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婁敏 通訊員 李秋虹 王紅
您一定聽過天津的這句俏皮話:“竹板這么一打啊,別的咱不夸,夸一夸天津美食狗不理包子。”但是,天津的美食不只是包子,瞧“舌尖上的天津公司”,食堂的美味佳肴,包子、餃子、鍋巴菜、豆腐腦、老爆三、燒茄子,品種豐富、色香味俱全,這背后離不開炊事員的默默堅守。中鐵六局天津公司炊事員們的“舞臺”,雖然只有“四方灶臺”,但卻承載著企業戰斗力生成的“關鍵密碼”。民以食為天,一頓可口的飯菜,足以給員工們帶來滿滿的幸福感。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炊事員,不會講什么漂亮話,只想把每一頓飯做好,讓大家吃好喝好、工作好、生活好。”大廚張師傅加大嗓門說,他邊顛著手中的大鍋,邊翻炒著西蘭花。伴隨著抽油煙機的轟鳴聲,他又加大音量說:“我們的菜譜中,每天都有一道純素菜,現在人們都講究健康養生,葷素搭配才好呀。”
除了大廚張師傅,還有采買員任師傅。“我要趕在買菜大軍前到達菜市場,才能挑到最新鮮的食材。”任師傅每天凌晨4 點鐘從被窩爬起,麻利地穿好厚羽絨服,從公司奔往菜市場,夜以繼日、從未間斷。他的一天要從“東方天際微微亮”開始,當別人還在沉睡時,任師傅已經開始一天的工作。每天凌晨,他手中握著提前擬定好的食譜,開啟“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行程,用最快的速度置備齊一天的食材,運到食堂儲藏間,分類擺放好。他憑借多年的工作經驗練就了很多食材新鮮程度的辨別技巧,自信地說:“蝦身挺拔,有一定的彈性和彎曲,這樣的蝦最新鮮;放在手里顛一顛,空心且比較輕的白菜才好吃;挑選土豆時一定要選外皮干燥,比較圓潤、沒有蟲蛀的,發芽的土豆千萬不能吃,會中毒。”這些小竅門是任師傅印在腦子里的“字典”,放在心尖上的“寶典”,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他將點滴小事匯聚起來。

“今天中午咱們做油燜大蝦,今天的蝦倍兒好!”劉師傅剝著蝦線,臉上堆滿了期待和幸福的笑容。“油燜大蝦要想好吃,訣竅有三,第一必須去蝦線,第二將蝦過油炸,第三再次翻炒時用炒勺輕輕壓蝦頭,讓蝦黃流出。你可以回家試試,保你好吃!”爽朗的笑聲充滿了整間食堂,仿佛你已經聞到了撲鼻的香氣,口水直流。清蒸、紅燒、爆炒、油燜,劉師傅潛心研究菜品技巧;切菜、和餡、揉面、搟面皮,樣樣技能過硬。一邊說著,他一邊系上圍裙、戴上廚師帽,投入到自己的“舞臺”。
“和餡要向著同一個方向打圈,這樣肉餡才能上勁,包出來的餃子才香!這不光是力氣活,還要有絕對技術才行!”張姐定時定量向肉餡中加水,甩開膀子要大干一場的架勢,“別小看咱們女同志,絕對是主力!”食堂的女職工充分發揮了她們的美食天賦和細心耐心的優勢,將每個細節牢記于心。
天津公司食堂團隊不斷探索菜式新變化、環境新美化,讓員工“吃得營養、吃得滿意、吃得放心”。早飯、午飯、晚飯、加餐,他們用平凡的勞動感染我們。元旦、端午、中秋、國慶,他們用默默的堅守溫暖我們。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榜樣,平凡而偉大,為幸福企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