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劍利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
“希望全國廣大青年牢記黨的教誨,立志民族復興,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青年的深情寄語,猶在耳畔。
近日,中宣部、人社部聯合發布20位2021年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先進事跡,我省“三支一扶”優秀青年代表、太原市尖草坪區畜牧發展中心獸醫師趙劍光榮上榜,成為我省唯一當選者。
用所學回報社會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80后和90后年輕人工作起來經常嫌臟怕累、挑肥揀瘦。但是誰能想到,碩士畢業的她,會選擇去雞窩牛棚里工作,而且一干就是12年。
她,就是趙劍。
2010年,趙劍從山西農業大學研究生畢業,獲得預防獸醫學專業碩士學位,當年她便參加了山西省“三支一扶”計劃,考入太原市尖草坪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從事基層動物疫病防控工作。
趙劍清晰記得第一次下鄉給雞采血的忐忑和不安,“雞翅的靜脈血管非常細,一針下去,血管很快鼓包了,養殖戶站在旁邊看著心疼不已,嘴里還不停念叨,就怕影響產蛋率。“他們越念叨,我就越緊張,只好退到后面,讓同行的師傅來操作。”面對長得比自己還高的奶牛,起初趙劍是不敢去采血的,一怕牛角頂她,二是牛皮很厚,看不見血管,找不到采血位置。當然,給豬采血也有很多困難,豬的叫聲撕心裂肺,豬還不受控制,單位的老師傅們都很難一針見血,更別說新手了。加上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特殊性,采血工作稍有不慎,還可能感染導致人畜共患病,風險較高。
面對這樣的工作,剛開始時,趙劍心里始終有一些畏難情緒。工作環境就更別提了,每到春秋兩季集中監測抗體,她在養殖場一待就是半個月。一般人尤其是女孩子,進了養殖場都要捂鼻子,趙劍工作時雖然穿著防護服,但刺鼻的氣味依然侵入皮膚里、頭發里,有時候回家后才發現腳下還踩著動物糞便。朋友聚會她根本不敢去,回到家,因為“特殊味道”,還曾遭到孩子的“嫌棄”。
讓人難以想象的是,兩年服務期滿后,趙劍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自主擇業,而是選擇繼續留在基層服務。
用真情服務群眾
“學了七年的專業,不能浪費了!”如果說,趙劍入行是出于對專業的珍惜,那么后來,她則是發自內心地喜歡上了這個工作。
她虛心求教,跟著師傅現場學,跟著養殖戶學,積極參加省、市組織的各種培訓班,利用各種機會不斷提升職業技能。參加工作以來,趙劍先后多次獲得動物疫病防控先進個人、動物衛生監督工作先進個人、農林水系統五一勞動獎章。她的技術有了質的飛越,在規范操作的同時,雞翅靜脈采血用時24秒、雞心臟采血用時15秒、豬前腔靜脈采血用時24秒、雞解剖與采樣用時2分50秒等,好幾項操作都是滿分。她非常自豪地說:“有了這些技術,我可以更好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此后的時間里,服務全區大大小小上千家養殖戶,趙劍越來越自信了,在快速采血的同時,還保障了動物的生理狀況,養殖戶見了她再也不抵觸了。“小趙,山楂紅了,來摘吧!”“小趙,做了個稀罕菜,快來嘗一嘗。”村民們的熱情是對趙劍工作的認可和尊重。山西五豐種植養殖育種有限公司是尖草坪區一家較大的規模化農業企業,總經理郭禎祥非常欣賞趙劍:“從事這一行的大學生很多,但能獨當一面的很少。我在這個行業30年了,像趙劍這樣既有學歷還有技術,同時還能吃苦的人才,不多見。我們農口上,都說她好。”
“一針見血”的趙劍,贏得了大家的喜愛,也讓她越來越離不開這一行。
2018年的非洲豬瘟疫情,讓趙劍深切體會到了養殖戶的不易,也讓她感受到了更多的責任感。當時,她以專家組成員的身份在一線采樣,“我能夠感同身受,那一刻就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才能避免發生動物疫病大面積傳染,避免給養殖戶和市場帶來更多的損失。”
用行動詮釋責任
這些年,趙劍始終把養殖戶當朋友、當長輩。她說:“我的父輩都是農民出身,我沒有覺得自己學歷高,就變得不一樣了,再說,我從事的就是服務行業,給養殖戶提供服務,指導他們生產,就得站在他們的角度,用我的專業技能,盡可能幫助他們。”
有一年秋天,市疫控中心給各區發放疫苗,趙劍和同事兩個人一箱一箱地將疫苗搬到冷庫,沒想到第二天她就大出血,到醫院檢查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了,但是因為勞累過度出現了先兆性流產。為此,她很自責,深怕影響孩子發育。鑒于她的身體狀況,當時,單位領導建議她回家休息,但正值企業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布魯氏桿菌和結核病的監測,時間緊、任務重、人手又不夠,于是她還是堅持留在了實驗室工作。
十多年里,不少人說她傻,明明可以選擇一個環境更好、工資待遇更高的職業,卻非要選擇又臟又累的活兒。也有人問她:“你后悔嗎?研究生學歷到哪兒找不到干的?”還有的公司開出近萬元的月薪要挖她,也被她婉拒了。疫苗生產公司、養殖企業、寵物醫院,大不了自己去創業,在別人眼里,每一個機會都比現在要好。但是,趙劍有自己的想法:“工作沒有高低之分,物質固然很重要,但熱愛更重要,別的地方只會讓我局限在畜牧業的某一個領域,而在畜牧發展中心可以從基層了解到整個畜牧業的發展,這樣更有意義。”
就這樣,十多年來,趙劍淡泊名利,默默付出,不曾有一句怨言。而多年來日復一日的防疫工作,也并未消磨她的熱情與激情,相反,在她堅定的目光里,有的是滿眼的憧憬,是養殖產業規范有序的發展,是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更是鄉村振興的壯美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