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你好,我是阿籬。少年人的青春都是濃墨重彩的,我們會遇到很多不同的人,我們會在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和他們之間會發生很多有趣的故事。這些故事繪制成我們的青春,成為我們的成長經歷。現在,我把我的故事講給你聽。
在這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的審美逐漸一致,風格逐漸一致。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審美主流趨勢。昨天某某成為宅男女神,今天某某火爆全網,明天某某吸粉無數,后續又會有更多的人一夜爆火,但毫無疑問,她們的共同點就是漂亮。但是還有另一類人脫穎而出,他們或許不夠漂亮,但他們過度幽默風趣,甚至被稱為搞笑一級選手——陳老師就是這搞笑大軍中的一員。
陳老師是我的室友。開學我第一眼見到她的時候,覺得她是那種只會死讀書,但成績又不好的書呆子,內向、不擅長與人交談,長得也不漂亮——在我心里這種人是最容易遭受校園暴力的,我就懷疑她可能遭受過校園暴力。
當時是她媽媽送她來學校的,她媽媽要回去了,她躲在陽臺偷偷抹眼淚。我小時候是外婆帶大的,長大一點兒就是爸媽帶了,經常面對這種和親人長時間分離的情況。所以我很能理解她的心情,都不用她說,看到她自己躲在陽臺哭,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然后我就安慰了她好久,跟她說:“與其浪費時間在這哭,還不如開開心心地和媽媽去吃頓飯。”
因為懷疑她遭受過校園暴力,決定要保護她,就會自然而然地給她套上一層可憐、需要人保護的濾鏡。為了不讓她被欺負,我每天和她一起上課一起吃飯,慢慢地,我們就熟了,然后看到了她的另一面。她是個搞笑女,會經常給我發在網上復制來的搞笑段子、土味情話;會油膩歪嘴笑——別人都是一巴掌把嘴扇歪,她是一巴掌把嘴扇正;“家人們”“咱就是說”“屬于是”“純純無語”這類搞笑女句式常掛在嘴邊;在網上學川渝方言,說她是辣妹,辣妹都是說四川話的。
至于為什么叫她陳老師,也是一個烏龍。她那天穿了一條方領的蕾絲暗紋連衣裙,背了一個皮質托特包去學校超市買水果——她那天的穿衣打扮確實是顯得她更成熟了。碰巧收銀員是新來的學生兼職,問她是不是老師,這個問題一問出來就相當于十幾歲的小姑娘在大街上被叫阿姨。好心情瞬間沒了一半,但她只敢窩里橫,唯唯諾諾地跟人家收銀員說她不是老師。
她回宿舍跟我們吐槽這件事,卻被其他室友告知老師在學校超市打八折。這下她的心情更差了,被說長得顯老就算了,有小便宜還沒占到。我們一邊笑她,一邊叫她陳老師,好在她也不是很介意,很快就接受了這個稱呼,也“某某老師”這樣叫別人。“怎么說”是她的口頭禪,“某某老師”成為她的新寵之后,她跟我說話都是“怎么說,籬老師”,我也回她“怎么說,陳老師”。
怎么說,陳老師,雖然你跟我對你的第一印象“校園暴力受害者”不一樣,但是我很慶幸,很慶幸你是個活潑開朗、幽默風趣的女孩子。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