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總得去看看。
哪個城市曾留下你的足跡?你又曾站在哪片天空下遙望故鄉(xiāng)的方向?
離開時,你舍棄了什么?歸來時,你帶回了什么?
你站在世界一隅,你仍然是你。你已不再是你——你看過的世界都成了你。
與那些細致規(guī)劃、步步為營的高大上的人生相比,老孟的故事顯得特別親民而接地氣。但反而正是這種毫無心機的自然樸實捕獲了我,我不由得問自己:換做是我,我能做到隨遇而安、篤定從容嗎?
老孟曾經(jīng)安撫初到異國遇到困難的先生和兒子說,萬事開頭難。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又有誰不知道,萬事開頭難、中間難、結(jié)果亦很難;心寬體胖如老孟,更深切感喟其實“除了長胖比較容易,什么都不容易”,只不過她是用樂觀自信做了與各種困難交手時的盾牌,不卑不亢是她現(xiàn)身陌生世界時的從容姿態(tài)。
老孟自謂的“傻”,更讓我覺得是一種來自她精神上的富足與安全感。順與不順,在她認為,不過是換了包裝的禮物,欣然笑納就好。如此,在擯棄積淀半生的優(yōu)勢經(jīng)歷“中年地震”從頭來過,在直面麻煩、瑣碎甚至暗藏欺騙的復(fù)雜生活時,不僅沒有心生焦慮、怨懟,反而愿意用盡全部熱情、本領(lǐng)和運氣,張開雙臂,迎向充滿挑戰(zhàn)卻富有意義的生活。
這樣的生活,難道不酷嗎?
安定下來之后,全家三人都有了各自的變化。我會不定期地參加當?shù)孛赓M的英語培訓班,偶爾和新認識的朋友一起出門購物、八卦一下,還挺享受新生活。兒子的校內(nèi)外活動越來越多,打羽毛球、游泳、做志愿者,從孤單無聊變得緊張忙碌,愈發(fā)開朗自信起來。倒是我先生一反常態(tài),在負責全家一日三餐時,變得越來越“摳門”“算計”“嘮叨”,越來越不可理喻。
每周郵局會給住戶派送一袋宣傳單,里面會有一些超市和商場的廣告單和打折券,詳細列明主要產(chǎn)品的價格或是打折信息。我發(fā)現(xiàn),他每次出門采購前必要細致比較各個超市的宣傳單,然后專揀便宜的下手;哪家商店一有物品降價,他會馬上買回來,根本不管我們需不需要。而且不論買什么,他都要先折算成人民幣掂量一番,然后說“太貴了,太貴了”,“不買了,以后再說吧”!雖說這種癥狀是很多初來乍到的人的通病,可這個人從來都是“只買貴的,不選對的”的“典范”啊,怎么突然就判若兩人了呢?
直到有一天,兒子的問話總算揭開了謎底。那天父子倆打球回來,兒子一句“媽媽,咱家是要破產(chǎn)了嗎”把我問得一頭霧水。原來爸爸和他打球時叫他小心不要磕到頭,后面又找補了一句:“我們現(xiàn)在還沒拿到醫(yī)???,要是去醫(yī)院看病可貴了,弄不好就得傾家蕩產(chǎn)??!”就是這么句話,刺痛了兒子幼小的心靈。自此,從前那個無憂無慮“視金錢如糞土”的孩子變得懂事乖巧起來,從不主動向家里要任何東西。
我突然意識到:完了,我先生他可能有病了,還病得不輕,估計是神經(jīng)方面的問題!(后來想想,他當時可能真的抑郁了。)不行,不能讓他這么下去;他有病事小,不能把兒子給影響啦!——當然這是玩笑,三個人誰也不能有事!我先安撫好兒子,又去和先生溝通,希(警)望(告)他不要給兒子壓力,以后不許再看那些小廣告,該吃吃、該喝喝,不要過分擔心“坐吃山空”。等我們以后找到工作或者自己做點生意就好了,就憑咱倆這種老婆擅動嘴、老公擅干活的絕妙搭配,還愁沒飯吃嗎!我跟先生畫了一通大餅,他答應(yīng)會慢慢調(diào)整心態(tài)。此后他就不斷督促我盡快考察市場,趕緊找個合適的生意做。唉,我這心心念的慢生活還沒享受夠呢,就開始了新一輪創(chuàng)業(yè)。
我先生廚藝精湛,有一級廚師的本子,一直想開個小飯館。門面不用很大,兩三張桌子,賣個牛肉面、炸醬面之類的,好吃又不累。我也是很憧憬那種“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的老板娘狀態(tài),老公煎炒烹炸干干活,我跟客人嘮嘮嗑、數(shù)數(shù)錢就好(噓——)。我們曾想加盟一些當?shù)仄放?,但是要么被告知行業(yè)被壟斷在當?shù)厝耸掷铮淳褪侨思抑睜I不接受加盟;也想過自己開個新店,火鍋啦,烤鴨啦,但因為聽說食品衛(wèi)生要求非常嚴格不好通過,而且當?shù)厝瞬惶邮艽祟惪谖抖艞?。考察后,我們決定買入一家現(xiàn)成的餐館。
說干就干!通過微信群里的信息分享,我們得知:附近有家不大的壽司店要轉(zhuǎn)讓、轉(zhuǎn)角處有家中餐廳要轉(zhuǎn)讓、當?shù)匾患矣忻拇壕砑庸S要轉(zhuǎn)讓。于是我倆驅(qū)車前往,主動上門查看情況、詢問價格。結(jié)果都不盡如人意,生意不好的要價太高,生意好的我倆又覺得操持起來會非常辛苦。在此期間,我愈發(fā)覺得我先生的心理問題嚴重了,急于工作到了根本不好好考慮投資收益率、風險評估、資金狀況的地步,一味就是為了有件事做而非要盤下一個生意。這也導(dǎo)致后來我們的生意出了個大問題。
這時我們得知有一家開了近二十年的中餐館,因店主上了年紀想退休而賣店。地點有些遠,我有些猶豫,但先生非常積極,自己直接約了賣家的中介(因為對方是華人,故而忽略了應(yīng)該找一名我們的代理人去聯(lián)系對方)定了時間去看店。經(jīng)過幾周明察暗訪、幾輪討價還價,我們很快下了定金。正式去律師樓簽字過戶后,我們接手了餐館,信心滿滿地開始了我們的異域創(chuàng)業(yè)。
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準備,我們的餐館正式營業(yè)啦!開業(yè)后的前兩周,每天顧客盈門,堂食、自提、送餐的單子從未間斷。每天從早上9點出門到晚上9點回家,我們忙得團團轉(zhuǎn),根本無暇吃飯休息,說好的我只負責數(shù)錢的日子呢?如此這般,開業(yè)后第二個周末,先生便正式“約談”了我,說不想干了!他抱怨“每天12個小時這么干下去,會猝死的”。我這“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人,每天跟著切菜、裝餐、打包,雙手腫脹還沒說什么呢,他一個大男人居然要放棄?!擱以前我早得劈頭蓋臉痛批他了,但現(xiàn)在我入鄉(xiāng)隨俗磨成了慢脾氣。我耐心勸解他:“咱們可以減少菜單內(nèi)容、縮短營業(yè)時間、減少工作量??!最初這一兩個月難熬,過過就適應(yīng)了。”他勉強答應(yīng)再堅持一段試試看。
我于是重新制定了菜單,調(diào)整了營業(yè)時間,從多倫多重金聘請來一位“以一當三”的工人,加之受之前因疏忽導(dǎo)致惡果的事情“助力”,餐館生意終如我們所愿,不那么火爆了!
事情是這樣的:我們的餐館開業(yè)不久,原餐館的老板在街對面又開了一家餐館,推出的菜單和我家的一模一樣!他們開業(yè)前還大肆宣揚原來的餐館搬家了。按常理這樣的情況是不該發(fā)生的,因為在買賣交易合同里,買方律師一般都會備注一個條件:“賣方在餐館方圓XX公里直徑范圍、在XX個月內(nèi)不得再從事相關(guān)競爭行業(yè)?!倍覀儺敵跻驗闆]有請我方中介而是全權(quán)委托賣方經(jīng)紀辦理,加之心情過于迫切,根本沒有注意到合同里居然缺失了這一條款,如今搞得我們竟是相當被動。


不過我的心是真的大,不僅沒覺得這是“雪上加霜”,反而覺得是“雪中送炭”——畢竟,由于他們分流了我們的一部分客人,我們的工作量就減輕了?。煌瑫r我們也受到激勵,要保持菜品質(zhì)量,維護好現(xiàn)有客流。
在我們夫婦的用心經(jīng)營下,小餐館的生意一直紅紅火火,保持著良好的收益,實現(xiàn)了我們最初的目標——不賠錢!即便是在疫情之下,每年還有盈利,不到一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資并拿到了政府退回的押金。這讓朋友們揶揄我們:“當初不想買大餐館,怕太累;結(jié)果千挑萬選,買了家最忙的餐館!”我每次都會謙虛地回應(yīng):“哪里哪里,勉強算是弗萊500強吧!”天知道,整個弗萊有沒有500家餐館!
先生也終于從當初的抵觸抱怨變得游刃有余,開始享受這份工作帶來的樂趣,還通過工作了解了當?shù)氐拿耧L、結(jié)交了朋友。是的,很多客人慢慢變成了我們的朋友。有對夫婦,每周四中午1點會準時來就餐,坐固定的位置、點固定的食物。男人是大學退休教授,太太是退休的護士,他們對中國美食饒有興趣。我會在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里給他們免費品嘗月餅、粽子,也會用我半吊子英語給他們講講中國的歷史文化。
還有一對父子,不定期來吃相同的套餐。爸爸喬治總是風塵仆仆(灰頭土臉)的樣子;兒子憨憨厚厚,一對藍眼睛清澈見底。男孩很喜歡中餐,但由于家境不太富裕,總要等到發(fā)了工資才來店里改善一頓。有時我自己做了包子、餃子,就給喬治打電話,讓他取了帶回去給兒子吃。有一年圣誕節(jié),他們父子邀請我們?nèi)胰ゾ鄄?。他家住在樹林深處一棟簡陋的房子里,父子倆用一鍋奶油燉土豆胡蘿卜和一盤烤雞腿來招待我們。令我驚訝的是,他簡樸的家里居然有五六把吉他。飯后喬治抱著吉他自彈自唱,孩子們就圍坐在邊上安靜地聆聽。他們的物質(zhì)生活或許不夠富足,但精神食糧卻相當豐盛。
還有被我昵稱為Sir(i萬事通)的我的大堂經(jīng)理緹娜——無論在生活中還是經(jīng)營中,她都給了我很大幫助;對面街上愛吃雞肉炒面的“卡娃斯基”,有錢了就點餐上門,沒錢了就上門自取,有時我還賒賬給她,反正都是老熟人了;對門寵物店的店主“禍禍”(因為吃飯從來不給小費,還禍禍得滿地都是飯粒),和老婆離婚后,他和老婆分別被各自的朋友陪著來我店里吃飯療傷;每雙周周五中午就要帶著患有唐氏綜合征的兒子來用餐的琳達一家,因為疫情很久沒來了,突然有天來點外賣,告訴我她查出了乳腺癌,特別想吃我做的春卷,我給她打了個五折,她開心極了;那個從出生幾個月就被爸爸放在籃子里帶來就餐,被“擺在”餐桌上的小家伙,如今已經(jīng)3歲了,每次來都要跑到后廚找我玩一會兒;還有每月一聚的“姐妹淘”辛蒂和凱羅爾,不為吃飯而全為“吐槽”而來,從進門到離開能一刻不停地說,我都替她們累得慌……小小的餐館,成了我們一家和當?shù)厝私煌募~帶。我給他們講中國的文化習俗,他們給我糾正英語發(fā)音,像是彼此敞開一扇小小的文化窗口。
2021年6月,兒子用六年修完了七年的中學課程提前畢業(yè),以優(yōu)異的成績拿到世界排名前30的兩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一個是在加拿大西部的“制藥科學”;另一個是在東部的“醫(yī)療科學” ——學習這個專業(yè)將來可以做醫(yī)生,學校還給兒子提供了豐厚的獎學金。但是,兒子的最終選擇卻是“藥學”。他對我說:“當醫(yī)生確實不錯,可以救死扶傷,但就醫(yī)者終究有限;可如果能成功地研制出一種藥物,卻可以解救無數(shù)的病人?!眱鹤尤绱撕V定的解釋,把我震驚到了。他已經(jīng)從總是撒嬌求抱抱的孩子,長成了有想法、有擔當?shù)哪腥?!那一刻的我,熱淚盈眶。我告訴兒子:“不論你怎樣選擇,媽媽都會支持你!但請你記住:將來無論你身在何處,你的根在中國。如果有一天祖國需要你,你要義無反顧地去報效祖國!”兒子鄭重地點頭回應(yīng)。

彼時,我們正式經(jīng)營餐館已整整五年,可以說這第一個五年計劃就這樣圓滿完成了,雖非刻意而為,卻顯得自然完美。2021年7月,我們的餐館租約到期,因要回國一段時間,我們懷著萬分不舍的心情低價出售了餐館,也算是給自己放個長假休息調(diào)整一下,好再迎接我們的“二五計劃”吧。我就這樣在人生第二次“地震”中安全了,所幸沒有恐懼與彷徨;反而因為獲得了成長,而愈發(fā)自信勇敢。
(全文完)
老孟,現(xiàn)居加拿大。愛說愛笑不愛著急,只愿在追夢路上慢慢行。
小魔杖,編審,作家,譯者,文化項目策劃人。
歡迎報暗號“小魔杖@世界文化”聯(lián)系小魔杖(微信號Wand_of_ Fortune)提供采訪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