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老鼠,很多人聞之色變。但在坦桑尼亞,一種老鼠卻被當地人推崇為“英雄”。這種非洲特有的老鼠經過特殊訓練,便可化身“掃雷特工”,協助人類排查地雷。它們多年來已成功找到了近8萬顆地雷,清理了超過2600萬平方米的潛在雷區。
不過,培訓一只掃雷鼠并不容易。一只老鼠在這里從入學到畢業,大約需要9個月的時間。由于它們是夜行動物,不適應白天強烈的日曬,所以訓練活動只能在早晨進行。訓練前,研究人員還要在鼠毛稀少的耳朵和尾巴部位涂上防曬霜。
當這些老鼠們還是幼崽時,就要開始接受一種名為“咔噠獎勵”的訓練,將手持機械設備發出的“咔噠”聲與它們喜歡吃的碎香蕉和碎丸子建立起條件反射。一旦這些老鼠們明白咔噠聲意味著食物,訓練人員就會進一步教它們將這一獎勵與地雷內常裝有的TNT炸藥的氣味聯系起來。
“畢業”前,掃雷鼠需要通過一場“結業考試”。考場是一塊面積約800平方米的訓練場,每100平方米中埋有至少4顆地雷,掃雷鼠必須在兩天內找出所有地雷,并且誤報次數不能超過兩次,才算合格。
不僅如此,掃雷鼠們在坦桑尼亞還找到了新“工作”:憑借強大的嗅覺在人類唾液樣本中發現肺結核病菌。掃雷鼠的檢測速度比現有機器快得多,一天可以檢測數百個病例。據報道,目前坦桑尼亞全國有近60家診所都雇用了這些老鼠“問診”。
(摘自“光明網”2021年8月24日)
素材延伸
2020年9月,一只名為“馬加瓦”的6歲掃雷鼠被動物慈善組織“救助患病動物民眾醫務所”授予黃金獎章,表彰它5年來在柬埔寨嗅出了71枚地雷和數十種爆炸物。每次執行任務時,馬加瓦都會跟著排雷人員一起“爬高走低”,嗅一嗅地面是否有化學物質的氣味,準確定位深埋在地底的地雷和炸彈,然后用前爪挖掘的動作來告知排雷人員:這里有雷!日常危機排除后,馬加瓦就會獲得訓練人員提供的香蕉和花生,以資獎勵。
適用話題
自然力量 跨越物種的幫助 優勢與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