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強



我是一名六年級畢業班的班主任,在我的班級里,有個特別的學生——曉雨(化名),她外表文靜、性格內向,成績一般,即使本子上寫得滿滿的,可還是記不住老師講的內容。調皮的同學說她是魚的記憶力,只有七秒,還給她取名“人魚公主”。
不能放棄這個努力的孩子,要想辦法幫她提升學習能力。經過觀察,我發現曉雨進入學習的狀態有些遲緩:慢吞吞地從書包里拿出書本,擺放文具;背東西方式單一;學習時不夠專心,哪里有一點兒響動,就會四處張望……
我找曉雨談心,問她想不想提高學習成績,她把頭點得像撥浪鼓似的。
“老師有‘記憶藥丸,堅持服用,對提高記憶力有奇效,要不要試一試?”
我故意引起她的好奇心。
曉雨笑了:“老師,您這有點兒像電視購物哇。真有那么神奇?”
我遞給她一封信:“‘記憶藥丸一共三副藥,第一副就在這里。”
曉雨打開信封,拿出一張紙,上面寫著五個大字:做事快快快。
接下來的日子里,曉雨取放學習用品的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當她不自覺慢下來時,我會輕敲她的課桌,或是用眼神提醒她。很快,曉雨做事不再像原來那樣拖拉磨蹭了。
十天過后,我給了曉雨第二個信封。里面寫著:“方法多多多——東張西望要遠離,眼看、嘴讀、手寫三合一,多種方法來記憶。”我結合具體的記憶內容,教她小竅門。比如,重要的地方不光背還得寫,先在大腦記住背好再寫下來;詞語不能看一個字寫一下,記住整個詞再寫;學過的東西每隔一段時間要回頭鞏固……漸漸地,曉雨在生字單詞聽寫、課文背誦這些方面,出現的錯誤少了很多。我還在班級里多次表揚她的變化,“刻意”把她的成績加以放大,班級里喊她“人魚公主”的同學明顯減少了。
一個月過去了,曉雨主動找我要第三副“記憶藥丸”,她也渴望自己能有更多更大的變化。
我告訴她說:“老師手里沒有第三副‘終極藥丸。”一聽這話,驚訝和失望瞬間寫在了曉雨臉上。我讓她列出自己的優點。“優點?我沒有。”曉雨習慣性地否定了自己。
我認真地對她說:“別看老師接班時間不長,但我發現你寫作文的思路很新穎。上次寫童年趣事,你的那篇作文,寫得就很好。所以,你要自信喲。”說完,我換了語調,把她作文里的一段話背了出來。
看到我把她寫的作文一字一句地背出來,曉雨愣住了。“作文開頭非常吸引人,如果再加上些心理活動,描寫自己由好奇到緊張再到最后真相大白時的平靜,會不會更好?”
“好的,我試試。”曉雨想了想回答,“不過,這和‘終極藥丸有關嗎?”看到她迷惑的表情,我笑而不答。
我的想法并沒有和她說,只是悄悄地把她修改過的作文投到了雜志。時間過去一個多月,在某個夏日的午后,我對全班同學說:“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曉雨同學的作文在雜志上發表了!”在同學們的吃驚和詫異中,我帶頭鼓起掌來,大家把贊許的目光投向曉雨。那一刻,她的眼淚滑過臉頰,笑容卻像一朵美麗的花……
第二天,我又放了一個信封,里面寫著:“‘終極藥丸其實一直在你心里,那就是自信。今后再遇到困難和挑戰,你都要在心里默念——加油,我能行!”
看完信,曉雨的眼神中充滿堅定,她對我說,她要告訴同桌,魚的記憶并不是只有七秒,科學研究表明,魚的記憶力其實非常棒,如果他不信,要好好給他講一講。
(作者系東港市椅圈鎮中心小學教師)EB71850A-958E-432B-86E5-2B196241E5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