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鮑振川

2002年6月,費英英從民政部重慶民政學院畢業,入職深圳市寶安區福利中心保育部,專門負責護理棄嬰。
照護嚴重殘疾的病患兒童,是一份艱難而細致的工作。給腦癱患兒喂飯,有的常常咬著勺子不吞咽,有的看著飯菜不知道張口;洗澡時孩子不知道水的冷熱,穿衣時四肢僵硬無法配合。護理這些腦癱孩子費時、費神,大大超出常人的想象,終日面對他們的吃喝拉撒和康復訓練,這種辛苦、繁雜,讓許多姑娘卻步。3個月后,和費英英一起入職的18位同事先后辭職。
同伴的離去讓費英英倍感失落,但面對這些孩子期待的眼神,她又不忍放棄,打電話給遠方的家人商議。父母說:“英英,我們尊重你的選擇。”奶奶叮囑她:“照護這些孤兒,是積德行善的義舉啊!”
家中老人的支持與鼓勵,還有孩子們對愛的渴望,使她不再猶豫,毅然決定留下,用愛心溫暖這些殘疾孩子的生命。
寒來暑往,春去秋至,費英英在這個崗位上一晃工作了20年。7千多個日夜,伴隨數百個孩子的期盼,她用一片愛心辛勤澆灌,滋育著一棵棵羸弱的幼苗。
2002年夏天,費英英帶著一歲的孤兒奇奇去醫院體檢。在醫院大廳,奇奇發現一個孩子被爸爸媽媽牽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奇奇止住腳步注視著,慢慢地仰起小臉問:“英英姐姐,我的媽媽呢?……”
費英英的心被刺疼了,酸楚郁結在咽喉,她把臉貼著奇奇的小臉,親切地說:“奇奇,我就是你的媽媽!”
自從奇奇有了“媽媽”,他乖順多了,笑聲也多了。一天,費英英為小朋友分菜喂飯,悄然感到一只小手在拉扯她的衣角,回頭一看是奇奇,他仰著臉,微微笑著,聲音怯怯道:“媽媽……”
費英英一時愣神。她也無數次呼喊過“媽媽”,她更知道,每次呼喚都有媽媽愛的回流。
她還熟知一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沒有媽媽最苦惱,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里找……”多少回聽著歌,她就有多少次哽咽。

費英英教孩子們識字
此刻,奇奇的呼喚,分明顯露出孩子的內心,充滿了對愛的渴望!雖然費英英此時還沒有擔當過母親的體驗,但她將奇奇緊緊地擁入懷中,從今以后要把奇奇當作自己的孩子,做一個把孩子當作“寶”的“媽媽”。
一個名叫觀山的孩子患有腦積水,4歲多還需要喂食。一個秋天的假日,費英英接到電話,觀山病情突然加重,要立刻去醫院急診。她火速趕到福利中心護送觀山去醫院,經醫生診斷做了手術,術后,觀山身上插著引流管、打著點滴,費英英徹夜未眠守護著他。第二天,觀山仍然沒有醒。她細心地為孩子洗臉、換衣,用棉簽蘸水濕潤觀山的嘴唇,一直熬到深夜,又困又餓,她才想起自己一天沒有進食。
鄰床病友家屬問她:“孩子是你弟弟嗎?家里其他人呢?”費英英一時無語……那位家屬遞來一塊月餅,關切地說:“姑娘,吃吧,今天是中秋節。”
中秋節?費英英連忙打開手機,有17個未接來電,全是媽媽的……她急忙撥通了母親的電話,聽到母親的聲音,便失聲痛哭:“對不起,媽媽!我忘了今天是中秋節!”
福利中心接收了一名出生不久的女嬰,體重不到一千克,小腦袋沒有拳頭大,護理員愛憐地稱她“老鼠妹”,并給她起名“寶花花”。
費英英被安排專護花花,她運用自己掌握的科學方法精心照護。花花由于消化能力不足,每次僅能喂20~30毫升牛奶;孩子體虛睡眠不穩,費英英一邊低聲哼著兒歌,一邊輕輕拍打她漸入夢鄉。十個月后,花花體重長到十余斤,還時常發出動聽的笑聲,成為福利中心人見人愛的“一朵小花”……
不久,可愛的花花被一個具有愛心的家庭收養。
一個除夕之夜,費英英陪伴著一個未足月且患有唇腭裂和心臟病的女嬰到醫院看病,抱著她在觀察室打點滴,一次次給她伺喂牛奶。眼睛盯著她的小臉,觀察她的變化……
遺憾的是,凌晨兩點,孩子還是在她溫暖的懷抱中永久地閉上了眼睛,那一刻,她感覺自己的心被掏空。窗外,除夕夜的鞭炮聲陣陣傳來,費英英為女嬰做了一次特殊的“護理”,給她洗澡,換上新衣……

護理工作很辛苦,這條艱難的路一走就是20余年。費英英從孩子一張張笑臉中感受到付出的意義。她動情地說:“我把工作當作快樂,好好去做;把孤殘兒童當作親人,好好愛著;把孩子當作寶貝,好好護著。這份付出讓我的青春美麗綻放,這份快樂,我很知足,很享受。”
媽媽的收獲最美麗。
20年的辛苦付出,費英英和孩子建立了母子般的感情,這份職業更讓她無比驕傲。20年的拼搏,她和她的團隊鍛造了一種大愛精神,積聚了一種正能量,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先后有千余名孩子恢復身心健康。
她獲得了自認為至高無上的榮譽:“深圳市優秀共產黨員”“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民政系統勞動模范”“全國先進工作者”、民政系統最高獎“孺子牛”獎……2017年,費英英光榮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
費英英在介紹參加十九大會議感想時發自內心地說:“從普通護理員成長為一名黨員、一名十九大黨代表,我離不開黨的引領和培養。組織對我的肯定讓我明白,平凡的崗位也能做出成績,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極致那就是不平凡。”
2018年10月24日,費英英終生難忘。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后,接見了包括費英英在內的廣東省20位代表。當時,費英英向習總書記匯報說:“我是深圳市寶安區社會福利中心的員工,負責孤殘兒童的護理工作。去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聆聽了您在十九大作的報告,十分激動,我立足崗位,踐行‘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的囑托,努力為孩子們做好服務工作……”
習總書記聽了,連連點頭。他親切地對費英英說:“護理員對老人、對孩子來說,都是非常需要的。希望你們認真地學習,提高專業技術能力,為孩子、老人和有需要的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感謝你們!”
“感謝你們!”是習總書記代表全國人民對從事社會福利服務工作者的表揚與鼓勵,總書記這份沉甸甸的囑托,費英英永記在心。她對記者說:“一個人如果歷盡滄桑,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有了一顆赤子之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想做這樣的人,這是我今后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