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浩
摘? 要:當下,隨著城鄉一體化的建設,農村生產生活過程產生的污水量也越來越大,并且隨著當代鄉村振興政策的推廣,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到農業生產項目中,從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量的水資源污染。本文簡要討論當今農村污水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技術的對策,并且提出簡要的見解。
關鍵詞:農村污水處理;技術問題;對策
前言:
當前,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開展,農村各方面水平不斷提升,加上日常生活中生活污水處理的不合理,因而會對生態環境產生較大影響。分析原因,主要是本地政府與村民缺少生活污水排放控制不當,因而使得很多不經過處理的污水被排放至河流當中,最終污染江河質量。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有必要加強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研究,及時采取措施改善農村水環境。
1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1.1 藻類塘處理技術
高效藻類塘處理技術,原理為讓菌類與藻類在塘內一同生存,利用光合作用產氧,便于促進塘內微生物降解,有效改善水污染情況。現階段,高效藻類塘處理技術多應用發達國家,且已經取得明顯成績。國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研究仍處在發展階段,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常常受到溫度影響。藻類塘處理技術在溫度與陽光照射下,為了獲得最佳處理成效,應對日照情況進行合理控制,例如,夏季控制日照在4d內,冬季控制日照在8d內。另外,這一技術還能在塘內添加高等水生物便于控制藻類繁殖,減少氮磷物質產生。高校藻類塘處理技術管理便利,投資相對較小。因藻類塘技術經常受到日光照射影響,所以多用在陽光充足區域。
1.2 厭氧生物處理技術
這一技術應用需要創造厭氧環境,借助厭氧及兼氧生物降解有機物。厭氧生物處理技術主要優勢為,便于維護及管理,所以廣泛被應用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中。該技術多用來降解高濃度生活污水,利用厭氧生物將污水當中的有機物變成無機物,然后產生一定清潔能源。對比好氧生物技術,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可以省略掉曝氣充氧環節,污水處理期間不會產生較多污泥,故而能節省工程投資。所以,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多用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當中,且可以實現清潔能源二次應用,這一點與農村污水治理要求相符。
1.3 滲透土地處理技術
滲透土地處理技術包含快慢兩種滲透土地處理技術。快速滲透土地處理技術,對土地有較高要求,且需土壤滲透性較強,便于在土壤中有序開展過濾與沉淀操作,便于提升污水凈化效果。慢速滲透土地處理技術被廣泛應用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優勢為便于管理,投資回報相對較高,目前該項技術多用在北方。慢速滲透土地處理技術利用土地自身處理成效來處理污水,然后經由氧化池與沉淀池,進到上水支渠內,便于將污水均勻排至地塊內。
1.4 人工濕地處理技術
人工濕地技術以大面積低洼為基礎,在上面種植具備一定生命力的且有污水凈化作用的植物,然后利用植物,建立起生態系統,便于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合理凈化。人工濕地建造期間,應將填料添加到濕地床中,便于過濾、沉淀、氧化污水。該方法能耗低,操作簡單,運行費用較低,便于管控和處理,且凈化完的水質較好,且比較適用于農村專業人才與資金量少的環境下,缺點為,該方法需要較大占地面積,且容易引發病蟲害,若運行過程不穩,還會引起臭氣污染。
1.5 A/O 法處理技術
該方法可以有效降解污染物,同時將磷、氮等物質除去。但實際操作期間,需要較多構筑物,工程造價相對較高,工藝操作時間較長,且需要專業人員管理,因此不適于用在農村污水處理中。
2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現狀
2.1 缺少充足資金
建立污水處理系統需要大量資金,但因農村經濟水平有限,采購農村污水處理設備缺少穩定資金。因此,污水處理系統建立標準相對較低,進而導致污水難以經過系統處理進入河道,最終污染本地水體。
2.2 污水應用效率低
農村污水應用價值較大,但因污水利用不合理,故而會帶來很多不利影響。比如,廁所沖水缺少專業處理及應用,然后排放到灌渠內,有機物和水體微生物缺少凈化處理,都會污染農業灌溉水。
2.3 污水處理系統不合理
污水處理系統設計期間,制定方案沒能與本地情況相結合,且多是沿用城市污水排放系統,而城市排水規模與實際用地范圍不符,故而難以發揮最佳污水排放效果。
2.4 污水處理技術不規范
農村養殖業發展迅猛,動物糞便的排放很容易對水質造成污染,若水質凈化系統不健全,勢必會導致水質不達標,最終導致二次污染。因此,污水處理工藝選擇期間,應確保操作流程規范合理,若工藝處理流程不達標,勢必會影響最終結果。
3 農村污水處理管理對策
3.1 增加資金投入
農村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期間,技術人員應合理預測污水處理器材,同時確保且與農民承受力相符,便于創建科學規范與涉獵面積較廣的農村污水處理系統。再者,還應加大政府部門的支持與引導,確保村民主動參與其中,然后同新農村建設相融,確保資金籌集范圍廣泛且參與渠道較多。此外,還應借助稅收優惠及信貸等方面政策,加強污水處理,確保社會各界都能積極關注農村污水治理,然后努力投入大量資金,確保農村污水系統建設有效實施。
3.2 合理應用污水
將處理后的污水用在園林綠地灌溉當中,不僅可以節約農業生產成本,還能進一步降低化肥應用率,幫助農村增產增收,促進農業朝著可持續的方向不斷前行。若利用沼氣處置農村污水,然后與養殖業相結合,即可建立起生物鏈工程,便于將農民生活、物流、生產單元形成良性循環。
3.3 加強污水處理系統建設
農村污水處理系統建設期間,應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與農村發展現狀相結合,確保系統建設合理規范,此外,建設期間還應與自然條件、環境目標、農村經濟現狀等情況相結合,確保污水處理工藝有效合理。另外,應增加污水處理技術資金與管理模式評價,認真向農民講述管理模式,確保農民了解污水處理裝置,如此方能讓農民熟練掌握污水處理系統,最終全面發揮污水處理系統效用。
3.4 規范污水處理技術
當前,國內污水處理施工技術和規劃與國家標準仍然不符,所以,建設污水處理工程期間,仍要和本地水量與水質情況相結合,便于科學選擇處理方式,確保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和技術有效合理,便于合理制定排水施工技術和設計規劃,并分類指導工程設計。
污水處理技術應用需要在特定環境下進行,因農村地理環境復雜,前期階段應做好污水污染物調查,然后進行分析設計最佳處理方案。此外,還應結合運行成本與資金方面情況,因農村區域土地豐富,人工濕地建設期間,需要聯合植物對水中污染物進行講解,便于在保證水質穩定期間,綠化空氣。總之,處理農村污水期間,應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進行。
結語:綜上所述,結合當前情況看,國內農村環境污染較為嚴重,因此有必要加強污水處理,優化污水處理技術,認真吸收有關技術與經驗,如此方能進一步改善國內農村環境,幫助農村不斷提升污水處理水平,促進農村建設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羅濤,齊魯,楊雅瓊,王洪臣.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的技術問題及對策研究[J].建設科技,2017(01):45-47.
[2]周偉,張寬地,趙秋利.農村污水處理技術應用及對策分析[J].價值工程,2017,36(01):109-111.
[3]韓冬,王加晶.淺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與對策[J].山東工業技術,2016(07):243.
[4]蘇加強,宋小三,未碧貴.新農村生活污水集成化處理技術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科技,2015,31(23):7-8+27.
[5]劉杰.探究農村生活污水新型處理技術的研究現狀與對策[J].山西農經,2015(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