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沙
在滑冰賽場上,運動員們僅僅用單腳立在冰面上就能像陀螺一樣快速地旋轉,輕輕一滑,就能滿場飛舞。是誰讓他們在冰面上高速運動的?是冰,還是腳下的冰刀?在滑雪場上,運動員高高躍起,穩穩地落在雪坡上,保證不會像個滑雪菜鳥一樣摔個四腳朝天。是誰讓他們落地落得這么穩的?是地球引力還是自身的身法夠妙?
想不想知道答案?這可是一門大學問,與物理君有著莫大的關系呢!
冰上一把“刀”,到底誰當家
表面上看,冰刀是在冰上滑行。其實嚴格說起來,冰刀和冰面并沒有完全接觸,它們之間還有能起潤滑作用的水。科學家早就在探秘冰上的謎團了。早在1886年,愛爾蘭物理學家約翰·喬利就剖析過冰刀和冰面之間的秘密。他認為運動員穿著冰刀在冰面上時,冰刀會給冰面施加壓力,根據冰的物理特性,冰的熔點會隨著壓力的升高而降低。所以,當我們對冰面施加一定的壓力時,冰刀會使得冰面融化,產生薄薄的水層,進而降低冰面上的摩擦,起到潤滑作用,讓運動員獲得更高的滑行速度。
可是問題來了,賽場上的冰面溫度通常在零下4 攝氏度左右,如果要讓冰在這個溫度下融化,這需要很大的壓強。在運動員個人的體重方面,為了給冰面形成較大的壓強,運動員的體重至少要達到175千克。這是多么難實現的呀!當運動員滑過后,作用在冰面上的壓力消失,那部分水層又會重新凝結成冰,仿佛一切都不曾發生過。
不過,科學家們又提出了“表面融化說”——冰面上始終有一層不會融化的水,形成了水膜;溫度越高,水膜越厚,正是這層水起到了潤滑作用。有的科學家認為,冰刀在冰面上摩擦出冰轍的時候,會由于摩擦使得冰刀所接觸的冰面溫度略高于周圍冰面。冰刀和冰面之間形成高壓區,高壓區內的冰液化,并與破碎的冰顆?;旌铣赡酀{,就能大大降低冰刀和冰面之間的摩擦,讓運動員滑行的時候耳畔生風。
精準起飛,減少損傷
有人說貓有九條命,因為貓從高處掉下來總是毫發無傷。運動員要是也能做到這一點,那可就大大提升競技的勝出幾率了。于是物理學家對貓的落地秘訣進行了研究,原來貓是以腰為支點,在落地過程中讓前、后兩部分身體分別做了相反方向的轉體動作。在滿足運動平衡的前提下,貓通過重復轉動身體,分別減少前半部身體和后半部身體的轉動慣量,成功實現四腳著地。這堪稱是對運動物理學的絕妙運用,也給了物理學家們極大的啟發。
在滑雪運動中,大多數滑雪板跳躍時會有一個起飛點,經過一段平穩時間后,運動員們再降落在與地面呈一定角度的斜坡上。物理學家基于此精準設計起飛瞬間的動作、安全的跳躍姿勢,從而盡可能地降低運動員受傷的可能性和程度。在設計中,物理學家會考慮運動員的起飛角度和著陸角度,仔細觀察所有的測量數據和飛行曲線。運動員在落地時幾乎感覺不到沖擊,這才能稱得上是好的跳躍動作。
看,運動員在賽場上的優異表現與其背后力學問題息息相關。了解了物理學知識再來運動,運動員們真如有神助啊!
小鏈接
北京冬奧會的冰雪“黑科技”
①九種型號的雪花:為了滿足不同比賽項目對雪花含水量和形狀的不同需求,北京冬奧會工作人員準備了九種雪花,以免對滑雪運動員造成阻礙。這不是浪漫,而是科技帶來的精準和專業。
②智能人工造雪:綠色環保是北京冬奧會的理念之一,所以我國科技人員已經研發出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智能造雪設備,可以根據外界環境的變化,來相應地改變造雪效率,再也不用擔心水資源浪費問題了。
③場館速凍模式:北京五棵松體育館的籃球館,只需要短短6小時就可以銀裝素裹,化身冰球、花樣滑冰和速滑的比賽場地,這速度比你DIY雪糕一點也不差呢!650D113E-85B5-472A-BDCC-8B6B1914B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