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娟

事情要從5年前說起,汪阿姨在一次感冒中發現自己咳嗽時會尿褲子,咳嗽越厲害尿褲子也越厲害。后來咳嗽好了,例假卻沒有了,尿褲子的次數也越來越多。近兩年和朋友一起跳舞、走路稍微快點,小便就漏得很嚴重,太難為情了。護墊、衛生巾常被汪阿姨用來“救急”,有的時候,甚至需要尿不濕。這讓汪阿姨痛不欲生。除了漏尿,汪阿姨還時不時感到下腹墜脹,身體不適感明顯增加,同時也影響夫妻感情,久而久之,汪阿姨抑郁了。
汪阿姨把自己的病情壓在心里多年,下腹墜脹不適的感覺更明顯了,看了幾家醫院吃了很多藥下腹墜脹也沒好轉。一個多月前,她來到浙江醫院三墩院區盆底門診就診。
接診的浙江醫院婦科孫彥飛醫師為汪阿姨做了詳細的檢查及系統評估,其中盆底評估顯示:盆底肌力1級,盆底肌張力很高9uv(正常4uv內),盆底肌疼痛明顯,視覺模擬評分法(簡稱VAS)評分4分。盆底功能異常,壓力性尿失禁,盆腔痛。醫生專門為汪阿姨制訂了詳細的治療計劃:先鎮痛治療后提升肌力,在治療的同時,考慮到汪阿姨存在抑郁癥狀,故勸導汪阿姨只要積極治療,癥狀很快就會好轉。通過盆底肌電刺激五次治療后,汪阿姨下腹疼痛的感覺明顯好轉,她看到成效后,更積極配合治療,加強居家鍛煉。一個療程的治療后,汪阿姨下腹疼痛完全緩解,漏尿也好轉。以前開朗樂觀的汪阿姨又回來了。目前繼續居家進行凱格爾鍛煉(凱格爾鍛煉于1948年被美國的阿諾·凱格爾醫師所公布,由重復縮放部分的骨盆肌肉以進行。凱格爾鍛煉的目的在于借著伸展骨盆底的肛提肌來增強肌肉張力,是盆底肌鍛煉的一種最常用的方式)。前幾天到醫院復診,汪阿姨臉上掛著久違的笑容,“真沒想到壓在我心里這么多年的事,一個多月就能夠好轉,真的很后悔沒有早點來找盆底醫生幫忙。”汪阿姨說。
汪阿姨遇到的難言之隱是怎么產生的呢?為什么以前“閥門”好好的,現在卻失控了呢?
在一般情況下,壓力性尿失禁指的是當人在打噴嚏或者是咳嗽的時候,腹腔里面的壓力突然增高導致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要說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病原理,就不得不提到位于盆底的盆底肌。這組肌肉雖然看不見,卻承擔著人體非常重要的生理機能,包括:控制儲尿、排尿、儲便、排便及生殖性行為等生理過程。
浙江醫院婦科主任周錦紅副主任醫師介紹,盆底肌肉在控制尿道時類似于一個閥門開關,不排尿時尿道緊閉。一旦盆底肌肉出現松弛,尿道壓力隨之下降,當腹腔壓力超過尿道所能承受的范圍,“閥門”就會松開,尿液自然漏了出來。除了盆底肌這個原因,漏尿的產生也可能是尿道的黏膜“密封性”不夠,尿道黏膜變薄、不夠光滑,彈力下降,且有一定程度的萎縮,有壓力的時候同樣會出現漏尿。
調查顯示,女性人群中有23~45%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尿失禁,7%有明顯癥狀,而且當中50%為壓力性尿失禁。年齡超過50歲的女性,近一半人有被尿失禁盯上的可能。
“然而女性患者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選擇就診,很多患者不知道這個病可以就醫,他們甚至認為尿褲子是人體自然衰老的過程。”孫彥飛說。尿失禁在女性中高發,和女性身體的解剖結構及生理特點有一定關系,這是因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短、寬,女性還要經歷懷孕、生產,尿道周圍的組織容易受到撕拉,變得松弛。

總體來說,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和女性生育次數、初次生育年齡、生產方式和胎兒大小等都有關聯。此外影響因素還有肥胖、種族和遺傳、雌激素下降、子宮切除術、吸煙、高強體力活動等。

尿失禁并非治不好。在防治上,周錦紅給出的建議是,如果較胖,第一件事就是要減肥;生育后、中老年婦女在專業醫師指導下平時可以多做做盆底肌訓練,如凱格爾運動。
輕度壓力性尿失禁首先需要生活方式干預,又稱行為治療,包括減輕體質量,尤其是體質指數(BMI)超過30的人,戒煙,減少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避免或減少腹壓增加的活動;治療便秘等慢性腹壓增高的疾病;盆底肌訓練;盆底電刺激治療等。
治療中重度壓力性尿失禁可以手術治療,如吊帶手術等,一般在30分鐘就能完成,約有95%的患者術后漏尿好轉90%以上。
尿失禁并非治不好,若有經常尿頻、不由自主漏尿等現象,影響到日常生活,建議到醫院及時就診。
編輯/胡軼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