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道德底線低的人有時比道德底線高的人占優(yōu)勢,你做不出來的,他做得出來,所以他們總能如魚得水。但師長告誡我們:要堅持“高線”,守住“底線”;只有守住“底線”,才是守住了為人的根本。請以“底線”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本單元學習任務(wù)的提示是,“有‘問題意識’,獨立思考,才有可能提高思辨能力”,因此,本文更適宜寫成議論文。同學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⒈細讀材料,恰當立意。
本題的立意行文必須扣住“底線”一詞。材料中“要堅持‘高線’,守住‘底線’”及“只有守住‘底線’,才是守住了為人的根本”完全可以作為中心論點。并且在寫作前要擬定鮮明、凝練的標題。
⒉辯證思維,邏輯嚴密。
話題為“底線”,但材料中還有一個與之相對的概念——“高線”,因此論述時需兩個方面兼顧。材料中的“底線高”和“底線低”是一組對立的概念,論述時要有明確的態(tài)度。可以通過破立結(jié)合與層層遞進等方式展示辯證思維過程。
⒊論據(jù)得當,論證深入。
選擇論據(jù)(例證、名言等)要與話題材料同類,這里要特別強調(diào)所用論據(jù)對“底線”一詞的體現(xiàn)。論證要充分深入,一要有分析與說理意識;二要運用一些能使論證全面深入的技巧與方法。
⒋錘煉語言,注意文采。
要注意語言的高度概括性和嚴密邏輯性。“概括性”要求語言簡明扼要,切忌以敘代議;“邏輯性”要求用語準確,切合實際。適當運用一些修辭手法,對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與思辨性有重要的作用。
佳作展示一
以不變底線,應(yīng)世間萬變
◎劉璐璐
儒家思想中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人生規(guī)劃。堅守道德底線是我們待人處世、立德修身的基本要求。
我們要守住自己心中的底線,做到以不變應(yīng)萬變。
不變的究竟是什么?是消防戰(zhàn)士陳陸為救助百姓而搭建起的生命橋;是新冠病毒來襲時,各地農(nóng)民免費運輸物資支援武漢;是夜晚賣餛飩的夫婦主動把食物送給街邊的乞討者;是張澤宇的“陽光書店”不論多晚都接待前來閱讀之人。
無論是福是禍,都以同樣的心境去對待;無論是坦途還是險徑,都以同樣的勇氣去挑戰(zhàn);無論是被肯定還是被誤解,都以執(zhí)著的信念去堅持。不念過往,不懼未來。這就是堅守底線。
堅守底線,承擔責任。有人說過:“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我們用它來衡量別人,更要時常度量自己。”這心中的“尺子”就是“度”,無論做什么事情,永遠不能超過這個“度”。承擔責任就是在牢牢守住這個“度”。華盛頓小時候不小心砍了父親最喜歡的櫻桃樹,思考再三后,他勇敢地向父親承認錯誤,并且得到了原諒。道德底線是人之根本,無論做什么事,我們都應(yīng)堅守,不能觸碰,更不能越過。
堅守底線,敢于攀登。清代袁枚有言:“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識以領(lǐng)之,方能中鵠。”只有堅守正義導向,才能射中理想之靶。昂首仰望星空,是敢于拼搏之星在引領(lǐng)我們向前;低頭默默前行,是堅守底線的輪渡載我們遠去。“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為了讓全世界的人們都能吃飽飯,數(shù)十年潛心研究,攻堅克難,從青春到白發(fā),一步步接近“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面對種種利益和誘惑,他矢志不渝,堅守底線,砥礪前行。
堅守底線,勇于擔當。墮落與唯利是圖的背后,是良知的出局與底線的崩塌。疫情期間,無良商家抬高商品價格,借此機會發(fā)國難財;不法分子造謠生事,使百姓人人自危。與之相反,生活中更多的是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堅持“高線”處事的人。黃旭華隱姓埋名三十年研制核潛艇,為國防安全做出重大貢獻;張桂梅為了讓女孩們走出大山,費盡千辛萬苦建立了華坪女子高中;身患漸凍癥的張定宇始終奮斗在抗疫一線……
畢淑敏曾說:“以不變應(yīng)萬變,自身有過濾化解和中和澄清的功能。任你血雨腥風,我自靜若處子。心永遠是清清的,呼吸永遠是輕輕的。”在學習和生活中堅持“高線”,在社會交往中堅守“底線”,保持道德“底線”與“高線”永不變,以不變應(yīng)萬變。如此,安好。
[山東省北鎮(zhèn)中學高一(14)班,指導老師:王新村]
點評
本文最突出的亮點有:1.論述深刻有層次。前三段對道德“底線”的含意進行解讀,然后分三個層次論證怎樣才能堅守道德“底線”,最后一段作出總結(jié)并回扣標題。2.論證方法多樣。最突出的是例證法和引證法的使用。所用例證詳實,涉及面廣,使讀者有具體感受,并且注重點面結(jié)合。引用名人名言,對觀點的論述提供了有力的佐證。例證有正反面兩種,即正反對比論證。3.語言凝練生動。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的使用,使作文讀起來順暢而有氣勢。在重點論述“底線”的同時,兼顧了對“高線”的論述,含有辯證思維。
佳作展示二
堅守心靈的底線
◎李佳茵
總有一條看不見的線,守護著我們心底那一片純凈之處。
溪流淙淙,菊香陣陣,詩情濃濃。“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五斗米不會令他折腰,彭城令不會讓他破防。于是,他來到南山,于幽幽清菊中尋找幽靜的桃花源。雖崎嶇經(jīng)丘,卻悠然自得。陶淵明,遠離了污濁的官場,堅守了心靈的底線。
心理學并不是一門尋常人能輕易探究的學問,但心理疾病卻成為了一個社會潛在的危險源,作為一名醫(yī)者,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稍有不慎,就會連同這門高深的學問一起陷入萬劫不復之地。然而,一位不修邊幅、帶著濃重中歐口音的白胡子爺爺——米哈里,卻一直堅持心理學的研究。他并非為了追求學術(shù)成就給他帶來的光環(huán),而是不忍心看到有人遭受心理疾病的痛苦。作為一名心理學專家,他守住了這個行業(yè)的道德底線。
1927年夏天,梁思永毅然中斷了在美國的學業(yè),投身于考古專業(yè),在對一萬多片陶片的琢磨中寫出了考古界“最早一本專題研究著作”。在中國考古學奠基人中,還有一位一生致力于考古的夏鼐,現(xiàn)在的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內(nèi),一尊夏鼐的雕像依然屹立。來時,無懼路上風向,年少夢癡狂;歸時,幾度涼秋,鬢角如霜。生生不息,華夏之光,你用燭火,照亮四方。60多年來,他們輪番上陣,始終秉持著文化自信,堅守著傳承文化的道德底線。
藝術(shù)是許多人想要追求的,但往往在追求的過程中,就忘記了初心,失去了真諦,變?yōu)楦接癸L雅。但有一群人,他們愿意靜下心來,從紛繁的線條里抽絲剝繭,了解生活的原貌,在藝術(shù)的宮殿中徜徉,感受源于內(nèi)心的藝術(shù)情懷,他們是藝術(shù)底線的堅守者。2020年,王驥作為國內(nèi)首個藝術(shù)家手作書收藏者,出版了一本《書之極》,它綜合了版畫、文學、印刷、紙藝、字體設(shè)計、書籍設(shè)計等多種工藝,不僅是一間間紙上美術(shù)館,更是時間和空間交融的藝術(shù),稱之為書中“極品”也毫不為過。這種與藝術(shù)的共情,是對藝術(shù)之美的底線的默默堅守與對其高線的堅持不懈的追求。
水,堅守了底線,可潤澤萬代,逾越了底線,則洪災(zāi)泛濫;火,堅守了底線,可促進文明,逾越了底線,則生靈涂炭;人,堅守了底線,則踏實幸福,逾越了底線,則可能墜入萬丈深淵。
堅守心靈的底線,隨那溪云初起日沉閣,任那山雨欲來風滿樓,我自閑庭信步,在那片心靈的天空,漫隨天外云卷云舒,閑看亭前花開花落。
[山東省北鎮(zhèn)中學高一(14)班,指導老師:王新村]
點評
本文所用材料為多數(shù)同學所未見,因而能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對陶淵明、米哈里、梁思永、夏鼐、王驥等人事例的論述構(gòu)成了作文的主體。行文值得借鑒的幾點如下:1.敘議結(jié)合自然,敘中有切合論點的分析且十分到位。2.思路清晰,從多個方面對主體材料歸屬做了定位,并且以“底線”與“高線”的關(guān)系做總結(jié)。3.語言平實,但思辨色彩濃郁,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