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瓊
摘? 要:農(nóng)田水利工程對農(nóng)業(yè)用水進行合理配置,確保農(nóng)業(yè)用水利用率大幅度提升,是我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水平提高、糧食安全提高保障水平的重要支撐措施。在農(nóng)田水利工程設計時,需要從整體出發(fā),依照工程所在地的差異特征對方案進行差異化設計,對設計方案進行比選,選取更為優(yōu)質的設計方案。本文對農(nóng)田水利工程的中小型泵站設計工作進行分析,希望為我國農(nóng)村水利工程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小型泵站;農(nóng)田水利工程;工程設計
引言
農(nóng)田灌溉排澇是水利工程建設中的重要內容,隨著農(nóng)田水利工程的建設以及相關工程的不斷完善,諸多地區(qū)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步建設中小型水泵站,確保整體灌溉排澇的效率得以提升,中小型泵站廣泛應用于丘陵、平原等諸多地區(qū)。就目前階段而言,農(nóng)田水利工程的中小型泵站在設計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提升空間,以下對農(nóng)田水利工程的中小型泵站設計中的幾個要點進行淺析。
1 中小型泵站設計原則
(1)總體布置上應布置合理,特別是灌排結合的泵站或者自排與抽排結合的泵站、自流與提水結合的泵站,在布置上要求結構緊湊,布局合理。
(2)在泵型選擇上,應使水泵設計揚程略小于水泵額定揚程,水泵設計流量滿足灌溉、排澇的要求。盡量選擇技術上較為先進且在本區(qū)域應用較多的泵型,避免使用不成熟的泵型。泵型應考慮泵站使用功能的不同,灌溉泵站應采用高效區(qū)比較寬,效率較高的泵型,排澇泵站應采用性能可靠、結構簡單的泵型。
(3)進出水布置:前池布置應盡量采用正向進水,正向進水可以保證進水流態(tài)較好,在不得以采用側向進水時,在設計側向進水前池時,采用圓弧或者橢圓弧而不是直角轉彎。出水池設計應避免水流急轉彎而引起水流沖擊和壅高。
(4)應盡量利用當?shù)亟ㄖ牧希O計時應考慮施工簡便且投資較省。
2中小型泵站設計要點分析
2.1中小型泵站設計流量分析
在農(nóng)田水利的具體設計工作開展過程中,中小泵站采用的泵房形式主要為干式或濕式泵房,水泵選型主要為混流泵、離心泵、軸流泵,其中以混流泵選用較多。首先,在設計中對基礎資料的收集是合格設計的基礎,包括興建緣由、設計流量、水文資料、地質資料、水位組合等。其次需要對水泵選型、設計揚程、運行工況、水錘分析等諸多因素進行細化分析,對設計內容能否與實際的運行工況進行對比分析,對可能引發(fā)的事故進行綜合性的防范。
根據(jù)泵站的工作任務,泵站流量可分為供水流量和排水流量,其中泵站供水流量包括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或居民生活等必須的流量和輸水配水管(渠)及使用過程中所損耗的一部分流量;泵站排水流量為農(nóng)田排水和城鎮(zhèn)工業(yè)廢水、生活污水和雨水等必須排除的水量。泵站流量是確定泵站規(guī)模的重要依據(jù)。因此、正確確定用戶(供水或排水)流量,盡可能地減少輸水配水過程中的水量損失,是降低工程投資和運行費用,節(jié)能節(jié)水的重要途徑。另外,對供水泵站,用戶所需的流量(即用水流量)必須與水源可能供給的流量(即來水流量)相匹配。例如,對于灌溉,只有當來水過程能滿足用水要求時,則可以按原定的灌溉面積進行規(guī)劃設計。當來水和用水之間有矛盾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決:當來水大于用水時可以根據(jù)地形情況、適當?shù)財U大灌區(qū)面積,以充分利用水資源;當來水過程不能滿足用水過程,或部分時間,特別是用水關鍵時期不能滿足要求時:一是采取調蓄的方法增加蓄水工程,或另外開辟新水源;二是適當延長用水時間(但不得使作物嚴重受旱),或適當調整作物類型或作物種植比例,或適當縮小灌區(qū)范圍,減少用水流量,前者會增加工程投資,后者則會減少工程效益。因此,供水泵站的流量也應根據(jù)技術經(jīng)濟比較后才能加以確定。排水泵站的設計流量也與調蓄容積和受益面積的大小有關。調蓄容積越大,受益面積越小,泵站的流量則越小,工程投資和工程效益也越小。相反,調蓄容積越小,受益面積越大,泵站設計流量則越大,工程投資和工程效益也越大。所以,排水泵站設計流量的決定問題實際上也是一個技術經(jīng)濟問題。
2.2對水泵的選型分析
灌溉和給水泵站,揚程較高,宜選用離心泵和混流泵,排水泵站由于設計揚程較低,常常選用軸流泵和混流泵。當揚程小于10米時,可對軸流泵進行選擇,揚程在10~15米的范圍時,可以對混流泵進行應用,如若實際的揚程大于20米,則需要對離心泵進行選擇。
2.3對干室型泵房的設計分析
根據(jù)干室型泵房的結構特點,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室內排水及室外的防滲處理:在干室型泵房中,進水池水位常常高于水泵,所以水泵的進、出水管道上應設閘閥及泄水管,作為檢修時管道及泵體泄空之用。為了及時排除泵房內部的滲水和管閥漏水以及排除檢修時的廢水,一定要設置排水泵進行排除,為加強水下部分的防滲能力,要求側墻及底板的防滲混凝土抗?jié)B標號400號,厚度不小于2cm。
(2)加強通風措施:由于干室型度形地下部分較深,如果僅依靠自然通風,往往難以滿足要求,因此必須設置機械通風系統(tǒng)。尤其是很大的圓筒式、瓶式和潛沒式泵房,當機組功率大散熱量高時,僅從電機出風口抽排熱空氣至室外,其效果不明顯。實踐證明,可以同時采用機械送風裝置,即從泵房外吸取冷空氣一直送入泵房底層,可以保證機組和運行人員有良好的工作條件。
(3)充分利用泵房空間:為了充分利用泵房上部空間,干室型泵房的配電設備可以布置在上層樓板上,該層不應布滿整個泵房,以便于底層設備或部件的吊裝。由于配電設備高于水面,可以避免受潮且有利于運行和管理。對于圓筒形泵房,因泵房內設備布置比較緊湊,原地檢修困難,通常可以在上層樓板進行小修,需要大修時,應運出泵房外進行。矩形干室型泵房的檢修間下層可以作為地下室,利用其布置輔助設備,必要時也可以不開挖,以縮小干室面積節(jié)省工程投資。
(4)泵房整體穩(wěn)定校核:干室型泵房整體穩(wěn)定校核一般應包括抗滑,抗浮兩種工況。根據(jù)干室型泵房的結構特點,干室三面都回填土,因受力比較均勻。通常不必進行抗滑穩(wěn)定計算。由于干室內不允許進水,在高水位時浮力很大,必須進行抗浮穩(wěn)定校核。抗浮穩(wěn)定校核可選擇這最不利工況,即泵房土建施工完畢,機組未安裝、未回填土,但泵房四周達設計最高水位時,此時抗浮力為泵房土建部分自重,包括屋面系統(tǒng)、磚墻、水下墻及底板等,設其為W(方向朝下),浮托力為泵房淹沒于水下同體積的水重,設為W浮(方向朝上)。抗浮穩(wěn)定程度以安全系數(shù)K浮表示。K浮為抗浮力與浮托力的比值,K浮必須大于或等于允許的抗浮安全系數(shù)[K浮],[K浮]應大于1.1,如果計算的尺寸不滿足抗浮穩(wěn)定要求,可考慮增加泵房的自重或將底板適當?shù)纳斐霾⒒靥钔粒岳闷渖系乃丶巴林兀瑥亩哟蟊梅康目垢×ΑS嬎愎r的選擇,應以最不利工況為準,但有時難以預見哪一種工況為最不利時,則必須按幾種工況分別計算,予以比較。
3結語
在農(nóng)田水利工程中小型泵站的設計過程中,中小型泵站是可能會存在諸多問題有待于解決,需要對泵選型、設計揚程、運行工況、水錘分析等諸多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從諸多角度保證所設計的農(nóng)田水利工程的中小型泵站結構合理,布局緊湊,在技術經(jīng)濟方面比較合理,提升當前農(nóng)田水利工程設計的質量,推進可持續(xù)發(fā)展,使我國能夠充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提高現(xiàn)代化農(nóng)業(yè)糧食生產(chǎn)量。
參考文獻
[1]劉敏,丁麗,趙曉春. 試論農(nóng)田水利工程中小型泵站的運行管理問題及對策[C]. //第七屆江蘇水論壇論文集. 2016:223-225.
[2]吳國萬. 對小型農(nóng)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問題探討[J]. 科技資訊,2020,18(34):63-65.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07-5042-4850.
[3]蘇保峰. 小型農(nóng)田水利工程建設影響因素的系統(tǒng)分析[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1(10):1833. DOI:10.12253/j.issn.2096-3661.2021.10.1817.
[4]葉能權. 中小型泵站事故成因分析及其安全措施[J]. 數(shù)碼設計(下),2019(5):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