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今年“兩節”期間,市總工會開展了以“在京過大年一起向未來”為主題的2022年“兩節”送溫暖活動,安排專項資金5612萬元,堅持以職工需求為導向,重點面向承擔冬奧等重大活動、重要任務的職工群體、一線職工群體、困難職工群體、勞模先進群體,開展多種形式的走訪慰問,讓今年的“送溫暖”活動格外“溫暖”。
同時,首都各級工會也全力開展多種形式的送溫暖活動,通過全方位、深層次、多樣化的送溫暖活動,讓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和工會“娘家”的溫暖覆蓋到百萬職工和勞動者,進一步提高首都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營造職工在京過節的歡樂氛圍,確保職工群眾安心過年。
冬日的陽光和煦溫暖,“娘家人”的情義熾熱深長。一份關愛、一份祝福、一份慰問品……就像多年的老朋友如約而至,溫暖著奮斗中的廣大職工和勞動者,也拉開了今年工會組織新春慰問系列活動的序幕。
冬奧志愿者和場館維護人員是今年北京市總工會“在京過大年,一起向未來”送溫暖的重點慰問對象,在“兩節”期間,北京市各級工會組織、學校、企業和醫院結合春節傳統風俗習慣和冬奧保障工作的實際需要,將一份份定制的溫暖送到職工和家屬身邊,用心、用愛傳遞對職工的關愛和關懷。
“天兒這么冷,收到工會的暖心慰問和愛心禮包,我們感覺很溫暖!”北京公交集團電車分公司第十八車隊駕駛員小齊說。這是北京市總工會到北京公交集團慰問承擔北京冬奧會運輸保障工作的職工代表時,職工由衷的感謝。慰問中,北京市總工會為司乘人員送去了千余份暖心慰問包,并勉勵他們發揚“一心為乘客、服務最光榮;真情獻社會,責任勇擔當”的優良傳統,高標準完成冬奧會交通運輸服務保障工作。“我一定會把工會的關心關愛變成一種工作動力,圓滿完成好運輸保障任務!”小齊接過慰問包時發出鏗鏘誓言。
“室外的氣溫雖低,但工會送來的關愛讓我們感到暖暖的。我們一定繼續保持昂揚的奮斗姿態,以最飽滿的工作熱情迎接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這是北京市總工會領導一行到冬奧延慶賽區核心區的京奧臨時辦公區慰問場館項目建設和服務保障相關單位的一線職工時,冬奧延慶賽區核心區的京奧臨時辦公區廣場場館服務團隊成員高子超真切的表達。
寒冷的冬天擋不住“娘家人”的暖心慰問之行,這樣的“兩節”送溫暖活動一直沒有間斷過。2021年12 月24 日,北京市金融工會和中國銀行北京分行工會一行走進中國銀行北京冬(殘) 奧村支行和主媒體中心支行,慰問服務保障北京冬奧會的一線銀行職工,為他們送上暖心慰問包。“雖然過年不能跟家人團聚,但工會的慰問讓我們倍感溫暖!”中國銀行北京冬(殘) 奧村支行員工李義激動地說。
醫生,是保障團隊中的特殊團體,他們為賽事提供就診、檢查、處置、治療、手術等一站式高質量醫療服務保障,為此他們要提前進入閉環式管理,“娘家人”怎能忘得了他們。2022年新春伊始,北醫三院的工會和黨政領導一同來到延慶冬奧醫療保障中心慰問一線醫務工作者。一束束鮮花、一句句問候、一個個鼓勵,都讓延慶冬奧醫療保障團隊的醫務人員精神振奮,倍受鼓舞。“出征儀式上接過延慶賽區旗幟的那一刻,決勝決戰冬奧會的號角就已經吹響。我們有信心向祖國和人民、向世界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醫生們紛紛表示。
一次次慰問帶去的不僅僅是慰問品,更多的是一份溫暖,一份鼓勵,一份對冬奧服務保障團隊濃濃的掛念。1 月11 日,北京城建集團公司黨委常委、工會主席徐榮明一行來到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項目地慰問指導工作,看望冬奧高山滑雪中心賽事保障團隊一線建設者,并送去慰問金和慰問物品。作為高山滑雪中心從無到有的見證人,中心一標段項目經理張潔與集團其他維保團隊成員幾年來一直在為冬奧建設全情投入。“我看這里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樣,我會一直守護它,直到冬奧比賽結束。能在我們自己的冬奧場地上迎接運動健兒們,觀看他們上演速度與激情的完美呈現!”張潔說道。
不光是保障團隊,服務保障冬奧職工的家屬也是工會慰問對象。日前,世園置業公司領導與工會負責人前往申亞菲公司慰問參加冬奧服務保障項目的職工家屬。為讓職工踏實工作沒有后顧之憂,公司主動了解職工家屬的困難和不便,表示他們一旦遇到需要幫助的情況,公司會統一協調解決,確保在一線的職工安心工作。
同時,為了幫助參與冬奧服務保障的工作人員提升自身心理素養,保持良好精神狀態,工會更是對冬奧保障項目一線職工在心理疏導上下足了功夫。
職工心理關愛網絡課堂、心理健康自我評估、心理咨詢熱線、現場心理咨詢……北京市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為廣大參與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服務保障的職工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服務,幫助有需要的職工和家屬有效獲取服務與支持,有效幫助職工及家屬解決心理困擾,預防和減少心理行為問題的發生。“只要您有需求,我們會盡力幫您辦到。”北京市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說。有職工表示,有了工會的心理關懷,更有信心以最佳精神狀態確保冬奧服務“零失誤”。
寒冬暖意濃,處處慰人心。歲末年初,京城大地涌動著一股暖流,帶著深深牽掛,各級工會“娘家人”走進企業車間、街道社區、項目工地、醫院商場和快遞網點,廣泛慰問各行各業勞動者,為廣大一線勞動者送去了黨委、政府和工會組織的深切關懷和無盡溫暖。
2021年12 月24 日,海淀區總工會開展“把海淀問候帶回家”送溫暖系列活動,迎著把北京帶入零下攝氏度的冬風,帶著沉甸甸的春節大禮包慰問品,區總工會一行人來到了物美超市聯想橋店。這一站,海淀區總工會聚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嚴寒冬日,為物美超市的配送員們,送去濃濃的溫暖。
這份春節大禮包,內含北京特產、各種新年果脯、干果、糕點、春聯和新年吉祥物等慰問品,共計410份,被分發到物美各門店的配送員們手中,讓大家在寒冷的冬日里,也能感受到“娘家人”帶來的關心與溫暖。海淀區總工會副主席許愛民叮囑配送員們:“天氣越來越冷了,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同時,在配送商品的過程中,要注意交通安全,加強防護意識。”
同一天,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兩節”首場慰問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專場相聲演出在青年公寓工會服務站內舉行。在開發區工作的部分快遞小哥、送餐小哥、保安小哥代表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一段快樂時光。來自經開區職工相聲俱樂部的相聲新秀和相聲名家紛紛登臺表演,說學逗唱亮絕活,好笑的包袱更是一個接著一個,引得現場職工的掌聲、叫好聲,一波高過一波。
除了慰問演出,工會服務站的工作人員還向前來參與活動的快遞小哥、保安小哥們介紹了工會特色服務,并邀請北京銀行工作人員為當日掃碼入會的職工當場辦理工會會員互助服務卡。“城市因你們而多彩,生活因你們而便捷,距離因你們而縮短。”經開區總工會副主席徐娜表示,快遞員、送餐員、保安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是我們身邊最繁忙的一群人,這次慰問活動,不僅為他們送上了一場文化盛宴,更送上了一份溫暖和祝福,希望他們用勞動改變生活,用奮斗成就夢想。
隨著強冷空氣來襲,北京發布寒潮藍色預警,北京華遠意通熱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通熱力)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高慶宏沒有忘記為保障千家萬戶溫暖過節揮灑著汗水的一線職工。他帶隊前往部分項目鍋爐房,為奮戰在一線的運行及客服人員送去了水果、牛奶、堅果等慰問品,也帶去了公司領導親切的關懷和美好的祝福。
在鍋爐房內,伴著轟轟的鍋爐運行聲,高慶宏一行人員與一線運行及客服人員進行了親切的交流。每年冬天,華通人都會為千家萬戶送去溫暖,現在工會這個“家”也來為“溫暖守護人”們送溫暖。2022年是華通熱力工會成立的第3年,也是工會第二次開展“冬送溫暖”慰問活動。目前,此項活動已為103 名一線職工送去了來自工會的慰問。高慶宏表示,華通熱力工會是全體華通人的“家”,工會一直通過組織各種活動,關心員工生活,保障員工利益,增強員工的歸屬感。
數九嚴寒擋不住溫暖的腳步和關愛的溫情。1 月6日,通州區潞城鎮黨委副書記、總工會主席高新鳳等人走進村莊及企業,為轄區保潔人員和企業職工送上慰問品及新春祝福。接過棉衣、手套等冬季御寒保暖的衣物,保潔員紛紛表示:“感謝鎮政府的關愛,天雖然冷,但我們的心里卻很暖。作為回報,我們會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保潔工作中,讓我們的城市更加干凈、美麗!”
在TATA 木門、稻香村、蒙牛乳業等轄區企業,除了“關愛慰問品”之外,潞城鎮總工會還送上了慰問金,希望各企業繼續深耕行業領域,不斷加大研發創新力度,用良好的業績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產業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職工們紛紛表示,收到這份暖心禮包覺得特別溫暖,會繼續干好本職工作,保質保量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馬上就要四九了,大家既要做好保暖也要做好防護……”數九寒冬,暖流持續涌動。在看丹村回遷安置房項目工地,中鐵城建北京公司工會主席趙平正在給工作在施工生產一線的廣大職工送上深情的關懷和親切的問候。慰問活動中,趙平代表公司工會向辛苦奮戰在一線的職工發放了耳罩、手套等保暖物資。他表示,安全發展關系千家萬戶,要關心員工,做好后勤、防寒保暖工作,項目部要加強生活線建設,改善住宿條件,確保防寒保暖。

凜冽侵體膚,暖意沁人心。此次慰問活動使看丹回遷安置房項目員工、勞務工感受到了公司的關心關懷。全體員工表示,今后將要更加努力抓管理、促生產、創效益,更好地迎接2022年新任務、新挑戰。
關心、關愛在檔困難職工,幫扶因下(待) 崗失業、本人或家屬大病、子女上學、新冠疫情、突發意外等原因導致生活臨時困難的職工渡過難關,看望因工傷與職業病致殘職工和因公犧牲的職工家屬……每年元旦、春節前夕,北京市各級工會都會重點開展這一工作。
1 月11 日上午,順義區天竺地區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馬志勇,副主席連梓汐先后來到北京國門商務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奧通之星(北京) 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等企業慰問困難職工,為他們送去米、面、油等慰問品,切實讓困難職工感受到了黨和政府以及工會組織的溫暖。職工們紛紛表示,有信心克服暫時的困境,用實際行動為地區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困難職工能否過上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有哪些困難亟待解決?帶著這些惦念和牽掛,懷柔區總工會送溫暖慰問團走近困難職工身邊。
1 月18 日,懷柔區總工會向目前唯一的在檔困難職工進行了慰問。42 歲的呂女士是一家旅游度假公司員工,離婚后的她要撫育兩個幼女,因此造成家庭困難。慰問當天,懷柔區總工會副主席崔曉陽向呂女士贈送了分別來自市總工會和區總工會的兩個“溫暖包”,鼓勵她要堅定克服暫時困難的信心。激動的呂女士感謝工會組織一直以來的關愛,她說:“作為單親媽媽,雖然眼前生活艱苦了點,但組織的關愛讓我從未放棄希望。”
記者了解到,為了做好困難職工的慰問工作,各工會都專門制定了工作計劃。其中,朝陽區總工會在今年“兩節”送溫暖工作方案中明確規定:因大病、意外致困職工中,自付一、自付二和自費總金額在5 萬元以上(含) 10 萬元以下,給予每人2000 元慰問金;總金額在10 萬元以上(含) 20 萬元以下,給予每人5000 元慰問金;總金額在20 萬元以上(含),給予每人8000 元慰問金。懷柔區總工會還在送溫暖活動方案中提出,落實困難職工幫扶聯系人工作制度,入戶走訪慰問在檔困難職工、臨時生活困難職工和困難勞模,近距離、心貼心了解困難職工的家庭狀況和幫扶需求,及時發放生活補貼,幫助解決實際困難;開展“應急送暖”活動,面向因重大疾病、意外災害導致的職工突發性、臨時性生活困難,及時開展應急救助。



除了送溫暖期間的慰問,一些區、局總公司工會還利用他們與北京市溫暖基金會共同建立的專項基金來開展臨時困難職工救助工作。密云區總工會“兩節”前夕慰問的最后一批共計12 名臨時困難職工,就獲得了總計18 萬余元的救助。在密云區發改委工作的李先生,就是被救助的臨時困難職工之一。他剛剛出生幾個月的女兒患有進行性脊肌萎縮,一年就花費了近25萬元。經過申報,他最終獲得了2 萬元的救助金。這也是專項基金救助的最高限額。
“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難、暖萬家心”。一聲聲親切的祝福、一次次暢快的交談、一股股熱流在心與心之間傳遞,首都各級工會將溫暖及時送到困難職工群眾的心中,如春風拂面,溫暖人心。
隆冬透寒意,慰問暖人心。春節將至,為弘揚時代勞模精神,體現黨和政府對各級勞模的關愛,北京各級工會組織陸續開展勞模春節慰問“送溫暖”活動,關心勞模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成長,讓工會“娘家人”的真情關愛在寒冬里洋溢出溫馨的暖意,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并推動勞模服務工作常態化、經常化,全力營造“崇尚勞模、學習勞模、爭當勞模”的濃厚氛圍。
2021年12 月17 日,北京市工業(國防) 工會主席周玉忠,北京市總工會勞模工作部部長許玉德,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工會主席張輝一行來到退休勞模張亮家中開展送溫暖慰問活動,將北京市總工會、北汽集團黨委和工會的溫暖送到勞模身邊。慰問中,周玉忠主席和張亮勞模親切交談,對張亮為北汽發展作出的積極貢獻表示充分的肯定。同時,他還詳細詢問了其家庭生活狀況及身體術后恢復情況,鼓勵勞模不斷豐富退休生活,強身健體,享受幸福美滿的退休時光,并將慰問金親自送到張亮手中。張亮表示,雖然自己已經退休,但也時刻關注著北汽的發展,時常回憶起在北汽奮斗的歲月,借此機會祝福北汽發展越來越好,感謝北京市總工會、北汽集團黨委及工會一直以來對勞動模范的關心關愛。
“勞模身上體現著新時代工人的精神追求,希望勞模們繼續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再接再厲,為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1 月11 日,中鐵六局電務公司工會工作部部長宋玉然走訪慰問了北京通號項目部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代表,感謝他們為黨的事業、為公司的發展作出的積極貢獻,并代表公司黨政工團送上慰問品和祝福。她強調,勞動模范是項目部的精英、職工的楷模,是公司的功臣。廣大勞動模范用智慧和汗水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為公司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項目部工會要尊重勞模、關愛勞模,完善勞模政策,落實勞模待遇,把黨和公司的關心、關愛送到勞模的心坎上;要提升勞模地位,發揮勞模作用,影響和帶動更多職工特別是青年一代爭當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勞模代表接過慰問品,激動不已,并表示,自己非常的榮幸,他代表的不只是個人,還有大量默默堅守崗位、勤于奉獻的信號人,大量致力于電務公司高質量發展,奮力拼搏的電務人。今后,將繼續傳承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
“快過年了,我們代表區總工會給你們拜個早年!”1 月14 日,朝陽區總工會黨組常務副書記、常務副主席姬文革,副主席宋麗琛一行來到北京市第一中西醫結合醫院慰問李瑞杰、張雪華、王麗等三位醫生勞模,向他們表達崇高敬意,并致以誠摯的節日問候。慰問中,姬文革表示,區委區政府各級領導和部門高度重視醫院的發展,對勞模們立足本職、無私奉獻,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醫院發展作出的貢獻給予肯定和表揚,感謝大家作出的貢獻。希望繼續發揚勞模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白衣執甲,逆風而行,為守護百姓健康保駕護航。朝陽區衛生健康委副書記李雪玉對區總工會的殷切慰問表示感謝,她說,勞模榮譽既是肯定也是鞭策,希望大家把勞模精神帶到本職崗位中,繼續大力弘揚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的精神,共同為醫院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不斷提升醫院綜合實力,為百姓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隨著春節越來越近,游子思鄉之情也越來越濃,因為工作性質、疫情影響等原因而遠離家鄉、親人留京過年的職工,在心理上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波動。正因為這樣,作為職工的“娘家人”,各區、企業工會主動作為,拿出多種實際舉措,讓留京過年的職工切實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
“春節期間,我們共為17 家單位送去800 份春節福包等慰問物資,鼓勵、倡導一線職工留京過大年,同時也希望通過我們的慰問活動能讓留京過年的職工同樣過上一個溫暖、有意義的春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工會為“就地過年”職工準備的慰問物資更加注重實用和節日特點,既有糕點、熟食,又有春聯和防寒外衣。“今年雖然不能回老家過年,但是區總工會給我們送來了既暖心又實用的過年福包。雖身在異鄉,但我們也獲得了歸屬感和幸福感。”一名來自富士康的職工在收到福包后說道。
為做好留京過年青年職工的服務保障工作,燕山石化公司工會也開展了系列送溫暖活動,前往北莊公寓進行走訪慰問,為留京過年的單身青年送上新春祝福及新年禮包就是其中的一項。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工會將為青年職工發放觀影券,讓職工利用假期放松充電,為春節后回歸崗位做好充分準備。春節期間,工會將組織青年職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如考驗團結力量的邏輯思維大賽,考驗推理能力的沉浸式劇本殺等。“我們力求陪伴留京過年的青年度過一個虎虎生威的健康年、幸福年、冬奧年。”工會負責人說。
為了響應國家“就地過年”的號召,公交集團客二分公司668 路車隊精心準備了送溫暖禮包,不僅為職工們舉辦了一場充滿年味的春節聯歡會,還為駐守在京的外阜職工家中寄去了速凍水餃和象征團圓的中國結等物品,留人暖人心。

而公交集團鴻運承物業中心第五管理處工會,除了為留京過年的職工送去蜂蜜、暖寶寶、奶粉、紅糖姜茶、大米、莜面等年貨禮包,還利用職工活動室、心靈驛站,工會主席與職工進行了親切的交談,傾聽職工的需求,詢問近期子女就學、家庭困難和工作難題,關愛他們的生活及工作情況。通過心理疏導、困難幫扶等多項暖心服務方式,為堅守崗位留京過年的職工送去了新春慰問,讓他們安心、暖心過個大年。
除此之外,為了豐富留京過年職工的業余生活,營造趣味健體過大年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物業中心第五場站管理處工會還為職工開展了系列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為留京職工準備了毽子、跳繩、象棋等文體活動用品,24 小時開放圖書角,讓他們過節隨時隨刻都能夠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翱翔。
“這也太暖心了,居然領到了牛肉大禮包!”來自北京全信科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王曉杰興奮地展示著兌換券,表示今年一定要親自下廚,為家人做一桌豐盛的年夜飯。
原來,因疫情形勢復雜多變,中關村科學城總工會開展了線上“留京過年大禮包”活動。依托會員服務平臺,工會陸續推出535 套地鐵優惠票、400 套生鮮禮包、300 份新春對聯、200 套北京博物館通票、200 份影視平臺會員券,還有美食券、打車券、洗衣券、電影券等“指尖”超級大禮包,保持線上活動春節期間“不打烊”,讓非公高科技企業職工度過一個有趣、有愛、有溫度的春節。北京佳訊飛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劉海燕在工會會員服務平臺上也搶到了外賣代金券,她說:“有這么多線上福利,在京過年也很開心。”
作為通州百年老字號餐飲企業,北京市通州區小樓飯店有限責任公司始終將“人心”擺在首位,通過職工大會將“一個不能少,安心過大年”的理念傳達給每一名職工,保證大家在春節留京期間掙得多,吃得好。飯店工會作為職工的娘家人,更是積極行動起來,鼓勵留京職工拍攝拜年短視頻,并發給家人,讓遠方的家人安心、放心。
去年春節,北京建工博海公司工會在除夕夜組織各項目部留京過年的勞務工人與家人進行視頻連線,項目管理人員當著家人面,高度肯定了勞務工人對公司項目建設所作出的貢獻,并為勞務工人的家人送去祝福。工會負責人表示,今年春節,工會還將延續這一活動,打一通電話,送一份祝福,讓溫暖感受永駐職工心間。
寒冬臘月,“娘家人”的身影不僅停留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更會在職工群眾需要的時刻,陪伴在職工群眾身邊,將融融暖意不斷注入到廣大職工群眾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