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陸曉如/安 磊
混合所有制改革能賦予企業強大的發展動能,未來的發展空間將更加廣闊。
作為中國海油第二大煉廠,中海石油寧波大榭石化的前身是寧波大榭利萬石化。由原來一個年產50萬噸瀝青的小廠,發展成為被納入國家發改委產業規劃的1400萬噸煉油一體化企業,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給它帶來的巨變。
全國政協委員、中海石油寧波大榭石化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王志良在今年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分享了他帶來的建言,暢談了他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看法以及對大榭石化未來發展的設想。
中國石油石化:王委員,您好!請問今年兩會您帶來了什么提案?
王志良:隨著更多的領域開始使用和普及新能源,世界對于關鍵礦物的需求不斷提高,特別是鋰、鎳、鈷、銅、鋅等。但在傳統認知中,對關鍵礦物的稀缺程度缺乏認識。事實上,相較于石油,中國對于一些能源轉型中的關鍵礦物的對外依存度更高。這些礦物在國外的生產更為集中,市場對于外部因素更為敏感。更為重要的是,一些重要的礦產在我國陸上的儲量已經接近極限,很難再有進一步勘探的空間,這對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安全構成了潛在的威脅。相對的,很多關鍵礦物在海洋中更豐富,因此,國家需要協調相關部門和行業,切實研究和開發海洋關鍵礦物。因此,今年兩會我提出了《關于全面加快開發我國海洋關鍵礦物的建議》。
中國石油石化:您的具體建議是?
王志良:我建議國家相關部門牽頭盡快對我國關鍵礦物的需求、進口依賴、陸上生產能力和資源潛力進行全面調查研究,摸清我國關鍵礦物的“家底”,對未來海洋關鍵礦物和開發市場前景做到心里有數。
建議國家相關部門牽頭對我國領海和專屬經濟區內的關鍵礦物資源進行全面調查研究,摸清我國關鍵礦物的海洋資源潛力和開發經濟價值,同時研究在公海進行開發的方案。
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加快對海洋關鍵礦物開發的基礎理論、核心技術、關鍵裝備等加大研發力度,攻克科研難關,建立現代化開采和商業化的示范項目。
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協調相關優勢企業對海洋關鍵礦物進行勘探開發。要打破行業和企業之間的壁壘和行政條塊分割,力爭做到匯集優勢,高效開發。
建議國家相關部門研究為在公海開發更多關鍵礦物營造有利的外部環境和國際制度支持。
中國石油石化:大榭石化作為混合所有制企業,近年來發展情況如何?
王志良:2004年,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積極穩妥解決股權分置問題”,為混合制改革打開了一扇窗,同時為民間資本拓展產業領域開辟了一條新路。
我心底始終堅信國家的政策是企業發展的指揮棒。在眾多提供優質條件的企業里,最終選擇了收購條件苛刻的中國海油,以零溢價的凈資產讓出了51%的股份給中國海油,雙方攜手成立了中海石油寧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重組后,雙方共同搭建起混合管理層,依靠國家的利好宏觀政策,通力合作,形成了有利的交織和互補新優勢。

●供圖/大榭石化
隨著2016年三期項目投產后,大榭石化效益顯著提升,發展勢頭良好。公司重點從煉油向化工延伸,隨著四期、五期項目建設,致力將大榭石化打造成中國海油長三角區域千萬噸級煉化一體化基地。
中國石油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給大榭石化帶來了哪些深刻的變化?
王志良:國企和民企“合”得來才能“混”得好?;旌纤兄聘母锖?,大榭石化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以改革為第一動力,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在管理上得到中國海油的監督和把關,合規經營理念不斷強化,安全環保工作持續提升,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同時,借助民營股東方的市場敏銳度,產供銷聯動緊密,銷售市場化程度更高,靈活性更強,效益增長明顯。
雙方通力合作,大榭石化的綜合實力得到了快速提升,抗風險能力得到了顯著增強,形成了持續發展、穩定和諧的良好局面,為國家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范例,曾作為混改典型登上了央視的《焦點訪談》。我堅信混合所有制改革能賦予企業強大的發展動能,未來的發展空間將更加廣闊,未來雙方的合作與發展前景可期。
中國石油石化:目前油價處于高位,將給大榭石化的生產經營產生怎樣的影響?
王志良:大榭石化是中國海油第二大煉廠和在長江三角洲的重要戰略基地,具有千萬噸級原油加工能力,擁有催化、加氫、重整、苯乙烯等近30套大型生產裝置。其中,220萬噸/年催化裂解(DCC)、100萬噸/年氣體分餾、30萬噸/年苯乙烯等多套裝置為目前國內單套最大,催化裂解裝置規模為世界同類裝置第二大。同時配套儲罐127萬立方米,以及5萬噸級油品碼頭1座、3萬噸級化工品碼頭1座、3000噸級油品碼頭2座。
目前油價下,公司生產經營成本大幅提升。但是,長期以來,大榭石化堅持差異化競爭戰略,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噸油效益、資產利潤率、人工成本利潤率等指標均居國內千萬噸級煉化企業前列。在這些優勢的強力支撐下,目前公司正按照“快進、快出、輕倉”的策略,加強市場研判,提前應對市場變化,生產經營情況比較平穩。
中國石油石化:“雙碳”背景下,大榭石化有怎樣的發展規劃?
王志良:大榭石化將在中國海油的戰略目標指引下,搶抓機遇,集中優勢,上馬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發展空間大的石油化工項目,進一步拓寬經營領域,壯大企業規模,增強發展后勁。同時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建立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積極推進公司信息化建設、企業文化建設,加強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文化創新,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進一步完善產品結構,推動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把公司建設成整潔、環保、花園式的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和核心價值的石油化工園區。尤其在“雙碳”目標下,將根據中國海油“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部署,貫徹履行減碳管理工作要求,采取全廠能源優化、建立能管中心、能效攻堅等多項降碳舉措,力爭在2025年能耗強度達到行業標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