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建
5摘? 要:平臺在建造過程中會刻意預留余量,余量是指零部件加工過程中,經過預處理、校正、焊接等多次處理之后,鋼板會產生變形收縮。所以在進行工藝量值的留取時會刻意多留一些,然后在制定的工序時進行余量切除。同樣為針對變形收縮,在進行平臺建造時,會刻意增加工藝量值,這部分的多余材料稱為補償量,補償量會在建造過程中慢慢消耗掉。余量補償系統屬于精度控制的一部分,對于平臺的建造精度以及利潤都有很多的影響。這些年在各大船廠以及研究機構都有意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和統計。我廠基于自身優勢,通過統計建造過程中的相關數據,建立自己的精度控制數據庫。通過借鑒以往的建造精度控制經驗數值,對在建的產品進行指導,達到提高產品建造精度的目的。
如上假設所示,焊件的縱向收縮量可以忽略。焊縫的沿縱向變形小,所以公式(1)可以進行變形為:
其中,
、
—焊接縫的橫截面積![]()
焊接齒條的凝固態時的密度選取室溫25°時的密度值
,如圖1.1所示;在進行焊接時,焊劑等焊材狀態處于流動,忽略變形,可取
時的密度,
,以下為各焊接層的橫向變形計算公式。
第一階段的焊接層為三角形,如圖4.15所示,設焊接完成后的焊接坡口
變成
,由此焊接縫的橫截面積:
式中,dh1為第一焊接層的厚度,同時是熔池的深度(cm)。
將式(3)代入到(2)中可以求得第一焊接層的變形收縮量
:
其中,
為第一階段焊接層的表面高度(cm)。
三角形焊接截面只會在第一焊接層出現,如圖1.2所示,其他焊接層均是以梯形為主。在進行理論計算時要可做更一步的簡化,梯形簡
化為矩形。其中矩形的長為梯形的上下底和的一半:,
矩形寬為Ww=dh,Wn' 為第n層的焊接縫的表面寬度,hn表示為坡口處的焊接層的表面寬度。
焊后的接縫處的寬度變化量小,長度方向較長,所以考慮焊縫的長度變化。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得:
焊接過程中,齒條與焊劑之間會存在溫度差,處于150℃至200℃之間,焊接完成之后齒條焊接處會冷卻至室溫,至此形變值最大。在進行計算時,選在室溫25℃下的彈性模量
,對照應變率0.001下的塑性應力應變曲線,可以得出焊接處的應力為![]()
假設齒條的焊接處的應力應變一直處于彈性變化范圍內,而齒條本身與焊接材料之間有相互作用,計算不同焊接層在受到約束作用下的橫向角變形量與收縮量。焊接層已至第n層,現求第n+1的橫向的角變量以及收縮量:
根據正反面的焊接順序,分別計算各個焊接層的橫向角變量和收縮量。在焊接的過程中,為保證焊接的精度,會根據現場焊接的結果進行調整,調整焊接順序以及焊接參數。
1.4自升式海洋平臺樁腿齒條焊接變形計算結果分析
齒條的焊接單面為23層焊接層,雙面一共有46道焊接層。其中1~11層焊接層的厚度為4.2mm,2~23層的焊接層的厚度為3.8mm。如上,焊接熱量輸入不同時,熔池深度會不同。821A9AA0-B032-4355-8AC5-CDFF244BC32D
通過比較焊接完成之后的截面圖,可知當熱量較大時,焊接出現了新的裂紋,當熱量輸入較小時,焊接質量較好。這是由于熱量輸入較大時,會破壞原先焊接好的焊接層。
焊接進行時,采用正反面輪流焊接的方式進行。焊接過程中不斷通過正反面的焊接來控制調整變形。對于50KJ/cm和15KJ/cm這兩種工況進行計算,其中單次焊接第一層、第二層和第三層時的角變量和橫向的收縮量。計算表明,15KJ/cm工況下的焊接變形小于50KJ/cm工況下的焊接變形,在進行這三層焊接層焊接時,后面的焊接層對前面的焊接層變形起到矯正作用,最終保證角變形的變形量
。
2.采用余量補償法的精度控制
平臺在建造多采用分段建造法,精度的控制也是伴隨分段建造進行,最終達到精度控制要求。階段性的精度控制有助系統總結階段性控制建造精度,有助于精度控制數據化。
建立余量補償系統有助于精度控制,但是如何進行余量補償系統的建立則是一大難點。首先借助于船廠的自身優勢,進行相關數據的統計,即在各個階段需要的變形量、余量以及切割量等。尤其是現代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有助于數據收集和統計。
在系統數據收集的過程中,一般會使用以下方法。對建造中的分段或總段對比直方圖,測量偏差值。對各個工序進行分別測量,測量過程中,各個結構件不僅僅是結構件進行測量,結構件中型材等都要進行測量。直觀的解釋就是各向都需要進行測量。對建造過程中變形進行余量補償,余量補償過程中也要記錄相關的偏差值。
在平臺建造過程中,各階段的補償量的確定是依照標準偏差值為參照。建造各個階段的標準偏差量各有不同,所以對應的補償量可作為對應偏差量的正態分布[1]。由梳理統計,正態分布疊加之后仍然是正態分布。所以各階段的補償量是可以按照各個階段制定,最終疊加之后即為最終的補償量。
由于平臺尺度大,建造過程中,會引起變形的因素有很多,所以補償量的確定過程即為艱巨和復雜。參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平臺的結構形式,建造的分段形式,分段數量,建造方式,裝焊順序,裝焊方法,生產水平等等。在進行余量補償的時候,可遵循以下建造原則:如果建造的平臺與之前的建造平臺類似,那么建造過程中可以借鑒以往的數據好經驗,從而預先有一個比較好的計劃。在進行裝配時,應選擇較好的建造工藝和裝配人員,盡量做到最好,避免勞動密集型的惡性循環[2]。在建造過程中,相關的管理監督部門要做好管理和監督工作,步步為營,切忌隨意改動。在實行局部精度控制時,要盡量精確,不能隨意加減建造余量。
3.優化余量補償精度控制的措施
3.1自建建造數據庫,逐步推行余量補償方法
作為船廠,有著自身的優勢,有著第一手船舶建造資料,這是全面實現質量管理、縮短建造周期的基礎。這對船舶這種建造周期長的建造業而言,數據庫是先進的數據處理模式,數據庫能幫助船舶建造實現全面建造精度控制。
在船廠會設置專門的精度室,專門負責施工過程中的檢驗線、中心線和邊框線等網絡線的繪制工作。負責對建造過程中的數據進行收集和整理,建立各工序的精度數據庫,為補償系統的建立打下基礎[3]。在相關數據收集之前,就要先行建立硬件庫以及數據庫,用于幫助工作人員進行數據收集和存儲。
各建造周期內的統計數據相差較大,這對于統計來講不利。這些不確定性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員經驗不足,導致建造質量時好時壞。所以船廠方面首先要對施工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其次在施工過程中要注意施工必須按照施工要求進行,避免人為操作導致嚴重的建造質量問題。
此外精度控制部門要進一步做好數據統計整理工作,在制定建造手冊時,補償量的確定要更精確細化。但是通過統計建造數據,可見主船體的合攏基本可以做到無余量建造。這主要是因為在建造過程中,實時進行反饋和修正。比如肋距之間的間隔在原來設計的基礎上進行了放寬,這是由于現場操作時,焊接電流較大,熔化量超過了設計值。但是并非所有的分段都是如此,部分分段的建造時,保持電流和建造余量不變建造出來的質量很好,所以針對各個分段的建造措施是不一樣的[4]。在進行余量補償精度控制時,統計數據的細化及其重要。
余量補償法的精度控制可用于樁腿制造的精度控制,對于提高樁腿的精度有一定的作用,制造過程中的誤差統計,對于樁腿整體精度的管理有著重要意義。
3.2 三維測量法在樁腿建造中的應用
樁腿尺寸大,為方便測量,船廠引入了三維測量儀。在引進三維測量儀之后,對樁腿結構的測量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引進這套系統之后,公司可以自行測量相關數據,且不會造成工期延誤,對于檢驗過程,也便于船東檢驗,直觀且有說服力。
首先是要明確測量要求以及相關規定,其次測量人員要掌握各測量要點。對于自升式海洋鉆井平臺井架基座的測量,主要是測量基座的主尺度超差是否在精度控制范圍之內。在進行測量時,要事先擬定測量手冊,確定測量順序,保證測量數據的連貫性。光靶片要永久性進行保護,確保測量過程中時刻都能進行測量,且保證每次測量都是獨立的。
4小結
本文對基于余量補償理念的精度控制方法做了闡述,對于在各個建造階段如何進行余量控制也做了很好的解釋。同時介紹余量補償過程中所使用的新型儀器,并簡述儀器使用方式。采用理論推導的方式對焊接變形值進行計算,從而為焊接工藝的改進提供有益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1]Wang G, Meng X W, Peng M,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on fixation and jacking system of jack-up platform[J]. Journal of Machine Design, 2011, 28(7):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