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俊貴?宿瑞強
摘? 要: 目的? 分析四肢長管骨創傷骨折患者行鋼板螺釘內固定技術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醫院收治的四肢長管骨創傷骨折患者200例,采用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例。研究組行鋼板螺釘內固定治療,對照組行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后優良率、手術情況、骨代謝指標和炎癥因子指標情況。結果? 研究組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手術用時,骨折愈合時間,出血量及切口長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兩組Ⅰ型原膠原羥基端延長肽、骨γ-羧基谷氨酸蛋白指標。治療前,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兩組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白介素-1水平,治療前,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上述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鋼板螺釘內固定治療四肢長管骨創傷骨折,可提升治療優良率,且穩定骨代謝和炎癥因子水平,效果明顯。
關鍵詞: 四肢長管骨創傷骨折;鋼板螺釘內固定;血清因子;優良率
中圖分類號:R68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13-00-04
四肢長管骨創傷骨折臨床中相對多見,骨折移位相對明顯,因此,需要開展手術治療。骨折位置多處于尺骨、橈骨等,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臨床多通過內固定的形式開展治療,以達到治療效果[1]。四肢創傷骨折多發生皮膚損傷,骨不連等并發癥,因此,傷情具有復雜性。由于該部位的軟組織覆蓋率相對較低,加之缺乏足夠的血供,一旦發生骨折,其骨折愈合時間相對較長[2]。在四肢創傷骨折恢復時間延長的情況下,部分患者一旦病情進一步加重,將面對截肢的風險,導致治療難度進一步增大,治療周期相對較久。目前,對四肢創傷骨折患者,有效的固定方法是提升手術治療效果的有效形式,需要在確保正常血運的狀態下,防止肢體局部組織損傷,從而固定創傷區域,對移位情況矯正后,促進患者運動功能的恢復。內固定是四肢創傷手術后的一種有效形式,對提升治療效果以及預后調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夠確保骨折后骨骼復位,還能進一步防止骨骼的旋轉以及移位。通過鋼板的形式對骨折位置開展內固定、外固定或者內外聯合固定方法,不僅能夠對骨折位置起到較好的固定方式,同時也能夠防止二次傷害,促進組織的再生以及修復[3]。本研究選取200例患者分組進行研究,評定鋼板螺釘內固定治療的臨床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醫院收治的四肢長管骨創傷骨折患者200例,通過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例。研究組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齡23~63歲,平均年齡(40.17±5.62)歲;其中交通損傷42例,跌落傷30例,其他28例。對照組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齡25~61歲,平均年齡(39.89±6.08)歲;其中交通損傷45例,跌落傷25例,其他30例?;颊吆图覍賹Ρ敬窝芯恐橥猓栽负炇鹬橥鈺1狙芯拷洶尾刈迩甲遄灾沃萑嗣襻t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經X線檢查,CT影像檢查確診四肢長管骨創傷骨折[4];②均為閉合性;③創傷史明確。
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障礙者;②精神疾病者;③合并有嚴重的慢性基礎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者;④惡性腫瘤者;⑤臨床資料不全者;⑥凝血功能障礙者;⑦合并其他位置骨折者。
1.3? 方法
患者術前均由同組護士完成手術準備,如院內健康檢查,依據手術治療需求對其手術患肢行常規備皮準備,麻醉皮試等,且術前均行影像學檢查,由主刀醫師依據術前檢查結果制訂患者手術治療路徑,兩組手術均由同組醫護人員完成。
研究組開展鋼板螺釘內固定治療,對骨折復位,依據鋼板的大小情況開展剝離局部骨膜操作,應用骨折固定器將其套入骨折后方區域,將鋼板安放在骨面上,進行骨折端加壓后將骨折固定器擰緊,在應用鋼板固定骨折位置的操作階段,完全顯露鋼板孔,可保證鉆孔質量。同時鋼板的左端、右端各鉆入1個孔,在鉆孔階段需要確保鉆頭以及鋼板孔為90°。鉆孔完成后測定骨直徑,依據鋼板的厚度以及骨直徑大小選取螺釘。如患者骨折位置在短斜面,則加壓螺釘,同時通過鋼板孔,將斜穿骨折線卸下后,從而增強固定的牢靠性。如患者在骨折受傷時間內,>21 d也沒有及時愈合,則在手術階段進行骨移植,從而縮短骨折愈合時間。
對照組實施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實施閉合復位。三角肌筋膜切開,切開大小在5 cm左右,找出大結節。在大結節的頂內側,放置小彎錐,以X線找到定位,從中央位置進入,在骨折遠端放置髓內釘,關注髓內釘的長度和大小是否保持在合適的狀態,通過X線的引導確定髓內釘的位置。輔助髓內釘的瞄準器鎖入遠鎖釘和近鎖釘,如患者的骨折位置為短斜面,則開展遠端鎖釘將其鎖入,對骨折端進行加壓,將近端鎖釘鎖牢。
1.4? 觀察指標
療效標準:①骨折位置全部愈合,未發生感染和畸形的情況,功能恢復到正常的狀態為優秀;②骨折位置部分愈合,未發生感染和畸形狀態,關節功能基本恢復在正常的范圍為良好;③肢體縮短<1 cm,未發生畸形的情況,功能有所影響為尚可;④肢體縮短明顯,生活受限制為畸形。優良率=(優秀+良好)例數/總例數×100%。
手術情況比較,收集兩組患者手術信息記錄單及診療信息后,統計各組手術用時、手術出血量、切口長度及術后骨折愈合時間。
在治療前、后分別抽取空腹靜脈血,進行離心后將血清分離,采用瓊脂糖凝膠電泳試劑盒[生產企業:錸博(上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規格:50人,25組],測定Ⅰ型原膠原羥基端延長肽(PICP)、骨γ-羧基谷氨酸蛋白(BGP)水平。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檢測,使用檢測儀(生產企業:上海晶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型號:E-EL-H0102 c)測定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水平。
1.5? 統計學分析
應用Excel,SPSS 21.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
[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在符合正態分布的情況下,采用(x±s)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優良率比較
研究組治療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研究組手術用時、骨折愈合時間、出血量及切口長度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骨代謝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骨代謝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PICP、BGP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炎癥因子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四肢創傷骨折多發生皮膚損傷,骨不連等并發癥,傷情具有復雜性。目前,鋼板螺釘內固定治療得到臨床大量的應用,因金屬所具有的機械強度相對較高,且具有更好的韌性程度和抗疲勞性能,臨床中多應用于制造承載力強的植入設備,包括修復病變的牙齒、骨髂以及關節等硬組織[5-6]。
本研究結果證實,研究組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手術用時、骨折愈合時間、出血量、切口長度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說明,鋼板螺釘內固定技術應用于四肢長管骨創傷骨折患者中,效果更加明顯,且手術時間縮短,出血量更少,因此,恢復更明顯。同時對CRP、TNF-α、IL-1水平比較,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RP是一種血清因子,主要是從肝細胞合成的一種急性相蛋白,當人體受到損傷或者微生物的侵害等炎性刺激時,會導致炎癥因子水平快速上升,從而炎性反應加重[7-8];TNF-α、IL-1也是一種相對主要的炎癥因子,人體受侵害越嚴重,則上述水平的指標就更高。本研究治療后,研究組上述指標均有所調整,且低于對照組,鋼板螺釘內固定技術更有利于患者生命體征的穩定,加速了患者術后的愈合,效果顯著[9-10]。
PICP是一種骨組織的特殊性膠原蛋白,BGP則是由成骨細胞特異性分泌,數據證實水平越高則骨細胞的功能性和活性越高,本研究數據證實,在PICP、BGP指標的比較中,治療前,研究組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說明,鋼板螺釘內固定技術的治療效果具有更為顯著的生物學性能,因此,穩定能力更強,能夠針對患者的骨折區域和骨折類型進行不一樣的固定,使患者適應程度更好[11]。
鋼板的抗張力程度較強,能夠減輕骨折位置的受力負荷情況,為了進一步保障內固定效果,臨床應用時,應該更為嚴格和細致地掌握手術適應證:①短斜面骨折和骨干橫折;②進行外固定失效和通過手法復位后效果較差,以及無效的患者;③骨折未愈合或畸形愈合;④螺旋型骨折。部分患者在手術后可能會發生鋼板彎曲、斷裂的情況[12]。因此,經過細致地研究后認為,這些結果多是因鋼板固定的長短不一,這一情況下可以在手術時防止固定失敗,因鋼板和骨彈性系數之間有所差異,因此會導致患側肢體的應力僅依靠鋼板,從而造成被固定的位置發生了萎縮情況[13]。為了提升鋼板生物力學的穩定程度,應盡可能減少螺釘的應用數量,來達到最為穩定的效果,進一步減少骨膜壓力。在材料的選取上,應選擇和患側肢體相互融合的材料,防止因進行內固定操作階段,對骨折間血運的影響[14]。
綜上所述,鋼板螺釘內固定技術生物力學穩定,可良好地固定受傷組織,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治療的時間,這對于臨床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韋中陽,孫雨鋒,李國有.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折手術治療中的效果及對骨代謝、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創傷外科雜志,2019,21(4):308-310.
[2]李杰,黃錦,許海晨.四肢長管骨創傷骨折治療中鋼板螺釘內固定技術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8,39(12):2342-2343.
[3]何平,尹國棟,羅劍,等.小切口撬撥復位克氏針內固定術與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術治療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療效對比[J].實用醫學雜志,2020,36(15):2088-2093.
[4]佘榮峰,張一,王遠政,等.新型骨水泥強化螺釘結合鎖定鋼板內固定與人工肱骨頭置換治療肱骨近端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0,24(15):2335-2341.
[5]王小陣,汪國棟,吳剛,等.后路微創重建鋼板與3D導航下經皮骶髂關節螺釘內固定治療老年骨盆后環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華創傷雜志,2020,36(1):31-38.
[6]陳金,王光勇,周廷玉,等.肘前入路經尺骨隧道"T"形鈦板鋼絲內固定治療O'DriscollⅡ、Ⅲ型尺骨冠狀突骨折[J].中華創傷雜志,2020,36(7):643-646.
[7]卞為偉,唐曉波,王健,等.關節鏡下雙排錨釘縫線橋固定技術與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術治療單純肱骨大結節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20,22(7):604-609.
[8]吳艷芳,黃波濤.圍手術期高壓氧處理聯合經皮撬撥閉合復位空心釘內固定治療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44例療效觀察[J].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20,27(6):650-653,672.
[9]謝小飛,羅安玉,黃琛,等.帶鎖髓內釘固定、鋼板螺釘固定和跟骨牽引加夾板固定治療合并開放性脛腓骨骨折的多發性損傷患者效果分析[J].解放軍醫藥雜志,2021,33(7):46-49,62.
[10]周亞飛,楊東輝.內側支撐鋼板聯合空心加壓螺釘內固定術治療Pauwels Ⅲ型股骨頸骨折患者的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1,33(7):39-41.
[11]梁永輝,顧鋒,郭文杰,等.經皮空心螺釘內固定與前路鋼板內固定治療老年不穩定骨盆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20,19(4):317-320.
[12]張碧文.腓骨入路與后外側入路鋼板螺釘內固定治療旋后外旋型踝關節骨折的對比研究[J].中醫正骨,2021,33(6):15-20,41.
[13]周傳曉,莫雄革,班華登,等.克氏針、微型鋼板和螺釘內固定術治療跖跗關節復合體損傷的療效對比[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9,37(6):59-60.
[14]鄭鵬,朱曉萌,白寶林,等.腓骨遠端解剖鋼板內固定與鎖定鋼板加壓螺釘術對治療踝關節骨折合并下脛腓分離的臨床療效[J].兵團醫學,2018(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