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澍



【摘? 要】論文以青島港在國家政策調整后的績效為研究對象,以青島港在政策變動后的各項決策為依據,從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出發對各項業務進行分析,旨在探究宏觀政策對企業績效帶來的影響以及總結企業對此應采取的策略。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performance of Qingdao Port after the national policy adjust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akes various decisions of Qingdao Port after the policy change as the basis, and analyzes various businesses from the aspects of operation ability and profitability, aiming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macro policy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and summarize the strategies that enterprise should adopt in this regard.
【關鍵詞】宏觀政策;財務績效;決策
【Keywords】macro policy; financial performance; decision
【中圖分類號】F275;F25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22)04-0182-03
1 引言
2018年1月1日起,船舶在3個排放控制區內所有港口靠岸停泊期間,應使用硫含量≤0.5% m/m的燃油。青島港作為環渤海港口群和東北亞港口圈的重要口岸,在北方港口群的綜合優勢異常突出,具備建設中國北方船供油基地的多種優勢條件。有效改善在宏觀政策變動時企業的績效,以及及時作出決策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對于發揮中小企業活力、保持大型企業在各領域的經濟優勢有著重要的意義。
2 燃油政策對青島港帶來的影響及成因
2.1 燃油成本上升制約航運業務
青島港的航運路線眾多,其中遠程航線尤為重要,如EMC公司運輸至中南美、南美東、臺灣、克羅地亞;美國COSCO公司運輸至日本、澳新、北美;WHL公司運輸至臺灣、日本、美加、東南亞等,以上航線均路途較遠。青島港的運輸航線覆蓋全球,上述航線大多跨越大洋,在這些航線的運輸過程中,燃油成本極高,貨輪質量與承載量均較大,因此,限硫令無疑會使得燃油成本升高,從而導致航運業務的成本增加,因此,青島港不得不提升航運的價格,尤其是遠程航運的價格將會大幅提升。相比之下,陸運和空運由于沒有相應的宏觀燃油調控政策,因此,在顧客看來陸運和空運將具有更高的性價比,從而選擇成本較低的陸運或速度更快的空運,這將直接降低青島港的績效。
2.2 燃油生產及相關產業鏈受到沖擊
由于國家出臺限硫政策,燃油生產部門及相關企業將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研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品利潤率,該政策的影響不僅涉及相關企業,也會增加青島港對于燃油收購的成本而降低其航運、鐵礦石等業務的利潤率。同時,脫硫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難度較大,對于不同的燃料油,要尋找與應用最合適的吸附劑,并反復實驗,而且其成功率較低,因此,青島港自身的燃油生產部門和燃油生產企業都將經受極大的考驗。
2.3 對青島港財務績效的影響
通過調查2018-2019年的合并利潤表和單體利潤表,整理了以下數據以供分析(見表1和表2)。
以下是對青島港2013-2017年盈利能力變化的分析:
青島港在幾十年的發展中,幾乎每年的收入和利潤都有顯著增長,保持了較高的利潤率,并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即使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的調整政策,青島港的發展速度仍然有增有減。然而,在燃油政策發布的第一年,可以明顯看出青島港集團和青島港公司的發展速度明顯下降,營業收入幾乎保持不變。對青島港公司單體利潤表分析可以發現,綜合收益總額、凈利潤和營業利潤均有所下降。當營業收入增加而營業成本降低時,可以推測出管理費用以及未計入運營成本的研發費用的增加。為應對燃油政策,青島港投入大量資金研發降硫工藝,這也使相應的各部門產生了超額的管理費用。費用增加包括聘請專業人才的薪酬、車間工人的加班費等。綜上所述,燃油政策的宏觀調整通過增加非營運成本費用,在微觀層面上對青島港的盈利能力產生了顯著影響。
在股東權益方面,查閱資料可知,青島港的每股未分配利潤情況如圖1所示。
由此可知,自2013年以來,青島港每股未分配利潤得到了大幅度提升,2017年底的每股未分配利潤為0.919 5元/股,通過對比合并利潤表中2018年和2019年的基本每股收益,即0.60元和0.59元,說明燃油政策對青島港公司的凈利潤和分配給股東的利潤影響很大,青島港業績的下滑將直接反饋到股東利益的減少上,也將降低股東對公司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的信心。
3 青島港的應對策略及效果
3.1 開發新型業務,降低燃油消耗業務比例
開發新型業務是青島港應對燃油政策變化最主要也是效果最顯著的策略,2018年初,燃油政策一經出臺,青島港高層就積極探討策略,決定通過以下3項業務降低燃油政策的影響:一是開通大型油輪在泊位供油服務;二是開通掛港加油業務;三是推出鐵礦石個性化服務方案。這些業務不僅相互呼應、相互支持,降低長途航行油耗和貨船加油成本,提高運輸效率,還通過聚焦原有優勢運營項目提升績效,這些方面值得其他港口或大型企業借鑒。
3.1.1 大型郵輪在泊位供油服務
2020年11月4日,“通宇11”輪順利搭靠山東港口青島港實華公司90泊位大型油輪“蘇達班”輪外弦,并為其成功加注船用燃油,這標志著山東港口青島港實華公司在海關、海事、邊檢等口岸監管部門的直接指導下,全力促成的首個大型油輪在泊船供油業務正式落地,開辟了青島口岸為大型油輪提供船供油服務的新通道,提升了附近航線郵輪的航行效率。此項決策不僅是應對燃油政策的有效舉措,更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助力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生動實踐,也是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此項對策有利于進一步助推煉化企業的生產運營效能提升,為其他策略的執行打好基礎。
在大型郵輪在泊位供油服務中,山東港口青島港公司與各口岸部門、供油企業高效合作,緊密銜接各作業流程,制定疫情防控、安全作業、防污染、應急處置等方面的一系列措施,為大型油輪提供無接觸船舶供油服務,使大型油輪可以在卸貨的同時完成燃油補給。
結果表明,該項措施為東線跨越太平洋的航線節省船期約10 h,進一步壓縮供油和航行成本,從而有效克服了燃油降硫政策帶來的成本升高問題。2021年1月至6月,青島港東線貨運訂單相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9%,價格降低了12%,不僅與之前各大公司的貿易聯系恢復到了限硫令發布前的水平,更是由于相比其他港口的價格優勢,簽下了許多新訂單,不僅使青島港的業績迅速恢復,營業收入迅速增長,現金流量和流動比率恢復到了相對合理的水平,更是在宏觀上促進了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
3.1.2 開通掛港加油業務
2020年3月14日,中石化燃料油山東分公司加油船“大東凱6”輪抵達三號錨地,為來山東港口青島港掛港加油的大型油輪“ESCAPADE”輪成功加注1 500 t低硫船舶燃料油。
此項業務不僅與大型郵輪在泊位供油服務互補,進一步提高了供油與遠程航行的協同效應,更是山東港口響應國家號召、推動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政策落地的生動實踐。此項業務的開展,為國家在宏觀上規劃的“東北亞船用油加注中心”注入強勁動力,還將有利于增強青島口岸綜合海事服務能力,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3.1.3 推出鐵礦石個性化服務方案
2020年5月30日,青島港鐵礦石業務板塊發展推進會在青島東方影都星光島會展中心舉行,推出鐵礦石板塊系列優惠政策與服務承諾,簽署10項戰略合作協議。來自海內外130多家鋼廠、貿易商、礦山等近300名代表參會。青島港在此次會議上推出了系列優惠方案和服務承諾,進一步擴大了其鐵礦石業務覆蓋領域和規模,為鐵礦石客戶量身提供貿易、倉儲、生產、銷售等“全程通”優質金融服務,通過大幅讓利,有效降低了企業綜合物流成本。青島港簽署了10項戰略合作協議,既聯合中鐵濟南局與山鋼萊蕪分公司等大型鋼廠開展三方合作,又與五礦等貿易商強強聯手,同時,與錦州港、江陰港、上海長航國際海運、江蘇碩隆海運等港航同業深度融合,構建了涵蓋鐵路、鋼廠、貿易商、港口、航運公司等在內的更大物流“生態圈”。在此基礎上,青島港與陸運服務機構密切合作,打造“內陸港”,相對降低對航運業務的依賴性。在陸運鐵路方面,青島港依托海鐵聯運優勢,加強內陸港建設,完善網格化市場營銷布局,不斷提升海鐵聯運市場占有率。目前,共開通班列40條,其中管內班列28條,管外班列7條,國際班列5條(含中韓快線),形成了“一市一港、覆蓋山東”的網絡化布局,對于省外,該舉措同時輻射長江水運和絲綢之路,直達中亞。
如上文所述,青島港鐵礦石業務是青島港自改革開放以來發展起來的優勢業務。通過鐵礦石個性化服務方案這一銷售和購買原材料的方式,促進了其他相關行業的規模經濟形成,從而變相降低了燃料油的運輸成本和原材料的開采成本。根據品種法和相關數據與以往業務數據的差異,僅鐵礦石這一項就為青島港節省了近2億元,由于該業務資金流動迅速,有效緩解了2018-2019年青島港的現金流壓力。
3.2 研發燃料油脫硫技術
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得知,燃料油一般指重油,是由原油常壓蒸餾殘油制成的,重油含硫較多,其中硫分多是大分子的環狀硫化物。重油脫硫的難點在于徹底加工燃料,破壞原有組織,產生新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物質。常用的方法是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從重油中分離低硫燃油,然后利用吸收法去除。
降硫政策出臺后,青島港立即開始規劃研究新型脫硫工藝,力爭實現低成本、高效率、低消耗的燃料脫硫。通過不斷的研究和實時的生產調整,脫硫工藝的成本逐漸降低。青島港利用現有設備研究了新式脫硫方法。對成鍵吸附、吸附劑的吸附容量進行研究,并將高效吸附劑用于脫硫程序當中。通過在初始環節對于吸附劑的成本控制,實現了降硫工藝的成本降低,從源頭上降低和克服了宏觀降硫政策帶來的影響。
該項對策的關鍵因素就是燃油的含硫濃度降低,因此,青島港抓住了這一關鍵因素,及時作出了正確的決策,加大力度著手研究調整降硫工藝,使降硫這一過程的成本降低。因此,當宏觀政策對某項技術產生約束作用時,企業應抓住該項政策所涉及的關鍵因素,嘗試最大限度地克服約束條件,從源頭上削弱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
3.3 完善教育系統,培育高素質港口人才
青島港直屬的港灣職業技術學院高度重視新生招生工作,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加大了投入力度。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學院增加了港口機械、港口電氣、機電等專業課程和招生名額。通過聘請專家、增加實驗室和機床的數量,學生可以提高自身對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為一線崗位提供源源不斷的專業人才和先進的技術人員。這一舉措不僅緩解了青島港目前的人才短缺狀況,而且為青島港未來的發展及其對于國家宏觀政策的應變能力提供了有效保障。
自改革開放以來,青島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港口吞吐量從20世紀80年代末的2 000多萬噸增加到2017年的1 200萬標準箱,居全國第三位。由于區位優勢,青島港開發并經營鐵礦石業務,鐵礦石進口量居世界第一,原油進口量居全國沿海港口第一。青島港的外貿吞吐量居全國第二位,是中國僅次于上海港的第二大外貿口岸。自國家提出山東港口一體化政策,威海港、日照港等港口陸續將部分或全部股權轉移給青島港,青島港逐步在山東大多數沿海港口中發揮了協調作用,大大提高了整體運營效率。如今,在已經成立的總部位于山東青島的山東港口集團中,青島港也占有非常突出的戰略地位。由此可見,青島港各項業務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青島港的績效受到國家經濟政策變化的影響,同時,通過對青島港績效指標的分析,可以了解國家經濟政策的變化趨勢。
4 結語
綜上所述,國家宏觀政策對微觀層面的企業的影響非常顯著,尤其是青島港等與國民經濟密切相關的企業。因此,任何企業都應該提前考慮國家政策對自身的影響,提前制定對策,以便及時作出準確的決策。
【參考文獻】
【1】張其仔.當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及其評價[J].中國工業經濟,2016(10):83-88.
【2】王沖,顧明.青島港港口船舶污染治理現狀[J].港口科技,2019(6):26-27+38.
【3】溫培祥.我國港口防污染應加速步入正軌[J].中國港口,2015(11):19-21.
【4】陳彥斌.宏觀政策評價報告2018[J].經濟研究參考,2018(3):3-9.
【5】鞏聰聰,韓蕾,于立意.青島港首家內貿船公司吞吐量破100萬標箱[J].山東國資,2019(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