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永祿 萬月月
[摘要]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宏大的目標,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高校大學生是青年群體中的中堅力量,肩負著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時代重任,加強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發表了一系列關于培養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講話,對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是習近平關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題中之義;愛國主義教育應注重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理想信念;應堅持黨的領導并且落實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踐中,用大學生的實干托起中國夢。
[關鍵詞]習近平;青年觀;青年;愛國主義教育
[作者簡介]鄧永祿,喀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新疆喀什 844000;萬月月,喀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新疆喀什 844000。
[中圖分類號] D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8031(2022)05-0056-02
青年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青年大學生的未來發展關乎到民族振興和國家強大,青年大學生朝氣蓬勃、思想活躍、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強,是社會進步的前進動力。青年大學生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過程中,在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等方面作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過程中,仍然離不開青年大學生,他們在自己的工作中勤奮刻苦、意志堅定、勇于奉獻、敢于擔當、腳踏實地。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培養好大學生的個人發展與理想信念是非常重要的。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青年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塑造完美的青年大學生人格,培養有目標有理想、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由于世界經濟、文化多樣化,中國發展進入深水區,各行各業面臨著轉型與升級的戰略機遇期,機遇與挑戰并存,利益出現多樣形式,矛盾層出不窮。國際關系復雜多變,國際市場環境競爭激烈,多變性、不穩定性明顯突出,世界格局動蕩不安,經濟全球化反向進行。全球網絡信息化速度加強、思潮多樣化時刻影響著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在多種社會思潮矛盾以及多種價值觀沖突的背景下,西方一些國家借助網絡平臺潛移默化地進行扭曲歷史、抹黑歷史英雄人物、詆毀中國的政治制度與法律、試圖讓大學生在認識上出現混亂,阻礙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因此加強青年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大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塑造其完美人格關乎到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
習近平強調:“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掌握了這把總鑰匙,再來看看社會萬象、人生歷程,一切是非、正誤、主次,一切真假、善惡、美丑,自然就洞若觀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確判斷、作出正確選擇。”習近平關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深刻地回答了“為什么要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和“怎么樣去培養好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等時代性問題,確保大學生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習近平關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是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新時代大學生愛國愛黨、有民族擔當、擁護國家的基本制度、遵守國家的憲法法律,維護國家安全和統一,捍衛國家的利益,為國家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習近平關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為大學生立德做人指明了途徑。習近平指出:“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要搞好民族地區各級各類教育,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科學文化素質。要把加強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培養與時俱進,艱苦奮斗的青年愛國主義者,是時代的需要,是社會進步的需要,是國家富強以及民族振興的需要,在歷史前進的車輪中,愛國主義教育始終是鮮明的時代話題。堅持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相統一、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是每一代青年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一、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是習近平關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題中之義。習近平關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科學地回答了“為誰培養人才”“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怎么樣培養人才”等時代問題。
“為誰培養人才?”當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成為主要矛盾,要解決此矛盾,必須培養一批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成為國家發展的生力軍。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及接班人的宗旨也必須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目前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明顯突出,因此,必須培養一批理論和實踐過硬的青年大學生,肩負起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擔。同時也只有一代代青年大學生不怕艱難,敢于拼搏才能夠化解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
“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到人民群眾中去,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讓理想信念在創業奮斗中升華,讓青春在創新創造中閃光!”理想是人前進的目標,是人精神世界的核心,培養有理想、有人生目標的大學生為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作貢獻。
“怎樣培養人才?”習近平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奮斗。廣大青年要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胸懷理想、志存高遠,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并為之終生奮斗。”培養合格的建設者需要高校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讓他們加倍努力學習,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生活實踐中不斷調整心態,磨煉意志,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二、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是高校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科學的理想信念能夠幫助大學生明確前進方向,激勵他們勇往直前,習近平關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指出大學生一定要有科學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上的“鈣”,“缺鈣”就會容易得“軟骨病”。目前國際環境復雜多變,不穩定因素較多,世界出現新格局,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嚴重影響著世界的和平與各國的發展。局部動蕩不斷加大,發展不平衡與發展沖突明顯增加。在此背景下,加強青年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至關重要,要堅定大學生的科學信仰,培養大學生的愛國情操,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理想目標實現人生理想。習近平關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大政治意義、歷史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科學的理想信念離不開馬克思主義青年觀的指導,更離不開習近平關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引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擁護黨的領導,堅定理想目標,不斷開拓人生新境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無論是在經濟方面還是在法制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整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的GDP排名世界第二,為此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適合中國發展的,中國共產黨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經過幾代人的奮斗,中國已經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了。習近平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指出:“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青年大學生應該學會吃苦,用奮斗換取美好的生活,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理論專業知識,同時也要更加注重提高德性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學會用辯證的思維考慮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堅定政治立場,意識形態方面要增強自己的辨別力,學會抵制外來不良思想的影響。全心全意工作,為人民、為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
三、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要堅持和落實黨的領導。黨和國家領導人特別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毛澤東1957年在莫斯科接見留學生時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培養好社會主義接班人對于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需求至關重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的青年才子,為建設社會主義強國作出自己的貢獻,同時也要讓青年大學生知道美好生活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用血和淚換來的,必須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擼起袖子加油干。
四、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要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各項本領,用實干托起中國夢。青年一代有本領、有當擔,則國家和民族就有希望。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必須要主動承擔起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使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斷進行自我總結,不斷去創新,堅持完善自身與貢獻社會相統一,不斷增強實現人生價值的能力和本領。加強大學生教育最關鍵在于黨的領導和高校的培養,讓大學生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要現實“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必須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各大高校必須要培養好、教育好大學生對國情的正確認識,通過組織大學生學習和了解紅色文化,讓他們知道生活來之不易,只有不斷地努力學習,增長才干,練就過硬本領才能在自己的未來工作崗位上成就一番事業回報社會。偉大時代召喚著青年,輝煌事業期待著青年,習近平多次強調,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理所當然應該走在創新創造的前列,做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時代先鋒;大學生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是創新創業的有生力量,要敢于做先鋒,而不做過客、當看客。培養教育大學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準確把握時代命脈,增強大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和本領,培養大學生開拓進取的銳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青春能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M].外文出版社,2018:173.
[2]毛澤東選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