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曲



隨著“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加快構建,新基建正不斷鋪開,我國傳動行業也進入了高速發展期。近日,位于寧波市江北區的寧波東力傳動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力傳動”)的各個車間馬力全開、生產正酣。減速機、齒輪箱、電機等傳動設備經過粗加工、熱處理、精加工、裝配調試、噴漆等工序,在產業工人和智能加工設備的緊密配合下逐漸成形,并銷往全國各地,為眾多企業及國家重點工程提供動能。
從一家村辦小廠起家,東力傳動深耕傳動設備研發制造二十多年,如今已成為中國齒輪行業首家A股上市企業和傳動行業龍頭企業,2021年12月還獲評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
搶抓機遇開拓新市場和客戶
“作為國家基礎性產業之一,減速機等傳動設備可應用于冶金、礦山、化工、電力、港口、輕工、新能源、物流等各行業,應用領域廣泛。今年東力傳動一季度的訂單量已創歷史新高,我們非常有信心沖刺‘半年紅和‘全年紅。”對企業接下來的發展,東力傳動常務副總經理沈杰充滿了期待。
得益于產品與品牌雙重優勢,以及科技創新的加持,東力傳動的訂單量和利潤在疫情期間實現逆勢上揚。“受國外疫情影響,一些外資減速機進口數量減少。”沈杰說。東力傳動抓住機遇,去年在產品代替進口、開拓高端市場、保障國家重點項目建設上取得了歷史最好成績,實現了新的突破。
來之不易的成績背后是眾多“東力人”精益求精、自我突破的生動實踐。劉攀是東力傳動技術部的一名設計人員。不久前他接到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個重點客戶需要我們加工制造一批大規格的減速機,時間很緊迫。我負責項目的全程追蹤與推進,但在設計、加工、裝配等環節,遇到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他介紹道。
“由于減速機規格很大,使用的軸承、油封都需要出圖定制,但我們在采購時發現軸承設計不合理且缺少相關的工況參數,導致供應商無法制作。”劉攀說。他及時聯系客戶,針對功能需求與實際工況,對圖紙進行改進優化。在劉攀以及全體技術生產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大規格減速機設計制造有序推進。數月后,客戶來到東力傳動進行A檢,所得結果均符合圖紙與設計要求,減速機最常見的漏油問題也沒有發生。
“企業發展的關鍵在于敢想、敢做、敢突破。”東力傳動董事長宋濟隆說,“在尊重規律、充分驗證的情況下,大膽試、大膽闖,這是企業不斷向前發展的法寶。”
敢于挑戰服務國家重點工程
去年,目前世界在建規模最大、單機容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在白鶴灘水電站啟閉機設備當中,東力傳動提供的起升減速機、行走減速機等52臺(套)傳動設備發揮了重要作用。
東力傳動自被確定為白鶴灘水電站啟閉機設備減速機專業提供方以來,為更好滿足工程項目需求,積極安排專人對接,組織勘查現場環境,針對啟閉機運行中可能產生的問題開展細節論證。
由于水電站的地理位置特殊,白鶴灘水電站建設對傳動裝備的要求十分嚴苛,這對東力傳動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水電站位處金沙江干流河段,海拔高、溫差大、濕度高,加上地處高烈度地震區,地質狀況相對復雜,要保證水電站建成后穩定運行,建設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每一個零部件都必須經得起檢驗、耐得住使用。”回憶起當時面臨的巨大考驗,東力傳動副總經理丁碧春感觸頗深,“水電站啟閉機對減速機抗疲勞系數要求極高,不同溫度、濕度、材料、尺寸,都會對產品疲勞強度產生影響,影響到設備正常運轉。”為此,東力的技術人員陜速響應聯動,積極加工備貨,對齒輪彎曲、接觸抗疲勞系數等工藝開展攻關與工藝優化,并對漏油、噪音、靜強度等工藝做了升級配套,全力滿足現場各類工藝、參數、指標與數據要求,有效保障了白鶴灘水電站項目建設進度以及投產后的穩定運行。
除了白鶴灘水電站,東力傳動的產品還廣泛應用于寧波舟山港、寶武湛江鋼鐵制造基地等國家重大工程中。
創新賦能攻破“卡脖子”技術難關
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自主創新是引領,核心技術是關鍵。自創立以來,東力傳動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立廠之本,聚焦產業引領、人才驅動、組織賦能,關注行業技術難題與“卡脖子”技術攻關,推動技術成果產業化進程,用技術創新提高企業效益。
在東力傳動新建的理化分析室、型式實驗室等試驗場地,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正在對齒輪材料進行光譜分析。“我們高度重視研發與技術創新,擁有一支專業化研發隊伍,并打造了先進的研發創新基地,為研發試驗夯實基礎。”東力傳動技術部部長丁為民表示。依托信息化建設和省級創新平臺,東力傳動開展了自主研發創新、集成性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及產學研合作等多模式創新,匯聚多方創新力量,營造良好創新生態,不斷鞏固和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和管理能力。2021年12月,東力傳動技術中心被認定為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
東力傳動的拳頭產品——冶金用高功率密度減速器正是其堅持創新賦能、攻破“卡脖子”技術難關的碩果。一直以來,國內減速機技術含量不足,高端市場被西門子、SEW等一批國外企業牢牢掌握,國內傳動減速機行業只能陷入被動低價競爭的境地。為此,東力傳動堅持“傳動行業自主產業鏈應掌握在國人手里”的信條,向高端市場進發,與國內科研平臺合作,開展該類型減速機技術攻關。技術人員夜以繼日、苦心鉆研,生產人員反復試制、“吹毛求疵”,鍛造出完全符合技術要求的冶金用高功率密度減速器,打破了國外企業技術壟斷,實現了國產化替代,該產品在國內和國際的市場占有率更是位居前列。現在毫不夸張地說,國內有鋼鐵廠的地方,就有東力傳動制造的冶金用高功率密度減速器。
為加強“卡脖子”技術攻關,東力傳動還借智借力,與浙江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寧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多所知名高校共建創新聯合體,加強產學研合作,強化創新技術人才梯隊建設,打造人才聚集平臺,為企業的科技創新不斷匯聚智慧與力量。
如今,東力傳動新的制造基地即將投入運行,一座嶄新的、智能的、高效的現代化數字工廠將拔地而起,雙制造基地將為企業發展注入更強大的動能與活力。ED400CED-DE76-46A3-A044-125BE3EBE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