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磊磊,蔣洪明
(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22)
2020年4月9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將勞動力、資本兩個要素市場改革深化到土地、技術、數據等5個要素市場。技術和數據的作用上升到本質層面,價值提升至核心高度。有人測算,203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占GDP比重將超過50%。未來伴隨數字化技術的進一步創新發展,必然加速與傳統產業和實體經濟的滲透融合。各級政府也特別關注數字化發展,浙江省將數字化上升為改革的高度。數字經濟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愈發凸顯。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涉及的移民安置工作涉及政治,社會,經濟,人類,文化等領域,是一個高度政策化的社會系統工程[1-3]。工程建設征地先行,未來數字技術與工程或項目建設征遷工作融合發展勢在必行。隨著浙江省數字征遷平臺的實際應用,筆者認為:廣泛推進征遷安置數字化建設將會整體提升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征地拆遷工作水平,從而實現征遷工作效能全面提升;是“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體現,更是“扎實推動共同富裕”這一遠景目標的有力實踐。
征遷工作有“天下第一難”之稱,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征遷工作往往是制約工程進展的關鍵路線。通過對縣(區)、鄉鎮地方政府、拆遷公司和評估公司的調研以及浙江省數字征遷平臺的應用,筆者就傳統征遷工作的痛難點進行如下分析:
(1)征遷工作難規范。浙江省內傳統的征遷工作多由街道負責,街道主要采用委托拆遷公司包辦模式開展具體工作。拆遷公司對政策理解不一,存在征遷內容和補償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容易人為造成征遷工作的不公平。
(2)現場工作人員需有較強專業背景。傳統的征遷工作用紙質圖紙現場核對征遷對象,尤其是部分項目涉及環境影響區的征遷與紅線內征遷政策有明顯區別,基層政府在確定征遷范圍的時候十分困難。
(3)成果復核確認工作效率低。在傳統征遷工作中,因前期缺乏影像資料,認定時確認小組仍需多次往返現場進行現場確認。征遷工作繁瑣,各類業務表格存在大量填寫、復雜計算等問題,征遷工作效率低。傳統的調查表單還存在填寫不統一、隨意涂改、計算錯誤等問題。
(4)征遷補償資金不透明。各級征遷管理機構難以真實準確的了解征遷資金撥付情況,存在人為裁量、暗箱操作的風險,造成資金審計時出現問題。
(5)征遷監管缺乏有效手段。傳統征遷模式,各級監管機構較難準確真實的獲得第一手征遷資料,難以及時了解征遷工作的合法合規性,獲取征遷進度數據需要層層匯總、統計上報。
科學的流程是數字化的基礎,基于業務流程設立征遷行業的核心數字化模塊是浙江省數字征遷平臺建設的關鍵方法[4]。浙江省數字征遷平臺充分先進信息技術,對征遷全過程進行行業數字化思考。數字征遷平臺的功能主要圍繞征遷安置業務和監管兩方面。在征遷安置工作業務方面,覆蓋了從實物調查[5]、確權認定、安置去向、協議簽訂、資金結算、房屋拆除的全過程。在監督管理方面,充分發揮信息平臺的技術優勢,對工作人的行為及其工作成果進行全過程記錄、存證。浙江省數字征遷平臺以信息技術方法來規范征遷工作,逐漸建立標準庫,同時集成了物聯網配套設施設備有效提升工作人員的現場工作進度并有效縮小人為裁量權[6]。
數字征遷平臺輔助征遷流程的程序化,工作流程抽象分為實物調查、確權認定、安置去向、協議簽訂、資金結算、房屋拆除等6塊內容。
(1)實物調查。現場利用平板設備及其配套的電子調查設備,采集被調查對象的所有權、使用權等數量信息、質量信息、空間信息等。
(2)確權認定。實物指標調查工作全部完成后,由地方人民政府逐級簽署意見,對轄區內實物指標調查成果進行確認。這是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工作政策性強、工作程序要求高、移民群眾參與等具體體現,確權認定模塊是數字征遷平臺的關鍵。
(3)安置去向。數字化必須要解決用戶的實際問題,數字征遷平臺通過安置去向模塊有效解決移民群眾原來在哪里、規劃去哪里、實際搬遷入住哪里等實際需求,較好地建立了業務管理與群眾的空間去向關系。
(4)協議簽訂。數字征遷平臺從移民安置實施過程中的關鍵動作“簽訂移民安置協議”出發,提出并開發了具有預設補償標準、安置方式、自動編輯等功能的協議簽訂模塊。
(5)資金結算。數字征遷平臺的資金結算模塊可以有效銀行直接撥付系統,實現移民群眾的安置資金“一鍵直達”。
(6)房屋拆除。房屋等建構物是否按時拆除是所有工程建設方關注的最終結果,數字征遷平臺提出房屋拆除功能,即房屋拆除前,平臺生成房屋拆除單,各方簽字后掃描上傳平臺進行數字存證;房屋拆除后進行影像資料存檔,充分實現拆遷閉環。
筆者通過“數字征遷”在浙江省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上的應用(見圖1~4)經驗,針對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傳統征遷的痛難點提出了數字化解決方案:建立綜合管理、項目管理、系統設置、實物調查、安置管理、智能工具等6個重點模塊,有效管理和展示各類征遷信息,實現“圖上征遷”、“掌上監管”,從而有效解決征遷原有的疑難問題,提高透明度和公信率,更加提高工作效率和精準度。數字征遷對房屋拆遷的實物調查、復核公示、協議簽訂、補償兌付等階段進行全周期覆蓋、全流程記錄、全信息存證,能較好地發揮公平、透明、高效的平臺作用。

圖1 “數字征遷”征遷全流程地圖存證
(1)根據政府征遷安置政策,征遷平臺對調查內容和各項補償標準進行規范預置,統一調查內容和補償標準。征遷工作流程繁多復雜,數字征遷平臺可輔助規劃化、流程化,真正做到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按程序移民”。

圖2 “數字征遷”各類業務表格智能生成

圖3 “數字征遷”征遷資金科學陽光

圖4 “數字征遷”指揮艙輔助精準決策
(2)利用浙江省全域高精度影像地圖和征地紅線環境敏感線等專題矢量數據,實現對水利水電項目多維度綜合展示。通過三維傾斜攝影,固化征地區原貌,防止搶栽搶種現象發生,并可在現場實現輕量化二、三維數據無縫切換。人口房屋、土地、專項、城集鎮等對象均可在平臺內置“地圖存證”進行位置標記,實現精準移民。
(3)根據政府計算補償文件依據,平臺內部配置計算規則,計算移民補償資金,減少人工計算工作量及最大程度避免人為裁量,科學陽光。
(4)全階段數字化檔案管理,數字征遷平臺是業務平臺,可以講征遷過程中所有基礎資料及成果均按檔案管理規定進行電子歸檔,同時不斷嘗試電子簽、電子檔案單軌制。
(6)數字移民以駕駛艙、智慧移民APP等形式,依托圖表等展現形式,對數據進行綜合展示,輔助科學決策。目前,浙江省數字征遷平臺已按照業務管理層次分別建立了駕駛艙、項目群、地圖存證、智慧征遷APP等展示端。
項目建設,征遷先行。數字征遷會始終伴隨工程建設不斷發展,浙江省數字征遷平臺在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的經驗也較為粗淺,暢想工程建設領域的眾多應用場景,筆者對數字征遷提出如下一些想法和期望:
(1)廣泛應用數字化征遷。數字征遷是行業數字化的一個典型,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推進浙江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支撐,浙江省已通過頂層設計的方式在全省新建鐵路項目全面試行數字征遷。依托數字化征遷平臺共享征遷數據、探索行業數據價值,實現“精準征遷”“陽光征遷”。廣泛應用數字化征遷,也必將為后續建立征遷行業大數據分析,研究大數據信息價值產生更深遠影響。
(2)行業級數字化征遷需要持續的迭代發展。目前浙江省數字征遷平臺已完成底層架構升級,相關應用模塊需進行產品化迭代更新設計和研發。同時應用場景是無限的,征遷從業者因不斷琢磨場景和思考功能,不斷從信息技術和業務發展兩個維度思考行業級數字征遷平臺的迭代發展路徑。
(3)基礎數據共享。數據共享是數字化的精髓,尤其是行業管理的基礎數據,其“源數據”意義重大,希望后續能夠通過數字征遷平臺打通自然資源及規劃部門、民政部門、住建部門、公安部、金融機構等業務數據,真正讓數據多跑路。
(4)有效推進管理指揮系統建設。行業指揮系統是數字化征遷工作的工作成果和數據的匯聚和可視化,首先要實現海量數據的存儲和分析,酷炫的可視化樣式不僅在視覺上讓人感覺震撼;同時,通過智能的方式將數據進行展現。這些數據可幫助管理者進行更為科學的判斷,讓征遷更科學、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