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菓
自從初中第一次月考數學考了個不及格后,我和這個磨人5年的“虐戀”。在經歷了無數次打擊之后,在最關鍵的高考場,我終于一雪前恥,吐氣揚眉,取得了還算不錯的成績。這并非靠好運助力,而是憑著最后一年多的發奮勤學。我的逆襲大招,分享給小伙伴們。
臉皮要厚,一錐子扎不透
回想過去那幾年,我的數學之所以毫無長進、腦內一團漿糊,主要在于當我不會的時候,根本沒有勇氣開口請教老師或同學。一知半解的知識點過了幾個月,仍然是個等待填補的坑。坑多了,那走一步摔一跤自然是難免的。所以想要學好數學,最該做的,便是拋下所謂的自尊心。哪怕你不懂的題目再簡單,那也要厚著臉皮去大膽地問,不要覺得丟臉。
高三那年,對我而言最幸運的事,是遇到了一個擅長數學的同桌。當我意識到自己該做出改變后,我便每天都纏著她問問題。剛開始的確會有些不好意思,但慢慢地也就習慣了。只要能有所領悟和進步,面子又算得了什么呢,對吧?
題目千千萬,要找重點練
到了高二下學期,我才真正收心,每天在學校必須完成的任務之一就是做幾道數學題。題目千千萬,要會找重點,不是所有題目都值得花時間去練習:先弄清書上習題的套路,下一步,再試著找些真題做限時訓練。
而在考前,最重要的是找些權威的資料書,練一下上面的模擬真題。至于其他雜七雜八的輔導書里頭的題目,則可以一概忽略。
當然,“木桶效應”說得好,決定盛水量的,是最短的那塊木板。立體幾何一向是我的薄弱處,別人能一下看出一個四棱錐內兩個平面如何垂直,我卻要花上半天才能琢磨通透。對于這些拉分的大題,我是不會全部放棄不管的。這些大題往往分成幾個小題,最后一道小題可以難被攻破,但其余的題目怎么也要會做一些,以挽回一些分數上的損失。
善于總結,才能笑到最后
回憶當年,最令我驕傲的是寫了一個厚厚的錯題本。錯題本前一頁寫錯誤題目,后一頁寫上答案和相應解析。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不,這本子最寶貝的地方在于它還分類總結了不同題目的思維方式,如何省時省步驟而又能保證正確率……
這些智慧結晶,是我在獨立完成題目后,和參考答案以及學霸的解題過程加以對比后,漸漸摸索提煉出來的。事實證明,它的確是我備考路上的不錯幫手。否則的話,我的成績也不會有如此明顯的提升。
總而言之,學好數學,就得戴上厚臉皮,勤用筆桿子,練就玲瓏心。方向已明,裝備充分,還愁不能奮勇爭先,一鳴驚人?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