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在生活中,孩子從一般性思維到創新思維培養的關鍵點,在于“疑而啟思,疑而生變”,家長可以提問,引導孩子思考,拓寬孩子的想象空間。比如,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觀察生活中的物品是不是十全十美的?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將物品的缺點一一列舉出來,在原有物品的基礎上改進完善。
例如:肖遙同學家里還有個上二年級的妹妹,倆人在寫字臺一起寫作業的時候,一盞臺燈不能滿足兩個人所需的充分光源,如果再放一盞臺燈,桌面擁擠書本文具又放不下。家長積極的引導,激發出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家長還與孩子一起共同進行市場調研,繪結構圖,撰寫發明日志,從最初稚嫩的作品到完成成型的作品,家庭親子創客氛圍濃郁,最終發明了雙人無影學習臺燈。這項發明還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家長還可以樹立“親子玩科學”的理念,讓孩子在山野、濕地、高原、森林等自然環境中認識植物、鳥類、走獸、昆蟲、魚類及兩棲爬行動物,讓孩子們學會用科學方法了解自然,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
例如:家長可以利用休息日和假期帶孩子玩轉海洋博物館、天文館、科技館、自然博物館等,探索宇宙自然科學的奧秘;到薊州認識動植物,了解巖石的奧秘;到北大港濕地觀察多種鳥類,完成鳥類調查報告。
家長在引導孩子進行科學探索時,并不一定要灌輸給孩子現成的科學知識,重要的是讓孩子覺得科學很有趣,美好的生活處處離不開科學,促進孩子積極關注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在此基礎上給予孩子合理的、符合孩子認知水平的講解,盡可能創造條件讓孩子參與到科學探索的過程中,來開發思維創新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