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濕通淋的功效。據《本草正義》記載,蒲公英,其性清涼,治一切疔瘡、癰瘍、紅腫熱毒諸證,可服可敷,頗有應驗,而治紅腫堅塊,尤為捷效。鮮者搗汁溫服,干者煎服,一味亦可治之。蒲公英在野外隨處可見,在外受傷感染時,可取鮮品適量,搗敷或煎湯熏洗患處。
小薊(刺兒菜)
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小薊比較常見,在野外受了傷,鮮血直冒,只需取其葉子,揉搓擠出汁液,連汁液帶其葉子的一團,捂到傷口上,不一會兒,傷口的血就止住,而且不容易感染。
白茅花
不管在哪里,有土的地方就能看到白茅的身影。傷口流血了,抓一把白茅花摁在傷口上包扎好,一會就能止血。它的根也可用于止血。
馬藍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治蛇蟲咬傷。《浙江藥用植物志》有提到它能外治傷口感染。馬藍葉具有很好的止血消炎功效,在野外遇到出血、傷口發炎的情況,可將其葉搗爛敷到傷口處,能很快止血。
重樓(七葉一枝花)
清熱,消腫止痛,涼肝定驚。《神農本草經》寫道:“主驚癇,熱氣在腹中,癲疾,癰瘡,陰蝕,下三蟲,去蛇毒。”在野外被毒蛇咬傷、跌打損傷時,可取重樓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涂患處。但隨著它的藥用價值被開發,野生資源變得非常稀少。
三七(田七)
《本草求真》記載:“三七,世人僅知功能止血止痛,殊不知痛因血瘀則疼作,血因敷散則血止。故凡金刃刀剪所傷,及跌撲杖瘡血出不止,嚼爛涂之,或為末摻,其血即止。”野生三七比較珍貴,在野外非常罕見。在野外受傷出血時,如若遇上一株,可取適量,磨汁涂或研末調敷患處,止血效果非常好。
蒲棒(蒲黃)
蒲棒比較常見。熟透的蒲棒,就是止血消炎神藥。不管傷口多嚴重,只需撕了蒲棒的絨絨,摁到傷口上,能馬上止血,最多三四天即可結疤。
需要提醒的是,野生的草藥雖然可以用于急救,但在使用前還是應用清水清洗干凈,以免污染傷口造成傷勢加重。在離開野外環境后,也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救治。
摘自《每日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