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剛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越來越多的音樂人轉戰互聯網,辦起了線上演唱會。線上演唱會的密集舉行,在帶熱云演出市場的同時,它背后的新科技也引發了業界關注。
縱觀近期各大視聽平臺推出的線上演唱會,除了基礎的直播和傳輸技術,VR(虛擬現實)、XR(擴展現實)、虛擬舞臺等前沿科技陸續登場,力求帶給用戶沉浸感的觀看體驗。大型線上演唱會已非一場簡單的直播,更是多種視聽科技共同護航下的未來化舞臺嘗試。
視聽科技“練兵場”
技術支持伴隨云演出行業發展的全過程,并實現了自身的快速發展和迭代。
2021年3月,愛奇藝推出THE9“虛實之城”沉浸式虛擬演唱會,該臺演唱會使用影視級LED寫實化虛擬制作XR直播,3個XR虛擬機位及影視級制作設備實現了實時渲染,融合呈現寫實化、風格化場景。為進一步提升觀看沉浸感,演唱會還為用戶提供更多互動特權。用戶購票后會獲得能在直播間出現的專屬虛擬形象,參與演唱會的應援、互動……
今年5月17日,鄭鈞“We Are”VR私人唱聊會在線上舉辦,字節跳動旗下VR硬件廠商Pico的VR內容制作團隊為演唱會提供技術支持。技術團隊結合8K、3D等拍攝技術進行舞美設計,推出360°沉浸式體驗場景。本次演出的舞臺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演出者所在的實景舞臺,另一部分是頭戴設備觀眾所身處的場景——可不斷延伸的柱狀虛擬舞臺。打破空間的制約,是這場演出最為別出心裁的一環。用戶可以通過操控手柄變換不同觀看視角,自主調整與鄭鈞及舞臺之間的距離。更有特別設計的“親臨舞臺”視角,用戶只要點擊“親臨舞臺”按鍵即可來到舞臺,實現站在舞臺上,面對面聽歌手唱歌的體驗。
提供親臨現場、親臨舞臺的視聽、交互體驗,讓用戶即便在家也能享受到與現場接近的觀感,是演藝、視聽乃至智能硬件行業都在關注并希望取得突破的方向。剛啟動線上業務的演藝公司負責人劉暢(化名)表示,線上演出技術從最初保證網絡傳輸流暢即可,到如今的追求線上舞臺的聲光電效果,于短短兩年間發展迅速,成果顯著。“技術進步推動云上演出的發展,現階段受眾及業界都已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感官體驗?!?/p>
為行業發展破題
自線上演唱會誕生的那天起,大眾就從未停止對線上、線下演唱會優劣勢的對比,其中歌手與觀眾之間的互動,以及身臨其境的氛圍感,一直被視為線上演唱會的短板。劉暢表示,線下演唱會是個相對閉合且氛圍較為一致的空間,觀眾與歌手之間會形成情緒共振,二者能夠相互影響,目前線上音樂會最欠缺的就是這些。
既然技術能夠解決傳播痛點,讓演唱會通過網絡走進大眾生活;那么技術能否解決互動難題,讓線上演唱會比肩甚至超越線下?
咪咕視頻相關負責人認為,云技術可以打破時間、空間限制,讓身處不同物理空間的受眾在視覺上實現面對面互動。“想要營造互動感和社區氛圍,在技術上需要注意兩點:一是數據的采集,要滿足前端拍攝及后臺統計兩個維度的技術需求。包括現場歌手的動態識別數據、現場攝像機的運動軌跡數據及線上觀眾的后臺互動信息數據。這些信息的采集完整度是能否打造更好視覺效果的關鍵。二是虛擬制作,通過圖形渲染和圖形增強,把上述動態數據以VR、XR、AR等形式進行互動式呈現,在技術及內容上實現效果創新、模式創新。借此營造線上演唱會獨有的互動感和沉浸體驗感,這也是云演出相較常規線下演唱會的技術優勢所在?!?/p>
今年1月,咪咕視頻推出了冬奧主題XR演唱會《集光之夜》,此次演唱會與游戲相結合,應用了大量的XR、動作捕捉及云渲染技術,觀眾借由虛擬游戲人物的第一視角,以玩游戲的方式穿梭于XR演唱會現場,極大地提升了互動感和沉浸體驗感。
“此外,線上演唱會大都面臨網絡、碼率轉換、畫質統一和異地協同等方面的技術難題,這一方面需要不斷優化直播系統,另一方面需要導演組和制作人員的協同配合?!痹撠撠熑私榻B,五一期間,咪咕視頻舉行了《百人百首五一·公益直播演唱會》線上直播活動,活動總計6小時。團隊將常規線下直播復雜的硬件技術系統,以軟件化的方式整合,實現了僅需一人即可完成導播、調音、在線包裝及放像等全部工作,大大縮短了技術系統搭建時間,同時也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隨著網絡直播的發展、視音頻市場的興盛,很多專業直播設備逐步民用化,不少歌手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直播間,包括聲卡、攝像機甚至燈具在內的專業設備一應俱全,這也為線上演唱會的音頻、視頻采集創造了良好條件?!边涔疽曨l相關負責人表示,“元宇宙”概念興起,虛擬直播正成為流行趨勢。通過虛擬場景的個性化設計,歌手不僅可以在舞臺上演唱,還可以根據內容主題“出現”在任何地方。這種可定制化的云虛擬直播不需要高成本的場地租用和舞美搭建,設計師利用3D軟件便可以發揮想象力,為一場演唱會制作多個絢麗場景,讓觀眾在享受音樂的同時,與歌手一起穿梭時空,在“宇宙”中徜徉。“未來的線上演唱會將與云端AI技術緊密結合,后者的智能識別、語言處理、內容理解及智能生產等廣泛的應用,將帶給觀眾更具科技感、更智能化的視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