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履生


像紐約、東京、上海這樣的大都市,每年都會從城市的建筑上拆除很多舊的霓虹燈,作為城市垃圾它們去了哪里?無從得知。作為燈紅酒綠的消費型城市,拉斯維加斯每年淘汰的霓虹燈數量很多,它們全都進了當地的霓虹燈博物館,參觀者穿行在不同圖案和文字、不同年代和材質的廢舊霓虹燈之間,感受到的不僅是曾經的繁華,還有熱鬧過后的荒蕪。
博物館建在拉斯維加斯非核心區十個廢舊霓虹燈垃圾堆放場,占地面積達22,公頃,由私營企業、社團和政府共同建成。除了一座新的建筑作為霓虹燈博物館的入口和公共服務中心,展區沒有任何博物館設施,也沒有文字說明,但這是一個收費公園。從各地征集來的被淘汰的廢舊霓虹燈堆放在一起,是沒有任何規則的堆放,堆積如山的感覺,而且是一山接一山,大大小小,一堆一堆的。所謂的展區,就是一個空曠的露天庫房。因為是戶外,沙漠地區的陽光非常強烈,而且這里沒有一棵樹,沒有任何建筑,沒有一處能夠遮陽的地方,所以進去之后每人會得到一把遮陽傘,參觀者都是撐著遮陽傘穿行其間。參觀這個博物館晚上比較合適。雖然這些霓虹燈白天也是亮的,但晚上一定非常醒目,而且也沒那么炎熱。霓虹燈博物館展區內的道路也不是水泥路或柏油路,而是最簡單的砂石路,幾乎沒有修建,純粹是一種露天庫房的原始狀態。
這些霓虹燈有輝煌的過去,它們曾經閃耀在城市的「天際線上。它們每天晚上的五光十色,光怪陸離,是這座城市中的人非常熟悉的景觀,也是過客的深刻記憶。在舊與新之間,在升級換代的淘汰過程中,也反映出社會的發展。它們讓人聯想到具體的建筑、街區,有的是大家所熟悉的賭場。這里是世界名牌的秀場,有很多著名品牌的霓虹燈廣告,其規模之大,數量之多,超乎想象。
在這里看不到霓虹燈與城市關系的闡釋,更看不到介紹霓虹燈生產工藝的文字,當然也看不到霓虹燈具體類別的介紹。在這里,關于霓虹燈的所有知識都不重要,只有堆積如山的廢舊霓虹燈,它只是給你一種其他地方所沒有的感覺,最直觀地告訴你霓虹燈與這座城市的關系,告訴你昔日的輝煌變成城市垃圾,所呈現的狀態。因此,它更像當代藝術裝置,·用很多的廢舊霓虹燈建構了一個特別的裝置藝術,表現亍斑斕、多樣的殘缺美。
這里所展示的淘汰下來的廢舊霓虹燈,可能是因為設計的過時,可能是因為色彩的褪色,可能是因為難以反映當下的潮流或喜好,但它們卻反映了不同時代的設計風格和潮流時尚,而這正是博物館藏品和展品所具有的特別價值。
顯然,這里保存了作為庫房的原始的狀態,如同巴黎下水道博物館中那些還在運行的設備一樣,利用了現成品,利用了最初的狀態。
這個博物館并不像常規建造博物館那樣要花很多錢,其后又要花很多錢去維護和運營。它花了很少的錢,也可以這么說,世界上很少有像這座博物館那樣用如此低廉的投資就建成了一座城市中的博物館。世界上很少有像這座博物館那樣不用雇人來看管展品,也不用擔心觀眾觸摸展品,更不需要講解員去講解。所以,在偌大的展區中沒有工作人員。但是,因為霓虹燈晝夜亮著,這里消耗的電費可能要高于一般的博物館。
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就是因 為這一博物館的存在而有效地解決了城 市垃圾的問題。它不需要再去做后期的 垃圾處理。因此,這座博物館的街區外 面,又有了一片新的霓虹燈垃圾堆放場,相信未來,這將是霓虹燈博物館的 第二個展區。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于霓虹燈博物館的期待可能會脫離它的原始狀態,人們也會希望霓虹燈搏物館將來能夠把更多的相關知識結合起來,讓人們在這里獲得震撼之余,也能夠獲得相應的知識?!?/p>
環球時報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