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強
輝是一個患有中度自閉癥的孩子,剛入學的時候,他不說話,也不與他人交往,時常用驚恐的眼神觀察周圍的一切。如果有人靠近他,他就用刺耳的尖叫聲表達排斥與恐懼,那心驚膽戰的樣子讓人看了非常心疼。
上美工課的時候,我發現輝的描摹能力特別強,幾筆就能勾勒、涂抹出物品的樣貌神態,我心頭一陣欣喜。于是我與家長溝通后,決定以此為突破口帶他走向外面的世界。家長非常配合,買了畫紙、彩筆等文具,又從網上搜索輝喜歡的圖片,利用業余時間陪孩子練習畫畫。
每過一段時間,家長就會把輝的畫交給我,我負責給畫作取名、投稿。當輝的彩筆畫第一次發表在《現代特殊教育》雜志上的時候,他像往常一樣面無表情,但卻小心翼翼地把雜志放到書包里。慢慢地,輝的繪畫作品不斷發表在各類報紙雜志上,還獲得了市里組織的百靈藝術節比賽一等獎。
輝取得的成績引起了學校領導的重視,專門成立了工作室,學校的一條走廊也成了輝的作品展區。
輝有了較大轉變,在家里幫著家長洗碗、掃地、擦桌子,家長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孤島天才》一書中說,通過抓住“訓練天賦”的機會,我們可以幫助自閉癥患者利用自身的特殊能力,打通一條通往“正常化”的有效渠道,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自身的“殘障”,從而整體上增強語言功能、社會化和日常生活技能。
許多人主張缺陷補償,其實通過“訓練天賦”,何嘗不能提高自閉癥孩子的語言功能、社會化和日常生活技能?
輝雖然不懂與人交往,但他的世界絢麗多彩、與眾不同:湛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形態各異的大樹、緩緩流淌的小河、美麗的小鳥、充滿活力的兔子……
特殊教育學校有奇才、有天才,關鍵是我們能不能發現并且培養他們。我見證了輝的成長,也見證了奇跡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