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君飛
父親和耕牛走在同一條直線上。耕牛在前,父親在后,犁鏵扎進泥土,翻出新鮮潮濕的部分。繩索承受著耕牛的千鈞之力,嘎吱作響,連旁觀的我也被牽引進那種沉默而緊張的氣氛當中。我擔心繩索會斷裂,想不明白我們田里的泥土怎么會這么堅硬。寒冷凍不酥泥土,反而將其凍得堅硬,春天早已到來,鐵制的犁鏵卻依舊難以開墾。
在鄉(xiāng)下,完成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付出汗水和辛苦。耕田費繩索,更費黃牛和人們的體力,犁鏵永遠不會生銹,勞動者的那雙手也將木犁的把兒摩擦得光滑锃亮。父親每天早上都會“霍霍”地磨好鐮刀,自己帶一把去割草,留下一把給我們用。一把嶄新的鐮刀像一彎明月,它割過青草,割過莊稼,割過荊棘,也砍過樹枝,破開過青魚和翹嘴魚的膛和肚,如果碰到石塊,就會留下豁牙兒,再用幾次以后便只能閑置,偶爾用它嚇唬一下陌生而兇狠的流浪狗。
炎熱的太陽使我們總是低著頭,忙碌的日子使我們的目光專注卻狹窄。不用父母教,我很小的時候就能夠逐一叫出各種莊稼的名字。在種子剛剛萌芽時,我便能夠辨認小麥、稻子、玉米。莊稼之外的花草樹木、鳥獸蟲魚,我卻認識得不多,天上的星星也只認得有限的幾個:啟明星、北斗星和牛郎星。村子里只有經(jīng)驗豐富的種莊稼的老人,卻沒有知識淵博的人,他們了解小麥的分蘗、稻子的授粉和玉米生病的癥狀,卻不曾讀過屈原、安徒生和達爾文的作品。我的困惑只能交給時間去回答。憂傷了怎么辦?忍著。疼痛了怎么辦?忍著。渴望一樣東西卻總是得不到怎么辦?繼續(xù)忍著。大家都過著同樣的生活,彼此連喜怒哀樂都很相像。
他們當然也會哭笑、吵嚷、喊勞動號子,尤其愛聽年代久遠又很慢的那種戲曲。我跟著舅舅們翻山越嶺去看露天電影,打麥場上坐滿了人,雪白的銀幕前黑壓壓一片,銀幕背面也坐著許多遲來的人。電影放映前,大家熱烈地說著話,心情激動、情緒激昂,鬧哄哄的,翻滾出一種鄉(xiāng)下生活的熱氣與活力。雖然我是一個靦腆的孩子,內(nèi)心卻深深地喜歡這種少有的氛圍。坐在銀幕背面,我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跟銀幕正面相反的動作和字幕。一些年輕人在場地中尋覓自己的意中人,鄉(xiāng)下繁重的農(nóng)活也沒有耗盡他們的精力,荒蠻的青春被愛情點燃,銀幕上的愛情和銀幕下的愛情并駕齊驅(qū)、各自狂奔,只是不知道誰的愛情會更幸運。
生活比大山還要重,父母在前面壓出的轍印,我也要跟著走一遍,而且不能走馬觀花。除了力氣小,我會做的農(nóng)活兒不比大人少。我會用鍬锨翻地,會到河邊挑水,會挖紅薯、用刨子推紅薯片兒。我們經(jīng)常起得很早,日出而作,原本干爽的鞋子很快被露水弄濕,莊稼地里的風又慢慢地吹干鞋子,泥土的氣息遮住了汗腳味兒。我們的確做不到一塵不染、吐氣如蘭,然而大雨也會沖走我們眼睛里的灰塵,我們種出來的每一株莊稼都很清新,都很耐看。有時候,我跟著父母一起回家時,月亮已經(jīng)掛在樹梢上了。在皎潔的月光下,每一樣東西都輪廓清晰,父母的影子悠長生動,我怎么也看不夠,安安靜靜地緊跟著他們,心里卻放松、踏實、舒暢……習習的風,唧唧的蟲鳴,剛剛完成的勞作,明日的希冀,越走越近的家……忽然間,我感覺到了美、幸福和柔軟,父母的身影和時斷時續(xù)的方言俚語,以及這幾乎稱得上完美的夜晚,都深深地感動了我,讓我看到鄉(xiāng)下生活的可愛之處。
生病時趴在父親的背上,傷心時躺在母親的懷里,這樣的經(jīng)歷數(shù)得過來,卻也像不知名的花兒那樣真實且難忘,他們用辛苦的勞動養(yǎng)育和保護著我。農(nóng)閑時,父親會看看俠義傳奇,母親會縫補衣服、飼養(yǎng)一群活潑可愛的小鵝……是的,這就是他們的趣味。
走到銀幕的背面,看到相反的動作,這也是鄉(xiāng)下生活的有趣之處。那些年輕人在距離虛構(gòu)愛情最近的地方尋求自己真實的愛情,他們的勇氣遠比趣味重要。如果做錯了,再走到銀幕正面,就會看到眼中不一樣的世界吧。
我一年一年地長大,留下了遺憾,也留下了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