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隱
高一的時候,我的數學成績很差,基本都在70分左右,而且這個分數很大一部分都是靠蒙選擇題獲得的,大題可以說是“全軍覆沒”。后來我摸索出了一套學習數學的獨門秘籍,也正因如此,我的數學成績逐步提升,最終穩定在120分到130分之間。
1. 走好每一步才能跑
一開始我的數學基礎很差,連基本公式都弄不清楚,才會導致做一題錯一題。所以我們在學習數學的時候首先要清楚自己的數學能力,如果基礎不好,就不要死磕壓軸題,先補好基礎,避免失去應得的基礎分。等到覺得自己可以了(差不多110分左右吧),再去爭取搞定難題。做試卷的原則就是要保證易題不失分,難題多得分。
2. 錯題本真是絕絕子
在沒有掌握方法之前,盡管我刷了大量的題,但是成績依舊沒有起色。
我每天畫的函數圖不計其數,那些對數函數、指數函數早就延伸到九霄云外去了。可是它們忘了等我,無論我畫了多久,依然想不出解題的思路。爆炸式增長的指數不僅忘了等我,而且還踩著我的尸體揚長而去。
我的數學練習冊上面紅色字跡幾乎是黑色字跡的三倍,12道的選擇題我可以錯上8題。做完看著答案的解析,就覺得這題很容易,而等到我再次運算時,又毫無頭緒了。而且同一個知識點換道題來考我,我就不會做了。李清照有句詞叫“欲語淚先流”,說的就是我當時的心情啊!
這樣凄涼的現狀,數學成績怎么可能好?后來我才意識到,數學雖然要靠刷題,但不是盲目地“為了刷而刷”。
所以學習數學,一定離不開錯題本。剛開始的時候,不用刷那么多的題,但是要做到把每道題“吃透”,這時候錯題本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做錯題本我有幾個方法,就是錯題的題目要和答案分開,然后在旁邊整理自己的解題思路。整理多了你便會發現,其實很多題都是差不多的,“換湯不換藥”罷了,然后我們就可以把題目歸納分類,進而逐類攻之。
當我們的錯題都理解透了,舉一反三就不是問題,同一類型的題也難不倒我們了。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多刷一些題,最好是高考真題和教材里的例題。數學就是一個反復訓練的過程,一道題反復堅持做7天,這種類型題你就基本能掌握了。
3.老師才是YYDS
我的建議是上課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不要忙于記筆記。大家都曾經調侃過,只是因為在數學課彎腰撿了一根筆,整節課就再也沒有聽懂過。上課的時候大家往往就是在埋頭抄老師的板書,這時候也就忽略掉了最關鍵的解題思路。所以上課的時候不妨緊跟著老師的節奏,然后下課再把老師講的內容梳理一遍,再做筆記。這樣記得更牢,也更容易掌握。
4. 你喝過數學老師辦公室的茶嗎
千萬別怕問老師,我就是老師辦公室的常客,有時候一天要跑五六次辦公室。我走向數學老師的時候通常就會說:“老師,我又來了。”“老師,又是我。”“老師,我發誓這是最后一題了。”數學老師有時候還會笑著調侃我:“這題想不懂今晚就睡不著了嗎?”學校里幾乎所有的數學老師都認識我,我甚至掌握各個數學老師所鐘愛的茶葉。問老師比自己琢磨的效率高很多,老師的想法往往更系統,也能給你更多的指導。我們要學老師的解題思路和一些巧妙的解題方法,并學會舉一反三。
通過以上獨門秘籍和“數學虐我千百遍,我待數學如初戀”的斗志,我成功和“數學君”握手言和,友好相處。你也來試試吧!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