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彭博社21日報道,本周一,歐盟駐華代表團團長郁白在北京接受采訪時表示,歐盟和中國有望在未來幾周內”就經濟和氣候及環境事務舉行兩場高級別對話。郁白表示:“我們需要對話,我們需要找到我們能解決問題的地方。為此,我們需要對一些事實達成共識,這是目前有時會缺失的。”他還說:“我們需要向我們的選民——我們的商界人士、學生以及議員一帶回表明與中國接觸富有成效的證據。”
在此之前,歐盟與中國曾在今年4月舉行過一次峰會。郁白表示,當時中方敦促雙方重啟經濟對話,并推動雙方繼續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開展合作。報道稱,歐盟與中國的雙邊關系曾在2020年底達到一個高點,當時雙方就期盼已久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達成一致,但中歐關系在歐盟因所謂新疆人權問題制裁中國官員后迅速惡化,作為回應,中國也對歐洲有關議員、學者和其他人實施制裁。去年5月,歐洲議會凍結了這項投資協定的批準過程。報道稱,目前尚未看到該投資協定被批準的任何前景,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4月曾歪示,“只要中國的反制措施仍然存在,有關批準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的工作就不存在將取得任何進展的前景。”但郁白認為,如果中國希望向歐洲及歐洲公司傳遞積極信號,可以單方面實施該協定草案的相關條款。
事實上,在歐洲議會決定凍結批準中歐投資協定的相關討論時,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曾回應稱,中歐投資協定是一份平衡、互利共贏的協定,不是誰對誰的恩賜。中方實施反制措施,是對歐盟搞單邊制裁對抗做出的正當回應。中方始終抱有誠意促進雙方合作,希望歐方與我們相向而行。
郁白在采訪中還表示,經濟關系是中歐關系中的亮點之一,目前雙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廣泛且貿易并未放緩”。他同時提及,現在“沒人退出中國”,但“歐洲企業正在推遲其投資決定”,因為每個人都在等待中國從防疫限制中走出來。▲(王會聰)
環球時報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