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翠蓮 魏佳琪
十建公司以施工技術過硬、項目組織標準化、信息化管理和綠色工地筑品牌。
1984年,中國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建設公司獨家承建齊魯石化30萬噸/年乙烯裝置的壯舉,不僅成為中國石油化工建設史上的首創,而且讓十建公司與乙烯裝置結下了不解之緣。
近幾年,伴隨著乙烯建設規模化、國產化、園區化的不斷升級,“十建建造”持續為乙烯產能提升助力加油,為“中國建造”增光添彩。2021年11月3日,中國石化復雜原料百萬噸級乙烯成套技術研發及工業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據統計,國內現有乙烯裝置48套,十建公司承建、參建了22套;加上檢修、改造在內,共挺進乙烯裝置50余次;建設乙烯產能從年產30萬噸提高到140萬噸。
“中國石化22套乙烯裝置,其中有15套都是我們承建的。”十建公司項目管理部副總經理張媛媛自豪地說。
十建公司不斷推陳出新的“四大一特”(大型壓縮機安裝、大型設備吊裝、大型DCS調試、大型儲罐安裝和特種材料焊接)施工技術,確保了乙烯裝置施工的高品質。其中,大型壓縮機安裝和大型設備吊裝是十建公司施工品牌的代表。
壓縮機屬于大型精密設備,被稱為乙烯裝置的“心臟”,也是建設的重點和難點。
“雖然目前國內壓縮機安裝技術已成熟,但我們的優勢就是安裝精度更高、工效更快。我們的安裝工期能比兄弟單位短兩個月左右。”今年53歲的鄭順賢是公司轉動設備專家組組長,先后參與了8套乙烯裝置建設。作為壓縮機高級技術專家,他對公司壓縮機安裝技術信心十足。
“一臺整體到貨的壓縮機,從基礎驗收、放線定位到機組聯鎖調試、單機試車,安裝過程大約有17道工序,涉及土建、安裝、電儀、防腐保溫各專業,其中安裝專業的找正、找平、對中等工序最為精密。”他說。
近兩年,十建公司在中科煉化、古雷煉化等乙烯項目建設中創新提煉了三維坐標找正技術、無應力找平技術、聯軸器單表找正的幾何計算對中技術,不僅能讓找正精度高于規范要求,還能使整體到貨的壓縮機聯軸器對中效率提高1倍,安裝質量、速度均能滿足業主需求。
乙烯裝置十幾臺大型靜設備的安裝也是施工的難點和重點。靜設備安裝考驗的是大型設備吊裝技術。
從1986年吊裝齊魯乙烯火炬開始,十建公司持續錘煉,先后創新應用A型桅桿、雙門式桅桿、大塔平移、液壓頂升等大設備吊裝技術。2019年創新研發的無纜風可移動框架式液壓提升吊裝技術被評為當年的集團公司級工法。
十建公司承建的齊魯石化30萬噸/年乙烯裝置及該工程16套生產裝置、茂名石化30萬噸/年乙烯裝置榮獲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上述兩項工程2018年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建筑業經典工程”;承建的鎮海煉化100萬噸/年乙烯工程、武漢80萬噸/年乙烯工程分別獲得2011~2012年度和2016~2017年度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
“雖然近幾年承建的乙烯裝置規模、環境、生產技術各不相同,但是對我們施工企業來說,施工技術夯實了,就能有的放矢地給業主提供最佳施工方案。”十建公司靜設備專家技術組組長張奉忠說。

十建公司大型設備吊裝高超技術助力一個個大乙烯崛起。
十建公司副總工程師萬啟森參與了5套乙烯裝置建設。作為模塊化安裝的最初倡議者之一,他對近些年來乙烯裝置建設的變化感受頗深:“最初干齊魯30萬噸/年乙烯的時候,用的是‘螞蟻搬家’式散裝法,裂解爐管廊一根一根地安裝,爐本體一片一片地安裝,就像小孩兒搭積木,工效低、工期長,工人還遭罪。讓乙烯裝置建設真正進入快車道的,是引進了標準化設計、工廠化預制和模塊化安裝‘三化’項目組織理念。”
2010年,在中國石化工程部的大力支持下,十建公司在武漢石化80萬噸/年乙烯裝置建設中率先引用了“三化”。時任項目經理的萬啟森說:“項目部當時第一個成功建起了預制加工廠;裂解爐和高密框架施工因為采取模塊化安裝,工效提高了25%,達到了‘穿衣戴帽、塔起燈亮’的模塊化安裝成效。”后來,“三化”成為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新的組織模式。
2017年,經過不斷實踐和總結,十建公司提出了安裝模塊化、預制工廠化、焊接自動化、施工管理信息化、管道施工有序化、項目管理組織合理化的“六化”項目管理組織模式。
“‘六化’,讓項目組織越來越標準化、規范化。”張媛媛表示。
乙烯裝置是煉化一體化項目的“龍頭”,具有空間狹窄、高空作業多、交叉作業多等特點,施工組織必須嚴謹細致。
2020年,在古雷煉化80萬噸/年乙烯裝置建設中,十建公司讓裂解爐的模塊化安裝實現了質的飛躍。該項目共有8臺裂解爐,因現場作業面狹窄,建設團隊經過多方研討,制定了3臺裂解爐和4個爐前管廊在第二工地整體模塊化預制的方案。這是國內首次實施裂解爐整體模塊化預制安裝,工期比傳統施工組織模式提前了5個月。
近年來,十建公司以項目管理為核心,加大以工業化和信息化為主導的“兩化”融合創新,為打造智慧工地、提升乙烯裝置工業化建設能力大膽探索。
2021年6月30日,鎮海煉化120萬噸/年乙烯裝置建成中交,十建公司創造了12個月建成一套大乙烯的施工紀錄。裂解爐區施工經理張偉表示,項目工期比原計劃提前了半年,施工壓力之大前所未有,幸運的是信息化和智慧化管理緩解了裂解爐的施工壓力。
在施工策劃階段,項目部就利用相關信息化手段與設計單位提供的乙烯裝置3D模型聯手,將裂解爐施工按專業、按系統分解建立了可視化集合。可視化效果與大數據表格密切配合,把施工組織過程中因材料、設備到貨等諸多不可控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降到最小。
十建公司自主開發的管道焊接管理系統加快了管道數字化進程,實現了焊接管理的全周期閉環管控,實現了管道試壓包集中數據管理,實現了過程表單及試壓包等交工資料在線生成、批量打印,實現了施工數據遠程監控和管理。該系統與EP3D管道二次設計等軟件相結合,促進了管道焊接管理工效的提升。
十建公司信息管理專家王海英表示:“管道焊接管理系統經過局域網版和云平臺版不斷升級完善,目前又成功引進了移動應用、二維碼等新技術。下一步,系統將繼續向規范化、標準化、平臺化發展,并不斷拓展系統覆蓋范圍,引進管道支架管理模塊、防腐保溫模塊,實現與物資管理系統的集成。”
與智慧工地建設并駕齊驅的是綠色工地建設。2020年開始,十建公司建立了對在建項目進行綠色工地評選機制,各項目按要求積極實施無土化施工、無紙化辦公、施工資源循環利用等打造文明工地、實施綠色環保的舉措,為大乙烯建設賦予了新能量。2022年1月12日,十建公司被評為“2021年度中國石化綠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