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清
2022年5月17日,由中共廣東省東莞市委組織部策劃主辦、東莞報業傳媒集團(東莞日報社)承辦的“行進中的黨課”在東莞市松山湖開講,通過創新黨課形式,改變傳統坐而論道、單向灌輸的“課桌教學”,把課堂搬到田間地頭、生產一線,創新使用體驗式、沉浸式的現場教學方式,增強黨員的參與感和代入感,提升黨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行進中的黨課”第一課《新時代的擔當精神》在松山湖開講,一批黨員走進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工研院”),實地參觀代表東莞頂尖水平的先進制造裝備,親身體驗無人艇、無人機等新型技術應用,感受黨建引領科技創新的豐碩成果。
作為黨課主講人,工研院黨總支書記、院長張國軍是東莞科技創新的先鋒力量之一,也是東莞市發展先進制造業的開拓者和推動者之一。在課堂,他沒有采用“一人臺上講、眾人臺下聽”的傳統授課形式,而是通過與主持人互動、接受場外連線、現場釋疑答問等環節,回顧14年來在東莞創新創業的歷程,穿插其中的一個個真實感人的創業故事,展示了科研人員科技報國的一顆顆紅心,他們將科技創新與國家發展戰略結合起來、把個人發展融入國家命運當中,生動詮釋了新時代的擔當精神。
“參加‘行進中的黨課’,好像翻閱新時代東莞的科技創新史。東莞不僅是眾人眼中的制造業名城,更是有著機器人、無人艇的創新之城。”青年黨員張理萌認為,張國軍書記主講的黨課,其實就是我們身邊的故事,特別親切,有強烈的代入感,讓我們感受到科技創新的艱辛和不易,也從中感悟到年輕人不應該“躺平”,而是要有一種擔當精神,迎接時代的召喚。
一堂好黨課就像一頓精神大餐,成于“取材”與“烹飪”,能夠抓住學員的興趣點和共鳴點,從而達到提高認識、激勵人心、增強本領的效果。
中共廣東省東莞市委組織部積極創新黨課形式,推出“行進中的黨課”新型黨課系列活動。“行進中的黨課”從基層一線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案例中“取材”,聚焦黨建引領科技創新、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等課題,綜合運用參觀體驗、訪談交流、現場教學等模式,引導黨員在學中干、在干中學,把黨性教育成效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
全程參與黨課的工研院副院長盧亞深有感觸,他表示:“好的內容與新的形式,能大大提高黨課的吸引力和黨員參加學習培訓的積極性。這堂黨課形式非常新穎,讓我經歷了一次沉浸式的學習,體驗更加豐富了,感悟更加深入了。”
東莞市委黨校江炎駿副教授作為本堂黨課的黨建觀察員,他認為:“這堂‘行進中的黨課’,主講人就是黨員中的模范先進人物,具有較強的號召力,講的內容又切合身邊黨員的實際需求,無論是思想教育,還是工作生活,都有強烈的代入場景,大家都想聽,都愿意聽,更期待參與,從中汲取營養,完成對自己的提升。”
接下來,中共廣東省東莞市委組織部將把“行進中的黨課”送到更多基層一線,陸續推出第二講、第三講……并作為東莞黨員教育創新黨課內容模式的一次新嘗試新探索。近期,“行進中的黨課”將向全市各鎮街(園區)推廣,征集選取內容形式俱佳的課程形成系列黨課,以“線下+線上”的方式組織開展教學,讓黨員教育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