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松越
近日,醫院急診來了一個4歲的小女孩圓圓(化名),深夜肚子疼,在家上了好幾次廁所卻什么也拉不出來,父母以為是前一天晚上吃燒烤吃壞了肚子,當時并未在意。后半夜,孩子一直喊屁股癢。脫下她的褲子一看,可把父母嚇壞了,寶寶肛門周圍竟然有白色小蟲正在向外爬,見狀,父母立刻將孩子送往醫院。
經化驗,白色的小蟲確診為蟯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屁股蟲。醫生為圓圓進行了驅蟲治療。
蟯蟲是寄生在人體腸道的常見寄生蟲,人是它的唯一宿主。
消化科醫生程偉表示,蟯蟲病以引起肛門、會陰部瘙癢為特點,是幼兒時期非常常見的一種腸道寄生蟲病,其發病率僅僅次于蛔蟲感染,感染蟯蟲病主要還是因為沒有注意手口衛生所致的糞口途徑傳播。
蟯蟲對周圍的環境溫度感知能力比較強,喜歡溫暖的地方,所以一般在夜間,蟯蟲會從肛門處爬出來活動,也就會引起肛門瘙癢,這就是典型的肛門瘙癢的癥狀。
此外,當蟯蟲進入繁殖期,雌蟲也會在夜間爬出肛門,在肛門周圍產卵,由于蟲卵會對肛門周圍造成刺激,所以患者會感覺肛門周圍出現潮濕、瘙癢等表現,嚴重影響孩子的睡眠,部分嚴重的蟯蟲感染也有可能出現腹痛、惡心和嘔吐的癥狀。
除了肛門瘙癢,還會出現會陰部瘙癢。作為小孩,很多時候不會正確表達自己的不適癥狀,可能就會以哭鬧的形式來表達不舒服的感覺。由于瘙癢難忍,抓破后還會造成肛門周圍皮膚脫落、充血、皮疹、濕疹,甚或誘發化膿性感染。
蟯蟲相較于其他寄生蟲(蛔蟲、鉤蟲、絳蟲),傳播途徑更多。
●直接感染
當孩子感染蟯蟲之后,蟲卵會分布在肛門周圍,這時候肛周部分的皮膚會非常癢。孩子忍不住用手抓撓,蟲卵就可能沾染到手指上和指甲里。若沒有及時清潔雙手,直接把食物放進嘴里,或者吃手指、啃指甲,就會把蟲卵帶入消化道,再一次發生感染。
●間接感染
蟲卵可能通過各種途徑散布在不同物體的表面,例如玩具、被褥、衣服和馬桶座圈等地方。
其他人用手觸碰之后,經口攝入也會感染。如果幼兒園、托管所消毒措施不到位,衛生條件也比較差,則極易造成聚集性感染和交叉感染。
●呼吸道感染
除了散布在物體表面,部分蟲卵也可能漂浮在空氣塵埃中,從口鼻吸入并咽下后引起感染。
●逆行感染
一般感染之后,蟲卵中的幼蟲在4~6小時內發育成熟。
少許幼蟲可能會從肛門逆行進入腸道而發生感染。或者“迷路”進入尿道、陰道、子宮等部位,引發尿道炎、外陰陰道炎、輸卵管炎、腹膜炎等疾病。嚴重的還可能穿破腸壁,侵入腹腔或者闌尾,造成急性闌尾炎。
雖然蟯蟲病看著嚇人,爸爸媽媽們也不用太過緊張,相較于其他寄生蟲感染,蟯蟲病更容易被發現,治療過程也比較簡單,痊愈率接近100%。
當孩子連續夜間屁股瘙癢難耐,爸爸媽媽們就要考慮孩子是否感染蟯蟲。實驗室檢查蟯蟲常用“透明膠帶法”,即取一段膠帶,將其按壓在肛門周圍的褶皺皮膚上。父母可以在凌晨或者是早晨剛起床時(排便前)進行按壓,如果感染,蟲卵便會粘在膠帶上,盡快拿著蟲卵去醫院掛消化科,由化驗室醫生確認是不是蟯蟲。
如果直接在孩子肛周和會陰等部位看到蟯蟲成蟲(蟯蟲成蟲呈灰白色,線狀,長度大約在0.6~1.3厘米),建議直接帶孩子去醫院。
蟯蟲病的主要治療方法是吃藥。
●腸蟲清(阿苯達唑):非處方藥。適用于2歲以上兒童及成人,每次400mg(毫克)(200mg每片,服用2片)。空腹服用。一次即為一療程。阿苯達唑的常見不良反應有腹痛,惡心,嘔吐,但這些不良反應一般很短暫,停藥后可自行消失。
●安樂士(甲苯咪唑):處方藥。
2歲~4歲兒童,單次服用100mg(毫克),4歲以上兒童及成人,單次服用200mg(毫克)。兩周后,需要再服用一次。甲苯咪唑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輕度腹痛、腹瀉等,均可自行恢復正常。
醫生表示,阿苯達唑片和甲苯咪唑片是國內最常用的用于治療蟯蟲病的藥,藥店里也可以買到寶塔糖(磷酸哌嗪),但磷酸哌嗪和阿苯達唑或甲苯咪唑相比,毒性稍大,療效不好,目前臨床已經很少使用。
●勤洗手:飯前便后,督促孩子用洗手液或肥皂仔細清潔雙手和指甲縫,避免由于吞入蟯蟲卵引起蟯蟲感染。
●勤剪指甲:及時剪短指甲,避免蟯蟲卵藏匿;幫助孩子改掉吃手指及咬指甲的習慣。
●注意清潔肛門:給孩子洗澡時要注意沖洗肛門部位,尤其在孩子服用驅蟯蟲藥后,需要連續3天這樣做。
●多吸塵:每周用吸塵器或濕拖將孩子的臥室清潔一次,因為散落在地上的蟯蟲卵1至2周內仍有傳染性。
如果孩子感染蟯蟲,需要及時告知老師,做好孩子們共用物品的清洗消毒。
很多爸爸媽媽小時候都有吃“寶塔糖”驅蟲的經歷,所以經常會咨詢是否需要給孩子進行常規驅蟲或者預防驅蟲?對此,醫生表示不需要。因為常見寄生蟲感染,都是確診之后再治療,不需要提前吃藥來預防,而且也預防不住,重要的是要做好生活中的預防。
編輯/孫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