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望堤社區福星養老院院長助理 李 佳

李佳,“90后”養老人,武漢市武昌區保望堤社區福星養老院(下文簡稱“福星養老院”)院長助理。她愛崗敬業、干事擔當、任勞任怨,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履行職責,維護老人利益,立起榜樣標桿,受到上級領導和廣大老人的一致好評,為推進養老院的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我2012年畢業于江漢大學涉外護理專業,在校期間與養老院已有不解之緣,做義工長達6年。2013年,我來到福星養老院工作。靠著自己的專業優勢,從醫護人員、心理咨詢師做起,在基層養老院一待就是10年,從未離開養老第一線的工作崗位。在這期間,我主動放棄了到深圳工作的機會,始終選擇堅守在基層。
“幫助別人同時自己也獲得了快樂”,我對此說法有著最為深切的體會。2022年2月1日晚上9時,95歲的黃奶奶自行將胃管拔出,導致不能進食。正值大年初一,我毅然放棄與家人團聚,選擇回院幫老人換胃管。胃管換好后,老人無法說話,只能無聲地拉住我的手,不住地掉淚。我握著她的手說:“奶奶,沒事,新年快樂,都好了,您又可以好好吃飯了!”我回到家雖然已經凌晨1時,但卻沒有困意,滿是幸福和喜悅。近幾年來,我每年過年都會選擇在養老第一線陪伴老人們過年,讓老人感受到家的溫暖。
服務質量提升是養老事業的生命線。作為青年養老人,我從普通養老人成長為院長助理,職務在變,崗位在變,但工作熱情和初心始終未改。為了不斷地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我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利用工作之余虛心求教,向書本學,向同事學,學規章、學制度、學理論、學業務,不斷增強自身本領,提高履職能力。
與此同時,我還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心理咨詢、心理疏導等養老工作實踐中。十年來,我結合養老院實際和工作特點,聚焦老人的心理問題,依托自己心理咨詢的專業優勢,采取靈活多樣的咨詢方式和形式,用好心理干預手段,緩解老人在晚年容易出現的自卑、孤獨等心理現象,為提高老人的幸福生活指數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2年,福星養老院成立了臨終關懷室,院領導讓我擔綱領銜。當時,彌留之際的楊奶奶成為我的第一名送別者。在臨終關懷室里,我耐心地給楊奶奶喂飯、洗漱、擦洗,陪奶奶聊天、讀她最喜歡的報紙,從心理和服務層面,減輕奶奶的痛苦,通過互動,讓楊奶奶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有尊嚴地“告別”人生。有溫度、有尊嚴的臨終關懷是人間大愛的體現,我先后為300余名老人提供過臨終關懷的心理咨詢服務。自從事心理咨詢工作以來,我還先后為800多名老人做過日常心理咨詢服務,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提高他們晚年生活的幸福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當前從事養老事業的年輕人緊缺,我們青年養老人,要勇于擔當,為社會分憂,替天下兒女盡孝,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青春的光和熱,溫暖老年人,服務全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