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
摘? 要:電子政務是塑造政府形象,增強新時期政府工作能力的強有力保障。電子政務策略選擇,需要聯系當前行政環境。本文將基于行政環境,通過文獻查閱方式,深層剖析電子政務的優選策略,借此助力電子政務優質、可持續發展,正確躲避政策陷阱。研究發現,電子政務建設的目標,需堅守與時俱進原則,充分適應信息化環境,合理完善服務型政府,發揮電子政務最大優勢。
關鍵詞:電子政務;策略選擇;行政環境
引言:
研究發現,電子政務實現過程,實質就是政務管理不斷向現代化演變的過程。從歷史發展可以看出,政務管理是跟隨環境變化的,在當前新的社會中,自然要有新形態的政府治理手段與之匹配。全球的電子政務浪潮,恰好回應了信息時代的變革。
1行政環境與電子政務關系
作為有效的管理模式,電子政務的形成主要依托于網絡,電子政務自身的進步意義重大,其實就是政府服務實力增強和意識強化的過程。但現實工作中,電子政務發展受經濟技術等條件制約。因為發展水平有限,所以限制了電子政務發展步伐。而各地區現實狀況又存在著差異,基于眼下這種情況,想要發展電子政務,首先要對行政管理環境全面剖析,在此前提下,找出制約行政管理完善的客觀因素。總而言之,行政環境的差異性,對如果選擇電子政務發展策略有較大影響。行政環境良好可加快電子政務變革,反之電子政務發展路徑的選擇,又可以優化行政環境,完善行政管理模式。
2我國目前的行政環境
2.1經濟發展水平待提高
從實際情況了解到,經濟水平是客觀因素,可制約電子政務發展。最近幾年,雖然我國經濟較為穩定,但仍處于發展階段。現實工作中,經濟的發展限制因素多,像資源、技術等。在這種情況下,發展電子政務的支撐力不足,核心技術發展滯后,電子設備的水平無法達標,造成了電子政務發展緩慢。此外,電子政務的應用,需要高科技設備的保障,但我國在設備更新領域以及系統安全防護層面,有關設施還不夠完善。
2.2缺乏統一標準
各地區的發展不平衡,導致電子政務推廣缺乏統一標準。從實際了解到,我國的省市劃分明確,層級比較嚴明,各地的經濟發展能力受先天和后天的影響區別較大,處于這樣的環境中,容易導致電子政務失去發展的平衡性。例如:經濟發展好的地區,自然對政府工作要求嚴格,在需求提升中電子政務快速發展。同樣的,電子政務系統成立后,也變相帶動了當地經濟,兩者相互促進,形成了共贏的局面。相對比之下,經濟落后的地區,由于發展條件有限,也就無暇顧及電子政務的建立,政府工作開展受阻,政府工作與行政環境相互限制。由此可以看出,基礎條件好的城市,城市信息化初具規模,電子政務已經得到全方位的應用。
2.3行政管理模式不完善
結合現實工作可知,我國的各級政府部門都普遍存在溝通交流不便現象,正是因為交流受阻,工作內容的實質長時間無法領悟,而這一問題,借助電子政務可巧妙地化解。現階段,各地的電子政務建立,都要有完善的管理模式作支撐。但實際情況卻是,大多數模式并不完善,信息分享和資源交換遭受較大沖擊,政府工作不方便開展。再加上,人員素質水平低,在政府事務中服務意識差,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讓政府的服務性缺失。
3基于當前行政環境的電子政務發展策略
作為加快中國現代化,夯實政府工作基礎的核心力量,電子政務的出現,可積極轉變政府服務職能,提高政府服務有效性,基于此,必須要為電子政務發展營造合適環境。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鑒于資源制約的現實,電子政務建設需循序漸進,采用分階段推進策略。因此可以得出結論:電子政務的策略選擇實質是階段性策略選擇,在選擇時無論激進,還是消極,均會觸發不利的結果。
3.1 技術應用型電子政務
技術應用型電子政務有許多閃光點值得借鑒,囊括的內容較多。技術應用型電子政務為保障實施效果,需關注以下問題:(1)推行技術應用型策略,本質是要切換到辦公自動化模式,提高政府辦事效率,用計算機化、網絡化取代傳統工作模式。(2)在政府事務處理中,為了提升有效性,需充分應用信息技術,增強政府服務能力。(3)借助網絡平臺,充分展示政府形象。研究發現,該策略的特點在于,在具體應用期間雖然可以引導政府機制的創新,實現多種體制的融合,但電子政務卻可以獨立實施,并成為其它策略的基礎。
3.2信息化型電子政務
管理信息化電子政務,其外延范圍比較廣泛,是在技術應用型電子政務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該模式的出現,可提高政府管理信息化水平。實質是電子政務由管理主導,而并非傳統意義的技術主導,主要目的在于優化職能,實際應用中不以政府流程重組作為前提。具體實施環節,管理信息化策略應用,需關注的特殊問題包括:(1)以不同視角,正視信息技術革命。(2)借助該策略,強化政府管理職能,確保政府辦事效率。(3)管理信息化策略,屬于科層制管理,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原則,相比于技術應用型策略,電子政務邏輯又上了一個層級。
3.3扁平服務型電子政務
扁平服務型電子政務,是現階段比較推行的電子政務方式,本質是行政運行機制的合理化完善和適當變革,在科層制職能型政府前身基礎上,慢慢靠攏扁平化流程型政府。實踐證明,該模型的電子政務應用價值較高,區別于政府管理信息化。其核心優勢在于從“以政府職能轉變”為主要方針,過渡到了以政府流程梳理、重組等為鮮明標志的體制優化階段,希望借此消除官僚主義。如果和民主型電子政務相比,扁平服務型電子政務的外延只涉及流程的改革,而并沒有與政治體制改革存在牽扯。扁平服務式電子政務,外延擴展期間,需關注的問題如下:(1)扁平服務式策略,在執行期間只限于行政體制改革,屬于政治性較強的政府工作行為。(2)從改造官僚制的視角,將政府與市場作用平衡,提高政府治理有效性。
3.4電子民主型電子政務
經工作實踐表明,電子民主型電子政務集成了多種策略優勢,在信息化時代優勢較強。該策略類型較為特殊,屬于政治體制改革,具體來說是行政體制改革嵌入、不斷融合政治體制改革得出的成果。和前幾種服務策略相比,電子民主型策略的明顯不同在于:運行相對透明化,服務的針對性更強,不涉及政治體制改革,只是單純工具性改革。現實工作中,推廣電子民主型電子政務,既涉及程序民主,同時又關聯實質民主。在政府扁平式服務前提下,電子民主型電子政務主要的著力點在于:(1)借助政治體制改革,高質量發展民主政治。(2)完全拋棄官僚制,并配套相關措施清除其政治土壤。
結論:綜上所述,結合相關經驗可知,當前政府管理封閉性較強,政府等級劃分嚴格,在這樣的模式中,不利于政務的合理溝通。電子政務的發展,正好可以改善溝通不暢的現狀。但當前行政環境中,還存在一些不利于電子政務發展的隱患,為此需充分評估客觀環境,對電子政務發展策略作出選擇,保障政府監督成果,改變部門工作態度,優化行政管理環境,為電子政務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王樂. 加速構建數字政府均等化服務能力 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N]. 人民郵電,2022-03-08(001).
[2]高倩.基于大數據的電子政務云安全審計體系構建[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22(0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