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艷
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催生了文化產業的創新和繁榮,旺盛的市場需求和不斷進步的科學技術推動大眾文化娛樂方式日新月異。沉浸式娛樂近年來成為娛樂新寵,深受青少年群體熱捧。所謂沉浸式娛樂,指一個人的精神專注于某種活動、某種情境,從而忘我地進行的娛樂活動。參與娛樂的人完全沉浸其中并獲得全身心投入的感受。沉浸式娛樂的重點是“沉浸感”,核心是體驗與交互,其范圍比較廣泛,如過家家、沉浸戲劇、特色小鎮旅游、主題樂園游玩、沉浸式博物館等。其中以密室逃脫(以下簡稱密室)、劇本殺為代表的沉浸式娛樂方式近年來脫穎而出,吸引了眾多青少年體驗的同時,也成為新的文化現象。
根據央視財經的報道,2019年全國劇本殺實體門店數量由2 400家飆升至 12 000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工商登記顯示全年國內共新增劇本殺相關企業依然超過3 100家,較2019年同比增長達63%[1]。美團的《2019年密室行業消費洞察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密室行業市場規模突破100億元,比2018年的市場規模(50億元左右)翻一番[2]。新興娛樂方式的快速發展,在給青少年帶來娛樂與社交新體驗的同時,也有可能給青少年帶來消費、社交、安全等方面的風險。特別是近兩年來,密室、劇本殺的迅速火爆吸引了很多未成年人,給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帶來了新挑戰,提出了新要求。
2021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印發《“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市場發展規劃》,要求“加強對體驗式演藝、沉浸式娛樂、在線演出、在線藝術品拍賣、自助式上網、電競酒店、電競娛樂賽事等新業態新模式及綜合性文化娛樂場所的引導、管理和服務,培育新型文化市場主體”[3]。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率先邁出了監管的第一步,于2022年1月正式出臺《上海市密室劇本殺內容管理暫行規定》,要求“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護機制,注重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對不適宜未成年人參與的密室劇本殺活動,經營單位應當在顯著位置或活動前予以提示,并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4]。2022年2月,遼寧省發布《遼寧省密室劇本殺管理規定(試行)》,提出與上海市類似的要求[5]。2022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發布《文化和旅游部 公安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應急管理部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規范劇本娛樂經營活動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對線下密室、劇本殺等劇本娛樂經營活動加以規范,要求加強未成年人保護,設置適齡提示等[6]。《通知》將密室、劇本殺這類沉浸式娛樂方式統稱為“劇本娛樂”,也體現了管理部門對這一行業包容、審慎的態度,以及長遠規劃。這一系列文件的出臺說明,從國家到地方管理部門已認識到規范與監管密室、劇本殺等娛樂方式健康發展的重要性。
密室、劇本殺近幾年才成為青少年青睞的娛樂活動,相關主題的研究還非常少。關于這種新型娛樂方式,目前較為活躍的是媒體報道,內容涉及劇本娛樂的消費特征、發展前景、商業邏輯、功能應用、市場監管等。通過梳理知網、萬方等中文網站的相關研究成果(如學術論文、行業報告等)發現,學術界對密室逃脫、劇本殺的大型調查研究極少,部分研究聚焦于理論探討。
現有研究表明,從發展現狀看,密室、劇本殺擁有大量消費用戶,并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美團發布的《2019年密室行業消費洞察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密室行業用戶數將突破260萬人,相比2018年增長約一倍[2]。美團發布的《2021實體劇本殺消費洞察報告》顯示,預計2021年國內實體劇本殺市場規模將達到154.2億元,消費者有望達到941萬。報告指出,63.5%的用戶會在2周內消費劇本殺1次及以上,超四成用戶的消費頻次在一周1次以上[7]。從消費偏好看,大眾對密室、劇本殺知曉率高,喜愛程度高,推廣以口碑為主,傳播速度快。在被調查者中,約半數認為每次娛樂時長以2~3小時為宜,約半數每月娛樂頻率為1~2次[8]。從用戶特征看,線下游戲用戶主要以年輕人為主,是年輕人線下社交的新方式[9],10~19歲的城鎮人口[8]、中學生成為劇本娛樂的潛在消費人群[10],有些地方已興起兒童劇本殺[11]。20~35歲的年輕人是密室行業的主要用戶,占密室玩家的83.9%[2]。從文化功能看,密室、劇本殺滿足了青少年娛樂休閑、情感解壓、身份認同和話語表達的需求[12],消費者在扮演和娛樂的過程中既滿足了社交需求與情感需求,也獲得了文化價值觀的傳遞與享受[13]。也有研究分析了密室、劇本殺的社交屬性、情感體驗、個人表達契合青少年心理需求的原理,以及線下劇本殺存在的問題,如原創劇本稀缺、難以長久吸引玩家的注意力等[14]。從發展趨勢看,密室、劇本殺的消費主體為在校學生、年輕白領、出游聚會的家庭、熱衷冒險和挑戰的中年人[15],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是增強劇本殺體驗不可或缺的元素[16]。密室、劇本殺也給青年就業帶來了機遇,是青年就業風口[17],不僅給玩家帶來了社交新體驗,也催生了新的經濟業態[18],應加大研究沉浸產業的發展戰略并提出發展對策[19]。從行業監管看,密室、劇本殺存在安全風險與隱患[20],如恐怖元素給玩家帶來刺激、情緒釋放的同時也帶來傷害[21],娛樂場所存在消防隱患需加大管理力度[22],未成年人保護、版權設置、市場監管等方面需多方共治[23]。從產品應用看,一些學者將密室、劇本殺等應用到思想政治領域[24],從思想政治教育視角對劇本殺進行分析解構,認為劇本殺的游戲性、交互性、沉浸性等特點具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與影響[25]。也有學者探索了密室在教學[26]和家庭親子游戲中的應用[27]。
對已有研究進行分析發現,雖然這些研究從多個方面對密室、劇本殺進行了探索,但大多缺乏青少年視角,尤其對未成年人接觸密室、劇本殺的現狀及保護問題較少涉及。因此,有必要更好地了解新時代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對密室、劇本殺娛樂方式的看法、態度和行為,全面分析青少年的文化娛樂需求,了解青少年線下游戲社交的特征,發現劇本娛樂方式給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權益保護帶來的風險,從而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健康娛樂,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
2021年10—12月,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與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聯合開展了青少年接觸密室、劇本殺的狀況與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研究。研究主要采取問卷調查。問卷為自編形式,共23個題目,分4個維度:青少年的文化娛樂狀況、接觸劇本殺狀況、接觸密室狀況、密室與劇本殺的治理措施。其中文化娛樂狀況包括青少年的文化娛樂觀念、類型、場所、消費、伙伴等;接觸劇本殺狀況包括青少年對劇本殺的認知、情感、娛樂頻率與消費等;接觸密室狀況包括青少年對密室的認知、情感、娛樂頻率與消費等;治理措施包括傳播途徑、影響因素、體驗效果、治理舉措等。
問卷調查采取多階段隨機抽樣,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南京、鄭州、武漢、西安、成都、沈陽共10個城市抽取調研樣本,共回收有效問卷8 816份。被試為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和在職青年,涉及初中、高中、大學共60余所學校以及多個機關、企事業單位。調研樣本中,男性占42.1%,女性占57.9%;18歲及以下人數占54.5%;18歲以上青年占45.5%;初中生占25.0%,高中生占22.0%,大學生(含高職碩士博士)占30.3%,在職青年占22.7%(見表1)。

表1 樣本分布
1. 青少年對密室、劇本殺利弊的看法
調查顯示,79.3%的青少年知道密室、劇本殺。女生知曉的比例(84.8%)高于男生(71.8%)。大學生的知曉率最高(85.5%),其次是高中生(80.3%)、初中生(76.7%)和在職青年(72.9%)。
關于青少年對密室、劇本殺的看法,62.6%的青少年認為玩密室、劇本殺利弊相當,29.5%的青少年認為利大于弊,只有7.9%的青少年認為弊大于利。可見,大多數青少年接納密室、劇本殺并能理性看待這種新業態的利弊。相較而言,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認為利弊相當的比例更高,均在64%以上,而在職青年認為利大于弊和弊大于利的比例均高于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學生(見圖1)。
2. 青少年對密室、劇本殺功能的看法
如表2所示,調查顯示,九成以上青少年贊同“密室、劇本殺有娛樂價值和放松心情的作用”(90.0%)和“密室、劇本殺能提高合作能力”(91.6%),85.6%的青少年贊同“密室、劇本殺能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78.2%的青少年贊同“密室、劇本殺可使人學到更多課外知識”。這說明大多數青少年認可密室、劇本殺的正向功能。調查也發現,43.6%的青少年贊同“密室、劇本殺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這說明密室、劇本殺的確存在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因素,需加強治理。

圖1 青少年對密室、劇本殺利弊的看法

表2 青少年對密室、劇本殺功能的看法(單位:%)
各年齡段對比發現,初中生對密室和劇本殺的正向功能認同比例最高,高中生次之,大大超過大學生和在職青年。其中,非常贊同“密室、劇本殺有娛樂價值和放松心情作用”的比例,初中生占比49.7%,高中生占比39.9%,大學生占比36.1%,在職青年占比29.3%;非常贊同“密室、劇本殺可使人學到更多課外知識”的比例,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和在職青年的比例分別為41.0%、32.2%、26.0%、31.7%;非常贊同“密室、劇本殺能提高合作能力”的比例,從初中生到在職青年分別為51.0%、41.0%、33.5%、36.5%。這說明,初中生、高中生等未成年人更認同密室、劇本殺的正向功能,也意味著他們對密室、劇本殺這類新型娛樂方式持更接納的態度。
1. 青少年對密室、劇本殺等新型娛樂方式的興趣
密室、劇本殺作為新型娛樂方式,深受青少年喜愛。調查發現,對新型娛樂方式和傳統娛樂方式都喜歡的青少年占比最高(43.4%),更喜歡劇本殺、密室、桌游等新型娛樂方式的青少年占12.8%(見圖2)。

圖2 喜歡新型娛樂方式和傳統娛樂方式的青少年占比(單位:%)
相較成年人,未成年人更是新型娛樂方式的追隨者。未成年人喜歡新型娛樂方式的比例(14.9%)高于成年人(10.2%),而成年人喜歡傳統娛樂方式的比例(35.0%)則高于未成年人(22.7%)。
進一步調查發現,21.3%的青少年很喜歡玩密室、劇本殺,43.8%的青少年表示比較喜歡,二者合計65.1%。比較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發現,未成年人對密室、劇本殺的喜愛程度更高。未成年人很喜歡和比較喜歡密室、劇本殺的比例合計為68.7%,成年人很喜歡和比較喜歡密室、劇本殺的比例合計為61.0%(見表3)。

表3 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喜歡密室、劇本殺的比例(單位:%)
對年齡細分發現,在未成年人群體中,年齡越小,“很喜歡”密室、劇本殺的比例越高,隨著年齡增長,“很喜歡”密室、劇本殺的比例逐漸下降,12歲以下占38.5%,12~15歲占27.9%,15~18歲占20.2%。
2. 青少年喜歡密室、劇本殺的主要理由
青少年喜歡密室、劇本殺的前3個理由是:有趣好玩(76.3%)、參與感和體驗感強(62.6%)、緩解壓力(58.4%)。此外,結交朋友、鍛煉能力、增長知識與技能也是喜歡的重要理由(見圖3)。

圖3 青少年喜歡密室、劇本殺的理由
交叉分析發現,在增長知識與技能、展示自我、鍛煉能力、喜歡刺激這4個理由上,未成年人的選擇比例均高于成年人。例如,選擇“增長知識與技能”的比例,初中生占47.6%,高中生占43.4%,大學生占36.9%,在職青年占32.3%;選擇“鍛煉能力”的比例,初中生占47.2%,高中生占45.3%,大學生占39.7%,在職青年占33.6%;選擇“喜歡刺激”的比例,初中生占41.6%,高中生占36.6%,大學生占30.2%,在職青年占23.1%。這也說明,未成年人喜歡密室、劇本殺與其成長需求、心理發展特點等有著緊密的聯系。
3.青少年喜歡的密室、劇本殺類型
調查發現,28.8%的青少年既沒玩過劇本殺也沒玩過密室,12.5%的青少年只玩過劇本殺,22.9%的青少年只玩過密室,35.7%的青少年兩者都玩過。可見,70%以上的青少年玩過密室、劇本殺等沉浸類游戲。
青少年喜歡的劇本殺類型依次是歡樂類(53.7%)、情感類(49.8%)、恐怖類(43.4%)、科幻類(41.4%)、諜戰類(30.3%)、魔幻類(25.9%)、武俠類(23.8%)、機械類(16.0);喜歡的密室主題依次是恐怖主題(57.0%)、幽默主題(38.0%)、科研主題(37.9%)、穿越主題(36.7%)、魔幻主題(31.3%)、動漫主題(28.4%)。
交叉分析發現,未成年人比成年人更喜歡玩恐怖類密室和劇本殺。對于恐怖類劇本殺,12~18歲的未成年人喜愛程度最高,尤其是12~14歲的未成年人(51.7%)。12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雖然喜愛程度看起來不高(28.6%),但仍高于30歲以上的成年人。對于恐怖類密室,年齡越小喜愛程度越高。在未成年人中,12歲以下占比最高(66.7%),12~14歲占64.4%,15~18歲占59.3%(見圖4)。可見,恐怖類密室和劇本殺對未成年人有很大的吸引力。

圖4 不同年齡青少年喜愛恐怖類密室、劇本殺的比例
調查發現,青少年主要通過朋友了解密室、劇本殺。在各類信息渠道中,青少年選擇“朋友推薦”的比例最高(83.0%),和其他渠道相比,“朋友推薦”占絕對優勢。這也體現了密室、劇本殺的社交娛樂特性,青少年通過口碑介紹或社交接觸這類娛樂方式。排在第二位的信息渠道是“社交網站”(39.6%),如微信、微博等,但選擇這一渠道的比例遠低于“朋友推薦”。此外,購物網站、綜藝節目也是青少年了解沉浸式游戲的重要渠道,這兩種渠道的選擇比例都在20%以上(見圖5)。
比較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發現,未成年人通過社交網站、綜藝節目、游戲網站、社團、媒體報道及其他渠道了解密室、劇本殺的比例高于成年人,成年人通過購物網站、朋友推薦等了解密室、劇本殺的比例高于未成年人。在各種傳播渠道中,選擇“綜藝節目”的未成年人與成年人的比例差異最大。無論是只玩過劇本殺、只玩過密室,還是兩者都玩過的未成年人,通過綜藝節目了解劇本殺或密室游戲的比例都高于成年人選擇該渠道的比例約10%(見表4)。

圖5 青少年了解密室、劇本殺的渠道

表4 未成年人與成年人了解密室、劇本殺的渠道(單位:%)
青少年認為,在玩密室、劇本殺時,要獲得更好的體驗,重要的元素首選謎題邏輯推理的嚴密性,其次是故事線的完整度,場館的消防設施和收費標準的合理性依次位居第3和第4,認為這4個元素“很重要”和“比較重要”的青少年合計占比依次是91.8%、91.7%、91.3%和91.2%。認為劇情代入感(90.7%)、場館的安全提示語(90.6%)、NPC的專業度(90.5%)、主持人的專業度(90.2%)和隔音設施(90.1%)“很重要”和“比較重要”的青少年合計占比都超過90%。認為機關的流暢度、場景真實度、音樂音效的貼合度、場館所在區域或地點重要的青少年比例也都超過80%(見表5)。可見,青少年認為問卷涉及的各元素均很重要,尤其是故事本身的邏輯與完整性、場館的消防、收費與安全,是青少年最看重的元素。

表5 青少年認為影響密室、劇本殺娛樂體驗的重要元素(單位:%)

續表5
按學段分組比較顯示,認為上述各元素“很重要”的比例均呈現隨學段升高逐漸下降的特征,初中生、高中生的比例高于大學生和在職青年。可見,未成年人在密室、劇本殺娛樂的過程中對各種元素的重視程度更高。尤其是對場館的消防設施、安全提示語以及收費合理這3個元素,初中生認為“很重要”的比例最高。具體來看,認為場館的消防設施很重要的比例,初中生占72.4%,高中生占70.1%,大學生占64.6%,在職青年占65.4%;認為場館的安全提示語很重要的比例,初中生占69.7%,高中生占67.6%,大學生占60.4%,在職青年占61.3%;認為收費標準的合理性很重要的比例,初中生占69.1%,高中生占64.0%,大學生占60.5%,在職青年占57.5%。這也反映了作為未成年人的初中生、高中生對沉浸體驗效果有更高的要求。
密室、劇本殺作為新業態形式深受青少年青睞,如何使密室、劇本殺更健康地發展是必須思考的問題。調查顯示,青少年認為提高劇本文字質量(67.5%)是第一需要加強的措施,其次是收費合理(63.5%),加強劇本內容審核(62.5%)排在第三位。設置未成年人適齡提醒(55.8%)和減少環境的安全隱患(51.4%)均占比半數以上(見圖6)。這說明青少年更看重劇本文字質量、內容和收費等,因此,相關部門有必要從這幾方面加強監管。
按學段分組比較發現(見表6),初中生和高中生認為密室、劇本殺健康發展所需的前5項措施依次為收費合理、提高劇本文字質量、加強劇本內容審核、減少環境的安全隱患、設置未成年人適齡提醒,兩組未成年人對監管措施的排序一致;大學生認為密室、劇本殺健康發展需采取的前5項措施依次為提高劇本文字質量、加強劇本內容審核、收費合理、設置未成年人適齡提醒、減少環境的安全隱患;在職青年認為密室、劇本殺健康發展需采取的前5項措施依次是提高劇本文字質量、加強劇本內容審核、設置未成年人適齡提醒、收費合理、多創作紅色劇本。未成年人將收費合理排在第1位,將未成年人適齡提醒放在第5位;而大學生和在職青年分別將未成年人適齡提醒放在第4位和第3位。此外,在職青年認為密室、劇本殺健康發展的第5位措施是多創作紅色劇本。由此可見,成年人對于設置未成年人適齡提醒的措施更加認同,無論是排序還是選擇比例均高于未成年人。

圖6 青少年認為密室、劇本殺健康發展需采取的措施
另外,對于“設置不允許未成年人入內”這一措施,成年人認同的比例顯著高于未成年人。大學生(21.4%)和在職青年(26.7%)的認同比例均超過20%,而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認同比例都低于20%。可見,未成年人不希望密室、劇本殺等娛樂活動將未成年人排除在外。而且,與高中生、大學生和在職青年相比,初中生選擇“開發未成年人版本的游戲”這一措施的比例最高(見表6)。

表6 不同群體青少年認為有利于密室、劇本殺健康發展的有效措施(單位:%)

續表6
密室、劇本殺之所以能在年輕人中迅速崛起和發展,是因為這種娛樂方式融科技、藝術、文化、創新于一體,給青少年帶來強烈的沉浸體驗。此外,這種娛樂方式與網絡一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消費需求、社交需求有較高的契合度,恰好滿足了互聯網時代青少年的成長需求。本次研究得出的以下幾個主要結論有待進一步討論。
1. 和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對密室、劇本殺的正向功能認可程度更高,說明密室、劇本殺在未成年人中更有發展潛力。也有部分青少年認為密室、劇本殺存在損害身心健康的問題。目前,密室、劇本殺的某些方面不盡如人意,如同質化現象嚴重、劇本質量有待提高、存在消防等安全隱患、價值觀不健康、恐怖暴力血腥等問題。若想讓這種新業態健康發展,更好地服務青少年的文化生活,需要良好的監管制度保障其高質量發展。五部委印發的《通知》設置的政策過渡期到2022年底,截至目前尚無完善的行業標準對密室、劇本殺的備案、消防、版權、內容安全、未成年人保護等環節明確監管責任。
2. 和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對密室、劇本殺有較高的熱情和參與度,且更喜歡恐怖類密室和劇本殺。但是,未成年人的認知和心理不夠成熟,易出現行為沖動、情緒極端化等問題。他們對事物的認知往往存在片面性,對現實與虛構、角色與生活的分辨能力有所欠缺,易沉浸其中難以自拔。有的劇本摻雜吸煙、酗酒等不良行為習慣,還有些密室、劇本殺加入了異世界、亂倫、人格分裂、封建迷信、靈魂附體等元素,這些內容非常不適合未成年消費者,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發展。對于恐怖、血腥、刺激的聲音和畫面,未成年人的承受能力更弱。恐怖類密室和劇本殺會引起未成年人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甚至造成長期傷害。例如,曾有媒體報道,廣西南寧某12歲少年和同學玩密室游戲,被恐怖的游戲情節驚嚇到,因對心理刺激過大導致住院治療。未成年人的年齡越小,自制力和對產品的鑒別力越欠缺,但他們對密室、劇本殺的喜愛程度更高,這意味著他們可能面臨更大風險。然而,對于密室、劇本殺這種新業態,目前我國尚無細化的專門針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標準。雖然《通知》要求經營單位加強自審,對劇本腳本設置適齡提示、標明適齡范圍,但目前尚無統一的腳本評測標準,僅靠各經營單位的“悟性”,恐難給未成年消費者提供適齡的娛樂產品。
3. 和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通過綜藝節目這一渠道了解劇本娛樂相關信息的比例更高。但是,有的綜藝節目一味追求更真實、強烈的感官體驗,其中不乏恐怖、血腥、暴力的場景和音效。例如大瞳孔妝效、恐怖童謠、滿屋子的剪刀、廢棄醫院的手術臺、被捆綁的嘉賓等,這些細節設計雖然給予觀眾足夠的感官刺激,但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資本包裝下的流行文化、明星偶像、綜藝節目等對青少年的價值觀、意識形態、行為方式等均有深刻影響。如何更好地把關綜藝節目、真人秀節目的質量,將未成年人保護理念滲透到綜藝節目等流行文化中,如何對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進行更好的價值引領,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4. 和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對密室、劇本殺的收費、文字質量、環境安全、適合未成年人等方面的監管有更高的期待。娛樂活動健康有序發展,需要高質量的管理措施保駕護航。雖然主管部門已開始重視密室、劇本殺的監管問題,但管理力度還有待加強。如市場監管體系不健全、多頭管理和交叉管理并存、存在監管疏漏與法律空白、劇本質量不高、娛樂環境存在安全隱患、缺乏統一的行業指導等問題,都需要通過加大監管力度來解決。
文旅融合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理念。近年來,國家在激發文化旅游消費、引導文化產業發展方面給沉浸式娛樂行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寬松的政策環境,對尚處于逐漸成熟與完善階段的密室、劇本殺更采取包容、接納的態度。劇本娛樂作為新興業態,要有序、可持續地發展下去,必須將未成年人保護問題放在首要位置。因此,針對未成年人接觸密室、劇本殺的特征,提出如下幾條建議。
1. 尊重青少年的娛樂權利,全面理解其娛樂需求與成長需求
針對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對密室、劇本殺喜愛程度較高的特點,我們應尊重未成年人的文化權、發展權、休閑權,全面、客觀地看待新生代未成年人的成長需求,理性地理解未成年人的娛樂需求。因此,我們應加強未成年人娛樂過程中的權益保護,而不是以保護之名將未成年人排除在新的文化娛樂方式之外。
2. 規范監管,行政管理與行業自律相結合
要規范密室、劇本殺的健康發展,必須從源頭加強管理。鼓勵行業自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盡快建立科學有效的行政管理體系,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制度,對這一新興業態進行規范管理,明確著作權版權、內容安全、環境安全、未成年人保護等方面的規范和底線。事前、事中與事后監管“三管齊下”,促進密室、劇本殺行業可持續發展。
3. 建立劇本娛樂行業的多學科協作評測機制
保護未成年人是社會各方共同的責任。建議由劇本娛樂相關行業組織牽頭,協同政府管理部門、青少年問題研究專家、文化產業研究專家、媒體單位等共同成立青少年保護工作委員會,并制定未成年人保護規范與標準,對全國各地的密室、劇本殺行業進行專業化指導。同時,為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輸出正向社會價值,實現供給側與需求側的雙輪驅動,建議發揮多學科協同研究優勢,及時跟蹤、研判、監測劇本娛樂的產品質量和服務舉措,并形成長期評測機制,對劇本腳本、環境安全、經營消費等環境實行經營單位自審與專業機構復審相結合。
4. 接納包容,嚴格自律,積極推動沉浸式娛樂行業特色化發展
密室、劇本殺的發展為市場經濟多元化提供了新業態,較好地緩解了青年一代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這一行業創業起點低、規模小、經營靈活,屬于國家大力扶持的小微企業。密室、劇本殺的發展也催生了傳統行業的創新探索。例如,教育、餐飲、藝術等行業跨界融合,形成“教學+劇本殺”“KTV+劇本殺”“網咖+劇本殺”“劇院+劇本殺”“餐廳+劇本殺”等多種形式。而且,未來可以將密室、劇本殺廣泛應用到研學旅行、心理輔導、歷史學習、親子活動、名著閱讀等多個領域。建議鼓勵行業自律,加大創新力度,堅持最有利于兒童的原則,守住未成年人保護的底線,創造更多有生命力的文化精品。
5. 加強密室、劇本殺新興職業群體的價值引領,實現“有意義”與“有意思”的有機平衡
青少年參與劇本娛樂特別看重主題創意和劇情代入,這說明青少年對劇本娛樂活動的文化內涵有較高期待與要求。高品質的劇本娛樂產品能給青少年帶來良好的文化體驗,同時能夠傳遞正能量,對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影響。正義、勇敢、善良、責任、忠誠、合作、堅韌等正向價值取向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精神素養,對未成年人尤其重要。劇本殺作者、密室場所的經營者大多是“90后”甚至“00后”,作為新興職業群體,他們對劇本娛樂充滿熱情,但由于部分從業人員的認知和思想高度不夠,或受到無序資本的影響,在劇本創作和娛樂場所經營中可能存在文化品位不高的問題。建議對新興職業群體加強思想引領,鼓勵他們為青少年提供既有意思又有意義的娛樂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