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云,張 蕊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廣東 廣州 510010)
產后便秘是指產婦產后飲食正常,但是大便干燥或數日不行、排便費力等,是較為常見的產后并發癥,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1]。中醫認為,產后便秘主要與血氣不足、腸道干涸有關[2],適當的穴位按摩可以改善機體功能,緩解便秘。產后便秘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可能與產后腹壁松弛、排便相關肌群緊張、產程中消耗大量體力導致胃腸蠕動減慢、產后飲食缺乏纖維素等有關[3],因此如何提高盆底肌力至關重要。凱格爾運動是鍛煉盆底肌的常用方法[4]。目前,臨床上采用凱格爾運動結合中醫穴位按摩的方法來干預產后便秘的相關報道較少,本研究旨在觀察凱格爾運動聯合按摩迎香穴干預產后便秘的臨床療效,旨在為干預產后便秘提供一種有效的干預方案。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后便秘患者104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2例。對照組年齡21~36歲,平均(28.5±3.1)歲,平均孕周(38.4±1.4)周。觀察組年齡22~37歲,平均(28.7±3.2)歲,平均孕周(38.2±1.3)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國際倫理準則》相關倫理要求。
1.2 診斷標準 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的產后便秘診斷標準:產前大便正常,產后3~4 d發病,大便3 d以上一行,大便不干燥但排出不順暢,或大便干燥,伴少腹急脹、神倦、乏力、納差等[5]。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初產婦;行刨宮產手術;年齡20~40歲;患者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合并妊娠期高血壓、前置胎盤等妊娠并發癥者;既往有盆腔手術史、慢性便秘史者;合并肛管疾病(痔瘡、肛裂)、腸梗阻、腸易激綜合征等疾病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礙、出血傾向、身體極度虛弱等凱格爾運動禁忌證者;既往有心、肝、腎等重要臟器損傷者;長期使用瀉藥者;存在交流障礙者。
2.1 對照組 給予產科常規干預。①術前健康宣教,講解手術過程及麻醉方式,解除產婦對手術疼痛的恐懼及對胎兒安全的擔心,以便產婦配合手術。②術后提供良好的病房環境,做好病房保潔及環境維護,便于產婦休養。③遵醫補充營養,盡快補充產婦圍產期的體能。④勤查陰道出血,發現異常后及時通知醫生采取合理措施。⑤保護傷口,防止感染。⑥指導產婦及時排尿、排便。⑦密切關注產婦術后疼痛情況,及時協助醫生做好術后止痛。⑧指導產婦采取合理的臥床姿勢。⑨指導并協助產婦進行母乳喂養。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凱格爾運動聯合按摩迎香穴干預。①凱格爾運動。術后24 h,在產婦拔尿管后進行運動指導,護士戴無菌手套,將雙手食指分別置于產婦陰道及肛門,指導孕婦進行盆底肌收縮運動,同時觀察產婦的陰道和肛提肌的縮放,以手指感覺到肌肉收縮為標準。產婦練習掌握后可自行鍛煉,取仰臥位,膝蓋彎曲,收縮盆底肌并保持10 s,然后放松10 s,重復30次,每日1次。②迎香穴按摩。排便時,產婦用雙手食指或中指指腹揉按兩側迎香穴,以局部出現酸、脹感為度,每日1次,共治療4周。
3.1 觀察指標 ①盆底綜合肌力評分。根據患者陰道收縮感覺及收縮持續時間進行評分,分為6個級別,分別計0~5分,評分越高表示產婦盆底綜合肌力越好。②滿意度。采用滿意度測評量表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問卷涵蓋心理、生活、情感及療效,共計28個問題,每個問題分為非常不滿意、較不滿意、一般滿意、較滿意及非常滿意5個選項,分別計1~5分,總分140分,總得分≥100分為非常滿意,60分≤總得分<100分為一般滿意,總得分<60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6]。
3.2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便秘癥狀消失,每日排便1次且排便時間、排便量、大便形狀均正常;有效:隔日排便1次,排便時間縮短,排便量、大便形狀均正常;無效:便秘癥狀無變化。總有效率=(治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重復測量資料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100.00%(52/52),高于對照組的90.38%(47/5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后便秘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盆底綜合肌力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產后即時盆底綜合肌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產后3個月,兩組患者盆底綜合肌力評分均高于產后即時,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產后6個月,兩組患者盆底綜合肌力評分均高于產后3個月,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后便秘患者產后3、6個月盆底綜合肌力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產后便秘患者產后3、6個月盆底綜合肌力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產后即時比較,#P<0.05;與本組產后3個月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產后即時評分 產后3個月評分 產后6個月評分觀察組 52 1.15±0.21 4.02±0.44#▲ 4.45±0.33#△▲對照組 52 1.16±0.26 3.04±0.47# 3.26±0.27#△
(3)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無并發癥發生;對照組肛裂3例,痔瘡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9.62%(5/5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4)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為98.08%(51/52),高于對照組的86.54%(45/5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后便秘患者滿意度比較
產后便秘是產科常見疾病,近年來發病率逐年升高,其主要病因是:①產褥期激素水平的影響導致胃腸蠕動慢,腹肌、盆底肌松弛,排便力量減弱[7]。②產后體虛,會陰與盆骨受損。③產后飲食結構不合理,纖維素攝入少[8]。④產婦的心理因素影響。⑤排便習慣的改變。臨床上治療產后便秘多采用開塞露、灌腸等方式,但僅能取得短期效果[9],產婦出院后無法得到有效治療,遠期療效欠佳。
中醫認為產婦陰血不足,加之分娩時失血,導致亡血失津,腸道失于濡潤;或產婦素體氣虛,便結腸中,壅滯難下,均可導致產后便秘的發生。《萬氏婦人科》曰:“產后氣虛而不運,故糟粕壅滯而不行,血虛而不潤,故溝瀆干澀而不流,大便不通,乃虛秘也。”穴位按摩是中醫常用治療手段,相關研究表明,穴位按摩可調節胃腸道功能,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正常,改善產后便秘[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凱格爾運動聯合中醫按摩迎香穴可顯著改善產婦便秘情況。凱格爾運動主要通過“一縮一放”的動作鍛煉并恢復盆底肌功能,從而保證肛門和陰道的正常開放收縮,可有效協助腸蠕動完成排便動作,還可以刺激產婦大腦排便中樞引起排便反射。產后3、6個月觀察組盆底綜合肌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凱格爾運動聯合中醫按摩迎香穴可顯著提高產婦的盆底綜合肌力,為進一步改善產后便秘提供有利條件。此外,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兩者聯合可降低產婦并發癥。
迎香穴為手陽明大腸經腧穴,與足陽明胃經相接,主治五官及經脈循行部位的相關病證,包括腹痛、便秘及循環部位疼痛等[11]。唐仕肖等[12]研究表明,產后便秘患者經凱格爾運動聯合按摩迎香穴干預后,首次排便時間和便秘緩解時間顯著縮短,使患者產后排便舒適度提高。梁萬芹[13]研究發現,迎香穴按摩聯合凱格爾運動能有效恢復剖宮產產婦盆底肌功能,改善產后便秘癥狀及排便舒適感。此外,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觀察組的干預方式效果顯著,有效改善產后便秘癥狀,提高產婦舒適感,促進產婦體力恢復,提高其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凱格爾運動聯合中醫按摩迎香穴改善產后便秘的療效顯著,可增強患者盆底綜合肌力,降低肛裂、痔瘡等并發癥的發生,并提高產婦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