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動態分析》研究部
今年以來,不少“明星基金經理”的產品凈值大幅回撤,基金投資者苦不堪言。與此同時,不少基金公司仍在著力宣傳這些“明星基金經理”的長期收益率(尤其以“長期年化收益率”最為多見)。
這就造成了一個怪異的現象:之前兩三年,因新能源、白酒等風口誕生的“頂流”、“明星”基金經理和產品不在少數。但與此同時,“基金越火,基民越虧”的場景也在不斷上演。
為什么會產生這種錯位現象?公募基金究竟是“搖錢樹”還是“碎鈔機”?
隱藏在“ 長期年化收益率”背后的基金凈值變動,到底有怎樣的秘密? 基金凈值長期上漲,就意味著基金投資者整體能夠獲得來自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的價值創造?
我們發現,當投資者的目光都被引導到基金凈值上時,基金不同時期的規模變動卻往往被忽略!
基金凈值處于低位時,往往規模也很低;而基金凈值處于高位時,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傾向于大力宣傳,引導投資者買入,此時往往規模擴張迅速。這就造成了“低位低規模,高位高規?!钡默F象。
而這種“低位低規模,高位高規?!钡慕Y果,雖然我們是以“長期年化收益率”來觀察基金凈值,會發現它似乎創造了高額的年化回報;但如果結合到規模變動,去觀察基金投資者整體受益情況時,卻發現它其實并沒有為投資者整體創造較好的回報。
相反,因為高位高規模,大部分投資者往往“高位站崗”。
綜合起來看,公募基金當中,哪些基金經理真的為持有人整體創造了高年化回報,是“價值創造者”?哪些基金經理雖然實現了凈值的高增長,但因為規模迅速波動,導致并未給持有人整體創造回報,甚至成為了“價值毀滅者”?
我們從本期開始用系列的文章進行專業解讀。
縱觀近三年收益排名靠前的基金,無一不是重倉了白酒、新能源這種熱門賽道。想當第一,就押風口,不知不覺成為近年基金經理的投資準則。
投資中的賭性成分開始上升。這些基金經理為了追求短期業績,走極致路線,喜歡賭賽道、熱門行業。賭對了,業績一飛沖天,規模快速膨脹,賺得盆滿缽滿;賭錯了,大不了重頭再來,管理費照收,也不虧。
但基民無疑成為了這種模式下的犧牲品。賭錯了,基民關燈吃面,而即使賭對了,不少基民也是登高跌重。
由于行業都有周期循環,大火的板塊往往在高位運行一段時間后開始疲軟,且降幅較其他行業更大。基民后悔自己沒有在高點止盈,這種后悔心理會在其后續操作中得以體現,加劇其“把基金當股票炒”的錯誤行為,進一步扭曲了本就不清晰的投資意識。
在當紅基金經理陣營中,這類基金經理不在少數。
2021 年冠軍基締造者崔宸龍就是之一。其所掌管的基金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和前海開源新經濟混合當年凈值增長率分列基金市場中一、二名,其重倉的標的幾乎全部都是寧德時代、法拉電子、比亞迪等新能源股。今年來,兩只產品凈值大幅下滑,凈值跌幅超20%。
而去年其凈值增長率均超100%。
匯添富基金經理過蓓蓓同樣是新能源的支持者,此外消費、醫藥等過往風口同樣是她的心頭好。但隨著行業熱度褪去,相關基金表現頹勢漸顯,2022 年來不少都錄得了超15% 的凈值跌幅,21 只產品僅有1 只凈值實現增長。
諾安基金基金經理蔡嵩松倒是沒有一心追求新能源,但他作為半導體的“狂熱擁躉”,同樣讓不少投資者吃足苦頭。其憑借著半導體國產替代的信仰,長期重倉半導體股。而在我國半導體產業沒有完全成熟下,這一板塊表現也是忽上忽下。今年來其所管理的三只基金凈值跌幅均超30%,最高達42%。
此外,景順長城劉彥春、中歐基金葛蘭、國投瑞銀施成、泰達宏利王鵬今年都紛紛拜倒在過去被奉為圭臬的風口中。
更讓人哭笑不得是,一些基金經理還玩起了“掛羊頭賣狗肉”的騷操作,明明基金主題是其他領域,前十重倉股卻滿滿當當都是熱門風口的影子。比如華安基金劉暢暢的華安文體健康重倉了新能源、芯片;匯添富楊瑨的匯添富文體娛樂混合前十重倉股中夾雜了不少白酒和醫藥股等。不管你是干什么的,通通都來喝酒吃藥發電造車。
風格激進的基金經理一旦成功,背后的基金公司不僅不會提示投資者其已至高點的風險,反而會更加熱情地去組織這種“造神”運動,拿他們的過往成果向基民推薦“冠軍基”以及明星基金經理。
此外,公司還會圍繞這些基金經理和熱門行業繼續發售新產品,無限擴大管理規模。芯片大火后發芯片基金、新能源大火后發新能源基金、消費大火后發消費基金、醫藥大火后發醫藥基金等等,全然不顧這些板塊已處于估值高位。
同時盡可能地深度捆綁明星基金經理,忽視其最優管理能力上限,造成“一拖多”現象嚴重。比如曾踩中白酒等多只風口,為前海開源瘋狂上分的老牌基金經理曲揚,目前管理著9 只產品。
這些舉措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冠軍基依然大賣,基金經理依然備受關注,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被套牢,真正能夠享受到比較高年化的投資者占比其實很少。東方財富Choice 數據顯示,歷年的大規模冠軍基在后年表現中普遍不盡如人意。
數據來源:Wind、星圖金融研究院
今年初,在A 股接連下跌的市場背景下,不少知名大規?;鸬拇_都暫停了大額申購以保證基金平穩運行。而目前,盡管市場仍未有明顯起色,部分基金卻已迫不及待開始恢復申購。
5月5日,中庚基金丘棟榮管理的中庚價值領航混合宣布,自5 月10 日起取消單日單賬戶1 萬元限制。同日,還有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萬家新利靈活配置、萬家精選A、西部利得行業主題優選、西部利得新動力、西部利得個股精選等多只主動權益基金恢復大額申購。
5月13日,富國基金又發布公告,旗下曹文俊管理的富國低碳環保將于5 月16 日恢復大額申購、轉換轉入及定期定額投資業務,取消此前單日百萬申購上限。這也是今年以來又一只取消限購的明星經理產品。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盡管隨著行情反復,低點加倉為機構創造了條件,但眼下賺錢效應依然偏弱,或也是基金經理亟需改善的重點之一。
在風口盛行時,價值投資一度被嘲“死板”、“落后”,但當市場潮水退去時就會發現,投資的本質,還是在于長期穩健,堅守價值。
而對于迷戀追風、激進投資的這些“價值毀滅者”,不僅投資者要多加防范,監管機構更要對其給予敲打。
比如市場平均估值達到一定程度時限制權益產品的發行規模等。
(僅考慮混合、股票型基金)
今年4 月,證監會就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行業發展要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正確處理好規模與質量、發展與穩定、效率與公平、高增長與可持續的關系,著力提高投資者獲得感,切實做到行業發展與投資者利益同提升、共進步。
《意見》要求銷售機構踐行“逆向銷售”,糾正基金經理明星化、產品營銷娛樂化、基民投資粉絲化等不良風氣,督促銷售機構持續完善內部考核激勵機制,切實改變“重首發、輕持營”的現象,嚴禁短期激勵行為,加大對基金定投等長期投資行為的激勵安排,將銷售保有規模、投資者長期收益納入考核指標體系。
未來,隨著更多監管舉措落地,投資者經驗增加和理念逐漸糾偏,基金市場也將迎來更清朗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