了被影視作品所忽視的老年一代,講述了她們的情感與故事。大媽們平日跳廣場舞認真的樣子和廣場舞大賽上重燃青春歲月的樣子感動了無數觀眾,“沒想到廣場舞也能給我看哭”“大媽們可以組團出道了”。

有一種和你朝夕相處的事物,你對它非常熟悉,甚至完全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你又對它非常陌生,完全不知道在它的背后,隱藏著一個又一個的秘密……它是什么呢?它就是漢字。
央視紀錄片《“字”從遇見你》以短小精干的5分鐘單集片長,從哲學、文明、出行、生活及動物等五個方面,用影像解構出25個中國漢字背后的基因密碼和歷史文化典故。
每一個漢字都承載著特定的文化信息,具有深遠的文化內涵,隱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這些數千年前的甲骨文、金文文字,化身為一個個會跳舞、賣萌的小人兒,借助樣式多變的特效設計,魔性爆發,小伙伴們都驚呆了——漢字原來這么有趣。
本片以這些源自中國歷代文物、樣式豐富的藝術圖案,打造出一部充滿中國美學品位的視覺交響曲。同時,這些特技處理還與當代中國的發展面貌進行了有機勾連,均生動地實現了“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的文物傳播新理念。
編輯/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