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小朋友,請伸出小手,跟小智一起掰著手指頭數一數,距離冬奧會還有多少天呢?哎呀,一只手還是數不過來呀!說實話,小智的心情跟你一樣激動呀!想一想,冬奧運動員們軟甲銀盔冰上舞,如流水行云,真是好看!再想一想,速滑冠軍一騎絕塵,閃電出擊,是多么激動人心!光激動,還是不過癮啊!不論是南方娃,還是北方娃,請一起跟上小智的步伐,開啟冰雪嘉年華!
第一站:沖呀!北極圈
文/藍風
想到冰雪,你就瑟瑟發抖了?
光顧著發抖取暖,那還如何能享受快樂的冰雪時光呀?想玩轉冰雪嘉年華,我們先跟生活在北極圈的人們學學抗寒妙招。
北極圈很熱鬧
因紐特人是住在北極圈里的土著居民,但除了他們,還有很多人也選擇了這種約等于玩命的活法。在北極,大概有四百萬居民,涉及四十多個民族,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芬蘭、瑞典、挪威、冰島和丹麥等八個國家,所以北極圈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么荒涼,相反挺熱鬧,有點兒迷你版地球村的意思。
接下來就跟小智走進北極圈的尋常百姓家,一起來看看他們到底是怎么生活的。提醒你先把羽絨服穿上哦,因為接下來的每個字,都會讓你冷到牙齒打架、眼皮蹦迪。
北極圈到底有多泠
北極圈到底有多冷?最低溫是零下71.2攝氏度,位于俄羅斯雅庫特地區的奧伊米亞康村莊。這里一到冬天就打開地獄模式,輕輕松松達到零下60攝氏度;而到了夏天,又打開了火焰山模式,溫度最高達到40攝氏度。正負100攝氏度的溫差,這是什么“神仙”氣候!
冬天來到雅庫特,保暖加熱就成了關鍵詞,人們會想盡一切辦法來戰勝嚴寒。比如,因紐特人住在冰屋,就是相中了冰導熱性差、保暖性好的特點;而一些北歐居民則喜歡住在防風帳篷里,防止狂風卷走他們的家。人們還會減少戶外工作的時間,要不然連唾沫都會被凍成固體。室內的保暖措施就更全面了,就連車庫都要配暖氣,否則汽車會被凍成冰坨子。
學會穿衣服能救命
在北極圈,學會穿衣服是一門學問,比如穿什么御寒指數最高,所有人已經達成了共識:皮衣。北極熊和馴鹿的皮毛,都是傳統的冬衣材料。但是,穿戴動物皮毛既殘忍,又昂貴,所以人工皮草成了首選替代品,它又保暖又便宜,何樂而不為呢?
除了材料,人們還在衣服的穿法上動腦筋,比如在北極圈,并不是要把自己裹成大粽子,而是要在內衣和外衣之間留一定的縫隙,讓空氣自由流動,這樣才能形成更有效的保溫層,關鍵時刻才能保命。
想暖和,先吃肉
對于一名吃貨來說,何以抗寒?唯有吃肉。在北極圈,這更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高熱量、高蛋白的馴鹿肉、魚肉、馬肝等都特別受歡迎。巧手的主婦細心烹調出各種美味,什么俄式濃湯啦、煎烤白魚啊,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佳肴,在飽腹的同時,還能迅速補充能量,讓人從胃腸到全身都熱乎乎的。
除了肉類食品,其實北極圈里很多食品都比較緊缺,比如新鮮蔬菜和水果、美味的餅干等,誰讓物以稀為貴呢!不過,生活在北極圈的人有肉萬事足,還奢求什么蔬菜、水果?
是極地,也是世外桃源
生活在北極圈,并不意味著要過苦日子,相反,有很多人把這里的日子過成了世外桃源。比如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的朗伊爾城,就是個幸福感很強的小城。
這里的日子很慢,人們乘坐雪橇,穿梭于教堂、醫院、銀行、學校、咖啡館之間,翻翻當地自辦的報紙,喝著小酒咖啡聊閑天。只要北極熊不突然來造訪,就是晴天。
第二站:沖呀!冬日美食
文/雷晶晶
北極圈的生活夠刺激,夠挑戰,可是生活在中國的大北方也不差啊!我們不僅有冰天雪地可以撒歡,更有豐富得數不過來的美食—羊肉火鍋、鐵鍋燉大鵝、五花肉燉酸菜……都是食品級的御寒神器!
哎呀,吃多了這些,臉上不知不覺冒出兩個痘痘怎么辦?更多的冬日特有美食來拯救一下——
凍柿子的愛,不多不少。才是好!
“瞧你這孩子,上火了不是?來吃我呀,潤腸又下火!”
率先發表評論的乃“黃金家族”里德高望重的凍柿子。別看老人家用的是老年版APP,但發圈兒速度果斷秒殺大批年輕人。跟秋天新采摘的柿子不同,它不僅沒了澀味,甜度也變得超高。想要吃得便利,得先放在水里緩一緩,然后敲掉表面的冰殼,再用小勺舀著柿瓤吃。不過,小智依稀記得生物老師說過,柿子里的鞣酸會在胃酸作用下產生鞣酸蛋白,鞣酸蛋白又會與柿果膠融合成柿石……
果然,凍柿子補充了,“鄭重聲明!為了杜絕柿石的不良影響,不要空腹吃,本尊給你的愛不多不少
才是好!”
越凍越好吃的凍葡萄
“小智呀,聽聞你跟我家老大紫葡萄交情甚篤對不?我是頭些天加你好友的凍葡萄呀,我能抗炎抗敏防衰老!”
哦哦,想起來了,凍葡萄是紫葡萄的表弟。如它所言,小智從小喜歡吃葡萄,但得專挑甜的入手。但吃凍葡萄就完全沒有這個顧慮了!究其原因,葡萄中的果糖會“變魔術”:果糖甜度與溫度關系密切,溫度越低,甜度越高;果糖分α型、β型兩種,趁著低溫,甜度稍低的α型還能轉化成甜度較高的β型……想來,凍葡萄不僅冰甜十足,吃起來還不用吐皮兒呢。
正自顧自地流口水呢,凍葡萄又發來個小貼士:冰凍葡萄前,一定要用清水把表皮沖洗干凈噢!
凍梨,黑黝黝
“我先不說話,就給你上張圖!”
咳咳!這操作,好不清奇!小智定晴一看:這黑不溜秋的東東是個啥?原來是傳說中的凍梨也!真沒想到,其貌不揚的凍梨居然毫不怯場地自薦起來:不是所有的梨子都能晉升為凍梨喲!人們一般挑選秋白梨、花蓋梨、尖巴梨等品種進行冰凍。低溫作用下,我的小伙伴努力打破自身的細胞結構,并借助氧氣使體內的多酚與多酚氧化酶褪變成醌……
真不愧“蕙質蘭心”!這不,黑黝黝的凍梨隔著手機似乎也察覺出小智的疑慮,“我們凍了的梨,不只含糖量顯著上升,原本影響口感的石細胞顆粒也會變小。吃的時候略微化凍,吸果汁、吃果肉,一種水果,兩份樂趣!”
豆腐統統凍起來
“咋說也是大冬天,冷凍食物吃得過多,小心腸胃吃不消。閑話少說,選我吧!”
是哪位營養學專家如此霸氣?哈哈,是好友中的神秘派大師凍豆腐!嫩豆腐里充滿了水,水在零度及以下時結成冰,變成硬邦邦的凍豆腐。當它再次解凍,便成了松軟的“多孔豆腐”。來來,且腦補一張舌尖美圖:熱鍋加油,熬制湯汁,小火慢燉……咬一口,真是Q彈又多汁!
“好看好吃不上火,屬我冰——糖葫蘆唷!”
一條嬌滴滴的發言跳到眼前。贊同!冬天的糖葫蘆,低溫作用下的糖衣定然嘎嘣脆,包裹著的山楂果定然軟糯甜……得嘞!來一串兒!
……
撂下手機,小智頓覺味蕾舒暢,神清氣爽!呵呵,誰說冬天舍得虧待一枚吃貨的嘴巴?有這幫熱心腸的凍友們助陣,臉上的痘痘嘛,看你哪里逃!
第三站:沖呀,一起玩冰雪
冰,晶瑩又剔透,雪,溫柔又可愛。孩子們在冰上飛馳,在雪地里打滾兒,冷冷的空氣凍紅了他們的小手小臉,他們還是嬉笑瘋鬧。你看這些小天真們,就會知道冰雪有多可愛!快來欣賞一下孩子們畫筆下的冰雪到底有多好玩吧!
《冬練三九》
趙佳洋(10歲)
《挖雪洞》
陳熙雯(10歲)
《打雪仗》
劉語汐(10歲)
《啦啦啦,滑雪啦》
胡芷淇(10歲)
《來呀央雪球》
張鈺晴(10歲)
《雪地上的雕塑家》
汪美琪(11歲)
《滾雪球》
余淼(11歲)
《雪上樂園》
簡欣悅(10歲)
《堆雪人》
周芷馨(10歲)
來自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東坡小學
指導教師:楊芬D468C20F-BC45-4873-8563-5C52E59AA6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