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公宣
近年來,杭州公安聚焦亞運安保,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專門工作和群眾路線相結合,全面推動了“百萬義警”工程,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百萬義警”建設的啟動
為適應新時期群防群治工作,提前謀劃2022年亞運安保各項任務,杭州市公安局在總結G20國際峰會期間平安巡防志愿者參與基礎管控工作成效基礎上,固化完善“公民警校”“武林大媽”及“西子義警”等群防群治工作的經驗做法,于2020年9月在全市召開“百萬義警”建設推進會,這標志著全市“百萬義警”建設項目正式啟動。經過近兩年的不懈努力,全市已經組建3286支102余萬人的“義警”隊伍。同時,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組織發動平安巡防隊伍、平安類社會組織、公益類群團組織、社會面聯盟組織等社會各類力量參與社會治理工作,形成了“全社會發動、全領域覆蓋、全方位提升”的良好態勢。杭州“百萬義警”建設得到公安部領導的高度肯定,其建設經驗在全國公安機關加強派出所工作推進會上進行了交流。
“三個堅持”:“百萬義警”建設求實效
近兩年來,杭州公安用“三個堅持”確保了“百萬義警”建設取得實效。
一是堅持頂層謀劃。按照“民警、輔警、義警”三級體系,實行“市局抓總、分局抓建、派出所抓用”模式,制定《關于打造杭州“百萬義警”隊伍推進警務共同體建設的實施意見》《杭州市公安局構建“警保聯動”工作機制助力打造“百萬義警”隊伍實施方案》《全市“百萬義警”隊員積分管理細則》等一系列制度,明確巡邏防范、信息收集、幫扶教育、矛盾調解、平安宣講、應急救援等六項職責,完善政策體系,規范日常運作。聚焦亞運安保,開展語言、法律、醫療等亞運安保人才招募,推動形成“工作聯動、信息聯享、治安聯防、社會聯治”一體化格局。
二是堅持數字賦能。秉持數字化改革理念,依托城市大腦警務操作系統,創新義警在線管理模式,研發“一艙”“一碼”“一平臺”(義警數字駕駛艙、義警身份碼、支付寶招募平臺),用好“義頭條”“義防范”“義權益”“公民警校”等功能模塊,實時展示隊伍、實時活動排名、實時在線發布,實現“數據一圖展示、指標一圖分析、治理一圖透視”,更好賦能線下活動,構建起義警隊伍生態圈,平臺日活躍度達4.6萬余人次。6月13日,浙江省委主要領導赴景區公安分局岳廟派出所調研,對杭州公安數字化改革工作高度肯定,認為“杭州公安數字警務工作思路正確,方向明確,真正理解了數字化改革的內涵,希望繼續創新”。目前,杭州市局已將“百萬義警”隊伍建設納入亞組委《亞運城市行動工作專項清單》“數字治理賦能”行動,市、區兩級公安機關將全力抓好行動落地。
三是堅持機制保障。以“五大機制”推動閉環管理,促進義警隊伍健康長遠發展。社會招募機制——堅持“條塊結合、以塊為主”,通過線上人員注冊、線下發布招募令等形式,分層分級開展招募活動,不斷發展壯大各類義警隊伍。定期培訓機制——堅持“以老帶新、以新促老”,根據“義警”隊員不同行業屬性、隊伍特長以及任務需要,分類安排專業教官、業務專家等師資力量,采取跟班學習、集中授課、釘釘學堂等形式,多樣化開展亞運安保業務培訓。目前,共培訓120余批次1.5萬名義警骨干。常態運作機制——依托平臺“一鍵呼叫”“群發信息”等功能應用,通過“活動簽到”“時長統計”“義警圈上傳”“義豆積分”等系列流程,以線上活動牽引線下落地,形成互幫互助、聯勤聯動的常態工作機制。目前,通過平臺已發布活動2.3萬次,“義警圈”轉發點贊9萬次。等級響應機制——結合本地區治安形勢和特點,按照全市社會面防控等級響應機制要求,配套細化方案,廣泛發動全市“義警”隊員參與平安巡防等級響應工作,確保“一呼百應、群起響應”。在建黨百年安保期間,日均3萬余義警協助開展聯勤巡邏、可疑情況上報、矛盾糾紛化解等社會面防控工作。獎勵激勵機制——實施積分管理和等級評定,健全精神激勵、物質獎勵、政策鼓勵舉措,通過微信紅包獎勵、先進典型宣傳、治安榮譽評選等做法,不斷激發義警隊伍的榮譽感、認同感,不斷調動義警隊伍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濃厚全市“百萬義警”建設工作氛圍。目前,已授予治安榮譽獎章、治保積極分子1150人。
三個有力:“百萬義警”建設見成效
“百萬義警”建設工作成效主要體現在“三個有力”。
一是組織規范有力。建立“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級架構,突出“一區一品、一所一隊”核心要求,即每個區、縣(市)都有一個“義警”品牌,每個派出所都有一支常態化運作的“義警”隊伍,涌現出了上城“公民警校”、拱墅“武林大媽”、錢塘“錢塘義警”、蕭山“物業聯盟”、淳安“千島義警”、建德“新安義警”等眾多“義警”品牌,成功塑造由“忠誠紅、正義藍、活力黃、友善綠”構成的“義警”logo(義警標志忠誠紅代表黨建引領、正義藍代表正義守護、活力黃代表活力奉獻、友善綠代表和諧友善),配套制作“義警”旗幟、專屬徽章、裝備用具等文化標識,形成了“組織化、品牌化、規范化”發展的生動局面。景區分局專門配套下發了《“西子義警”隊伍管理辦法》《“西子義警”平臺管理運行機制》等系列文件,明確將“義警”隊員的培訓分為入隊培訓、崗前培訓、跟班學習、實戰演練、集中授課及“義警”學堂等6類;每位“義警”隊員在開展活動時,必須統一著“西子義警”紅馬甲,佩戴紅袖章。同時,將“圣塘景區、云林安宿、茅鄉水情、斷橋、蘇堤南口”等5個“西子驛站”,作為“義警”隊員線下招募點和日常活動的聯絡點,并由防區民警擔任驛站站長,分批帶領轄區“義警”隊員開展安全防范、情報搜集、服務群眾等工作。
二是社會發動有力。“義警”隊伍日益壯大,涵蓋各行各業、男女老少,既有保安協會、律師協會、游泳救生協會、支付寶“藍馬甲”等公益類團隊,又有銀行反詐聯盟、高校平安聯盟、互聯網企業警務協作聯盟、沿街商戶聯盟等平安類聯盟;既有“公羊會”“龍羊獵人”“公狼”救援隊、“極速”戶外救援等專業救援類組織,又有上城湖濱“晴雨”工作室、下城長慶“吳牙社區安委會”、外賣騎手、“滴滴”司機、文明勸導員等社會類隊伍;既有七旬老人,又有豆蔻少年;既有外國友人,又有少數民族,形成了強大的社會合力。2016年8月,拱墅區分局成立了全市首支“武林大媽”社會平安類組織。自組建以來,“武林大媽”充分發揮“力量多、觸角廣、人頭熟、信息靈”的優勢,借助全科網格服務管理體系,積極參與到社區互助、糾紛調解、反詐宣傳、治安巡邏等各項平安創建工作中,并涌現出創辦“老沈反詐工作室”“羅睿綺矛調工作室”等專業型義警人才。目前,“武林大媽”已發展成為近8萬人的大團體。2018年年底,“武林大媽”平安類社會組織被共青團中央、中央文明辦授予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銀獎。00249847-785E-4D3F-8A21-78B2952380DF
三是作用發揮有力。多元化矛盾化解,調處各類糾紛2.3萬余起,如“義警”金大姐每月調解糾紛40余起,即使手臂骨折了還在堅持化解糾紛。全時空守護平安,共開展巡邏防控、防范宣傳、秩序維護等6萬余次,既有長假期間湖濱商圈的 “義警人墻”,又有觀潮期間錢塘江兩岸的“義警喊潮人”,成為守護杭城平安的亮麗風景線。“零距離”服務群眾,共參與幫扶群眾1.3萬余人次,“西子義警”救起27名跳湖自殺或失足落水人員;“公羊會”參與應急救援70次,專業救助100人;火車東站“東哥東姐”服務旅客2500余人次。蕭山分局瓜瀝派出所黨山責任區民警徐洋針對農村轄區面積較大、中小規模企業和人員流動性較大,而警力相對緊缺的實際情況,廣泛發動轄區商家店鋪業主、村黨員代表、學校老師、律師等3200余人組建“黨山義警聯盟”,并通過建立臨時黨支部、推行積分兌換商品、評選星級義警等多項激勵措施,有效提升義警隊員參與志愿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反詐工作中,民警徐洋提出了“迎建黨百年,創無詐黨山”的全民反詐目標,邀請分局優秀反詐宣傳師為全體“義警”隊員開展反詐勸阻知識講座和“浙江反騙碼”闖關答題活動,并通過“義警”隊員接觸面廣、宣傳渠道多的優勢,將防詐知識“點對點、面對面”地傳遞給轄區廣大群眾,有效提升轄區廣大群眾反詐知識覆蓋面。
“三個轉變”:“百萬義警”建設謀長效
“百萬義警”建設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有效探索,也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重要環節,更是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下一步,杭州公安將聚集“三個轉變”,確保全市“義警”隊伍長效發展,著力打造具有杭州公安辨識度的群防群治組織。
一是隊伍組織由數量向質量轉變。依托“百萬警進千萬家”“萬警聯村社·枝葉總關情”等活動載體,逐步向律師、調解員等群體拓展,把更多懂專業、懂群眾工作、懂矛盾調解、懂信息收集的群眾和組織吸收進來,提高隊伍“成色”。
二是數字賦能由傳統向智慧轉變。以應用推廣“杭州百萬義警”管理平臺為載體,結合“警察叔叔APP”,建立“市局—分(縣、市)局—派出所”三級管理架構,豐富“義學堂、義防范、義警圈、義權益”等功能,進一步打造“義警”隊員生態圈。
三是功能作用由單一向多元拓展。不斷豐富工作載體,由巡邏防控、安全宣傳等相對單一的工作,逐漸向矛盾糾紛調解、情報信息搜集等專業領域深入,并逐漸做大做強。特別是要發揮“義警”“千里眼”“順風耳”的作用,加強P2P暴雷等風險隱患的發現報告,協助公安機關及時化解風險。00249847-785E-4D3F-8A21-78B2952380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