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陸曉如/張立周
中國石油廣東石化項目將以自身特色和競爭優勢,在投產后實現較好的盈利水平。
中國石油廣東石化項目,起源于2006年中國石油和委內瑞拉石油公司的合作。歷經十余年波折,該項目最終落戶揭陽,首期2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于2018年開建。
截至目前,項目進展如何?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項目有什么樣的競爭優勢,如何布局市場?帶著這些問題,今年兩會期間,本刊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油廣東石化分公司黨委書記康志軍。
中國石油石化:康書記,您好!請問廣東石化項目目前整體進展情況如何?
康志軍:2009年,中國石油廣東石化分公司因廣東石化項目而誕生。過去的一年,廣東石化堅決貫徹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的決策部署,抓施工、搶進度、重質量、保安環、夯基礎、強黨建,各項工作再創佳績。設計工作全面完成,實現了“5·30”煉油封圖,“6·30”化工封圖目標。26個主項實現中交,項目建設入選2021年度中國石油十大新聞事件,芳烴抽余液塔創造“亞洲第一吊”等多項第一。設備采購基本完成,完成率99%、到貨率98%。員工隊伍基本齊備,為項目全面投產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民生工程取得實效,全面升級員工食堂,整體入駐廠前區,員工收入持續上升,員工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增強。截至目前,項目已完成整體工程量的89.5%,工藝設備安裝完成97%,工藝配管完成93%,192個工程主項中已有29個中交,41套主體裝置陸續機械完工,累計投資完成548億元。
中國石油石化:下一步,廣東石化將著力推進哪些方面的工作?
康志軍:廣東石化項目計劃在今年三季度建成投產。為確保項目順利投產,今年的工作思路是:錨定全項目高質量建成投產目標,統籌工程建設竣工、生產運行準備兩大任務,夯實企業管理基礎、員工隊伍基礎、黨建思想基礎,緊盯動力中心鍋爐點火、煉油常減壓投料開工、化工乙烯投料開工、裝置全流程打通四個節點,突破海洋放流管建設、碼頭開港開放、落實項目環評條件、110千伏油庫外電線路建設、天然氣外管網建設五個難點,守住安全、環保、質量、進度、廉政、疫情六條底線。聚焦上述目標,重點抓好施工組織、生產準備、科技創新、安全環保、質量管控、管理創新、黨的建設七方面具體工作,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成投產。
中國石油石化:廣東省在沿海有惠州、茂湛、粵東等煉化產業基地。廣東石化項目投產后,是否存在產能和布局過剩的問題?
康志軍:2021年8月,廣東省制造業“十四五”規劃出爐,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中包含綠色石化,依托粵東粵西兩翼,支持惠州、茂名、湛江、揭陽四大油氣煉化基地建設,并做了全面的統籌規劃,突出各個基地的錯位發展,實現布局合理、功能互補、效能最大化。
廣東石化項目與其他產業基地相比,以加工重質原油為主,在原料的加工和下游工藝路線的選擇上有自身的特色,而且按照“宜油則油、宜芳則芳、宜烯則烯”的原則實現物料整體優化。從產業規模和帶動能力看,達到了規模化、差異化、綠色低成本的目標,突出在清潔油品和化工原料上的優勢。目前,已有一些企業入駐廣東石化項目所在的揭陽大南海石化園區,與廣東石化項目實現了原料隔墻互供、上下游產業配套支持。
中國石油石化:廣東石化項目產品銷售終端去向如何考慮?

●供圖/廣東石化
康志軍:成品油方面,廣東石化項目能夠提供符合國ⅥA(B)階段的清潔能源,尤其在生產高標號汽油、航空煤油、低硫船燃上有極大優勢,可滿足華南地區市場、香港地區市場和新加坡市場對清潔油品的需求。中國石油在廣東省具備完善的汽柴油銷售網絡,可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在廣東省保持汽柴油市場地位,并減少東北下海油的長距離調運。
化工產品方面,華南地區是世界級制造業基地,對化工產品需求較為旺盛。區域內大型煉化基地基本保持超負荷排產,各企業盈利效益處在較高水平。廣東石化項目的裝置貼近市場,規模化特點突出,產品的運距競爭力和供應穩定性有保證。合成樹脂產品(含ABS)供應市場250萬噸/年,不僅可以替代進口產品,而且能夠實現潮汕地區周邊的樹脂企業低成本發展,擴大規模,增加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
中國石油石化:在目前石化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廣東石化項目的競爭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康志軍:廣東石化項目具備資源、市場、規模、技術、環保等方面的競爭優勢。
資源方面,項目依托中國石油上中下游產業鏈一體化優勢,加工的原油資源立足于中國石油的海外份額油,原油供應保障程度高且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長期以來,我國大部分煉油廠按照加工低硫輕質原油設計,加工高硫劣質原油能力不足。本項目順應世界原油劣質化趨勢,增強加工進口原油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并有助于消化過高的原油成本壓力,提高盈利能力。
市場方面,項目地處華南地區,位于成品油和化工產品的市場中心,區域內消費需求旺盛,產品運距短,物流成本低,具有獨特的市場優勢。
規模方面,項目按照2000萬噸/年煉油、260萬噸/年芳烴和120萬噸/年乙烯規模建設,產業鏈條完備,配套設施完善,具有裝置規模大型化的優勢,可高效利用原油資源和中間物料,提高加工深度。同時,充分發揮“宜油則油、宜芳則芳、宜烴則烴”的優勢,根據市場需求適量生產清潔汽油和航空煤油,少產柴油,多產芳烴和化工產品,全面提高經濟效益。建成后將成為國內最大的重質劣質原油加工基地,構成大煉油、大化工、大碼頭的格局。
技術方面,項目按照重質劣質原油深加工路線設計,采用全加氫工藝流程,代表重質原油加工和清潔生產先進水平,煉油、芳烴和乙烯等主要生產裝置采用國內外先進的專利技術。同時,得益于智能工廠流程優化,項目建成后技術水平、加工方案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環保方面,推行清潔生產和內部循環經濟模式,執行國家最新最嚴的環保標準,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物的產生,使項目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將環境監管與智能化工廠深度融合,建立全廠環保地圖,使廢水、廢氣、固廢貯存設施和空氣質量等重點控制部位具備實時監控功能,探索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的風險預警、過程管控的環保智能化管理。項目各項環保指標不僅完全符合和好于國家標準,而且將達到同行業領先水平。
我們將充分發揮廣東石化項目的各項優勢,為中國石油煉化業務轉型升級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