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軼超
寶寶的小手白白胖胖的,甚是可愛。仔細瞅瞅,指甲邊緣竟然長了倒刺。寶寶出于好奇或者手癢經常會去撕拉它,容易引起出血,家長都非常擔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倒刺那些事兒。
倒刺是指手指甲兩側及下端因干裂而翹起的小片表皮,如同它的名字般形狀像刺,一碰還會痛。
寶寶手上長倒刺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皮膚干燥。寶寶指甲下部的皮膚缺乏油脂的滋潤。
頻繁吃手。寶寶處于口欲期,故喜歡吮吸手指,手指常常浸透唾液,導致手指表皮上天然的保護劑———皮脂最先脫落、角質層的水分慢慢蒸發,形成倒刺。
貪玩好動。寶寶年齡尚小,精力充沛,常借助肢體摸索周邊環境。手指與外物發生不同程度的摩擦,產生了倒刺。
營養缺乏。維生素C和鐵鋅元素攝入不足。
不建議用撕扯的方式去除倒刺。告誡寶寶不要用手撕扯或嘴咬,否則處理不當會帶出血絲,容易感染,從而進入惡性循環,并且不利于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與形成。
可以將寶寶的小手放入溫水中,靜置5分鐘,待倒刺軟化后,用消毒過的指甲鉗連根部剪去,注意動作要輕柔。再用流動的水清洗雙手,擦拭后用富含維生素E的營養霜滋潤雙手,按摩指甲四周及關節。
平時加強營養的補充。讓寶寶多喝水,多吃新鮮的蔬菜瓜果。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督促寶寶勤洗手,及時修剪手指甲,不要用嘴吮吸手指,經常替寶寶涂抹溫和無刺激的護手霜,做好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