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怡
“美國或將在下周公布新太平洋島國倡議”,據法新社等媒體17日報道,美國計劃于下周提出一項旨在解決太平洋島國問題的新倡議,以制衡中國在太平洋島國日益上升的影響力。另據英國《衛報》報道,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17日訪問所羅門群島首都霍尼亞拉并同所總理會晤,此舉同樣被認為是澳大利亞擔心中國而對所羅門群島和太平洋地區采取的“外交攻勢”。
據法新社報道,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16日在華盛頓一家智庫的論壇上致辭時稱,美國正在“全面加強”和太平洋島國的接觸,以回應它們對同美國的關系、非法捕魚、氣候變化、地區安全等方面的擔憂。他還稱,太平洋是一個具有巨大戰略意義的地區,“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進入到核時代,我們對這個地區一直負有歷史和道德責任”。
“下周我們將與一些志同道合的國家合作為太平洋島國開展一系列開放、內容詳盡的項目。”坎貝爾稱,新倡議旨在“確保太平洋環境保持開放、健康、富有成效和不受脅迫”。他同時透露,太平洋島國論壇的18個成解、美國以及包括澳大利亞、英國、法國、日本、新西蘭在內的國家將參與盤項新倡議。
華東師范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陳弘1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坎貝爾提及的倡議并非孤立事件,從布林肯今年年初訪問太平洋島國,到不久前美國派官員專程前往試圖阻止中所安全協議的簽署,再到拜登特使尹汝尚就《自由聯合協定》與馬紹爾群島舉行會談,可以看出,美國正在投入比以往巨大得多的資源與精力動員太平洋地區的各種力量,以制約中國與地區國家的合作。
在坎貝爾發表上述言論的同時,理任不足一個月的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也開啟了她就職后第三次出訪太平洋國家的行程。17目,她到訪所羅門群島并同該國總理索加瓦雷會面,這也是自中國同所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議后,澳外長首次到訪該國。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17日報道,黃英賢在霍尼亞拉的一場發布會上談及中所安全協議時稱,澳方觀點是“太平洋大家庭”有責任、也有能力自己維護自身地區安全,她同時強調澳大利亞會繼續和所羅門群島站在同一陣線,包括支援對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據報道,在此次訪問期間,所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再次強調,并沒有讓中國在該國建立軍事基地的計劃。
“黃英賢口口聲聲說太平洋大家庭',但澳大利亞實際在做的,就是扮演一個可以主聿別國事務的'大家長'的角色,這是一種完全不尊重他國的做法。”陳弘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抬出“太平洋大家庭”的名義并不能合理化澳方對其他主權國家自主選擇的橫加干涉。陳弘分析認為,此次黃英賢訪問所羅門群島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即向外界傳遞出澳大利亞依然尋求深度介入所羅門群島社會治理各個層面的信號,以彰顯澳大利亞仍是地區內最有影響力的大國。此外,黃英賢訪問所羅門群島前還訪問了新西蘭,也是在試圖把此前對華政策相對獨立的新西蘭拉人和中國對抗的“競技場”。
“總的來看,美澳正試圖在太平洋地區也拉起一個封閉的、以反華為主要目標的'小集團,用以服務美國的霸權利益,左如華盛頓此前通過構建美日印澳'四邊機制'、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關系所做的一樣。”陳弘表示,對于華盛頓的這一戰略和戰術,中國應保持警覺。▲
環球時報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