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好 蘭麗 徐苑琳
開欄語
城市在奮進新時代中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以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本期起,本刊推出“理論·一線”欄目,展示成都牢記囑托、踔厲奮發,全面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探索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實踐、超大特大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徑的系列理論研究,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成都建設新征程。
市場采購(內文簡稱:市采)作為應國內專業商品市場國際化發展而生的貿易新業態,具有鼓勵支持企業用內貿方式做外貿、便利化聯結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重要功能,已經逐步成為促進外貿保穩提質的有效途徑。同時,搶抓《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的戰略機遇,做大貿易“朋友圈”,激發龐大的貿易創造和投資增加效應,也將對穩外貿發揮重要作用。成都是西部開展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的首位城市,如何運用RCEP的政策利好和市場采購試點的首位優勢,做強穩外貿的動力引擎是亟需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RCEP生效為成都做強市采貿易帶來重大機遇
今年是RCEP生效元年,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化與RCEP成員國經貿合作,探索搭建“市場采購+”合作平臺,規模力爭實現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額200億元。
推動區域間貿易繁榮。RCEP有關漸進零關稅和原產地累積規則的規定為成都發展市采貿易帶來巨大紅利。一方面,立刻享受零關稅的家紡類、賤金屬及其制品、日用百貨等均是成都市采貿易的優勢商品,相關企業物流、報關等綜合交易成本將顯著下降,出口競爭優勢將進一步凸顯。另一方面,原產地區域累積規則為中小微企業帶來原產享惠門檻更低的利好,有助于積極擴大中間產品生產規模,深度參與本地區產業鏈供應鏈重構。
拓展日本新興市場。根據RCEP規定,日本稅目88%的產品最終將對中國實現零關稅。日本是成都第五大貿易伙伴,但2021年成都對日市采出口額為0.3億元,居于RCEP成員國交易量尾端。RCEP生效后,成都對日市采品類將大大豐富,礦產品、農產品等優勢品種出口的潛能將有效釋放。
打造內外貿融合發展平臺。RCEP涵蓋系列推動貿易數字化規則,要求加快產品標識、物流、倉儲、結算、通關等相關數據信息的互聯互通,為成都打造“市采+跨境電商”等數字貿易新場景提供了機會。同時,RCEP對通關便利化、標準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海外采購商與成都市采企業形成發展合力暢通了機制渠道。
對標RCEP規則成都市采貿易的主要短板
“川造”產品結構失衡。一是目前市采產業、產品僅輻射到7個市州34個區縣,且覆蓋品類僅為13類。從產品結構看,雖然紡織類產品占比最高,但細分品類技術含量不足,附加值不高,與義烏、廣東差距明顯。從市場分布看,對東盟的出口市場占比超過六成,對日韓澳新市場開發不足,影響到出口額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二是RCEP對食品和中藥材等產品均有較大市場需求,但因政策限制,未取得食品預包裝以及其它商品參與市采的資格,部分特色產品通關壁壘尚需突破。
市場主體活力激發不足。一是企業參與市采的活力還需強化。目前注冊在案的供貨商共有6540家,但絕大多數為內貿交易商;市采貿易公司197家,實際有出口記錄的僅164家,2021年有實際出口記錄減為140家,與廣州參與市場采購貿易的主體已超過2萬家相比,域內市采企業的開發與整合力度還需進一步強化。二是市采作為外貿新業態,相關部門宣傳和學習不夠深入,RCEP生效后,對RCEP重要規則、各成員國市場需求對接等了解不深,服務理念、服務咨詢、服務體系還需優化。
運力緊張通道單一。一是疫情之后,海運價格大幅上漲,鐵路運輸是企業確保獲利的主要渠道,但目前鐵路專列與公共班列(散柜)的開行均不能滿足實際需求。二是班列的運行還存在運輸品類的局限性、局部線路布局不合理、回程班列貨源銜接不暢等問題。市采貿易不同于一般貿易,多為多種商品異地裝箱,代理商清貨難度大,當通過查驗個別貨品出現問題時,整個托盤的貨物將被長時間扣留,增加了企業風險,影響企業參與市采的積極性。
成都利用RCEP做強市采貿易的路徑建議
成都應進一步借勢RCEP機遇和蓉歐班列的市場積累,充分利用好成都在成渝地區的極核優勢、西部的重要交通和貿易樞紐優勢,大力發展市采采購貿易新業態,賦能國際門戶樞紐和內陸開放高地建設。
持續優化“川造”出口結構。一是探索與東南亞、南亞國家設立境外經濟合作開發區,引導家紡、服裝、小家電等優勢產業入駐,規避貿易投資壁壘,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融合。二是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參與同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價值鏈合作。例如服裝類織物,成都企業可積極整合澳、新優質原材料資源以及日韓的技術研發、市場渠道優勢,合作共建研發中心、設計中心和創新中心,大力發展功能性紡織品、智能紡織品等高附加值產品,向合作研發、聯合設計、市場營銷、品牌培育等高端環節延伸。三是拓展市采商品門類,建設西部市場采購貿易出口預包裝食品工作點。借鑒杭州、廈門、長沙食品預包裝試點經驗,爭取將農產品、易腐貨物等特色產品列入市采范圍,構建預包裝食品監管制度,并做好RCEP成員國飲食習慣調研,打開預包裝食品消費市場。
持續擴大市采區域輻射力。一是構建“點-線-面”區域性商品集散中心。以成都國際商貿城為軸點,覆蓋成渝地區商品集散平臺,瞄準RCEP新增減稅商品目錄,建立西部小商品貿易集散平臺和貿易示范窗口,提升區域內市采企業的示范效應與輻射能力。二是內培外引一批“市采+互聯網”龍頭企業。建立區域性市采企業協會,強化品牌宣傳,制定西部小商品價格指數以及行業規范,集聚對接更多優質外貿企業、物流企業、報關企業進入業態鏈條,引導和幫助更多專業批發市場及場內實體商戶參與試點。三是加大在西部重要地區市采貿易宣傳力度。政府部門、貿促會、商協會等有關部門牽頭,與RCEP成員國經貿機構開展雙向考察交流,探索建立輻射西部的市采貿易數字化展示展銷中心,引導企業線上推廣、線下交易。
持續提升市采貿易便利化。一是持續推進簡化申報、通關一體化、查驗免到場等通關便利措施。開展市場采購貿易業務承保試點,優先支持營商環境佳、綜合管理機制健全、風險對價合理的市場采購貿易出口信用保險業務。二是優化市采貿易數字化場景系統,深耕直播電商、跨境電商、農村電商、網貨供應鏈等領域,定期舉辦西部進出口貿易采購、供需對接、現場簽約、論壇交流等經貿活動,打造西部數字市采貿易中心。三是對標RCEP貿易數字化規則,進一步優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金融服務功能,推廣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線上業務,便利外貿企業結算、融資、結售匯。推出市采貿易市場電子交易平臺,提供實時、掛單等多種交易方式,實現移動辦公。
(李好,中共成都市委黨校科研處處長;蘭麗,中共成都市金牛區委黨校講師;徐苑琳,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市情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