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耀杰


摘 要:高層建筑深基坑地下結構綜合施工的空間范圍較為有限,并且基坑的深度較大。再加之市政長時間排水的影響,致使地下土壤含有豐富的水量,這給超高層建筑深基坑地下結構綜合施工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并且潛藏著很多的安全隱患,若想提高深基坑地下結構綜合施工的質量,就必須加強對綜合施工技術的合理應用。筆者針對高層建筑深基坑地下結構綜合施工面臨的困難進行了探究與分析,并提出了綜合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希望有助于施工質量與安全性的提高。
關鍵詞:高層建筑;深基坑;地下結構;綜合技術
引言:在進行高層建筑深基坑地下結構綜合施工的過程中,面臨著很多的困難,在施工前,必須針對高層建筑地下的實際情況進行現場勘查,這樣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便可以更好的避免一些安全隱患的出現,并切合實際的采取恰當的超高建筑深基坑地下結構綜合施工技術,以此更加高效、高質量的完成深基坑地下結構施工。
一、高層建筑深基坑地下結構綜合施工面臨的困難
在進行高層建筑深基坑地下結構施工的過程中,因為深基坑的深度較大,坑內很容易出現積水,并且地下結構還很容易發生形變,所以時常發生安全施工事故等。并且在進行深基坑地下結構綜合施工時,運輸混凝土的車輛不能夠到達灌注施工現場,施工部門需要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和泵送混凝土的具體要求,保證泵送混凝土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以此避免因為混凝土泵送問題而影響深基坑地下結構綜合施工的效率和質量。
二、高層建筑深基坑地下結構綜合施工技術的研究與分析
(一)設置深基坑地下結構泵管支撐架
高層建筑深基坑的深度較深、周邊的施工場地較小,運輸混凝土的罐車不可能達到深基坑底部,也不可能通過天泵的方式泵送混凝土。經過現場實地勘察與研究分析,需要通過深基坑地下結構泵管支撐架施工技術,在基坑周邊的位置將混凝土向下泵送到基坑內。在設置泵管支撐架的過程中,通常使用的都是鋼管材質的腳手架。但是經過實踐運用與分析發現,其中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現為:第一,腳手架的搭設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很難保證施工的工期,并且腳手架的周轉存在一定的難度。第二,泵管支撐架的后期檢修與維護并不是很方便。第三,泵管支撐架中存在很多個連接節點,其穩定性明顯不夠充足,很可能會對泵送混凝土的穩定性造成影響。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應用這一使用技術時,可以采用可周轉的泵管支撐架體系,見圖一,通過定型標準節的使用減少連接節點。并且在整個支撐架體系的中間部分設置支護樁,以此提高支撐架的穩定性,從而保證混凝土泵送的穩定性[1]。
(二)垂直運輸施工技術的分析
在高層建筑深基坑地下結構綜合施工中采用垂直運輸施工技術,可以運輸施工人員和施工材料[2]。通過對施工人員通行情況的分析發現,根據施工現場的情況,采用標準化模塊,建設鋼梯馬道可以更好的實現施工人員的運輸。經研究在建設該馬道時,不單單要符合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同時還需要符合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要求。
(三)地下結構超長裂縫控制技術的分析
通過研究與分析發現造成高層建筑深基坑地下結構出現超長裂縫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荷載作用和非荷載作用下導致的地下結構變形。其中非荷載因素不單單包括地下主體結構發生不均勻沉降,同時還包括溫度應力和混凝土收縮等。部分超高建筑深基坑地下結構側壁的長度明顯要比其厚度大,而地下結構底板和頂板對側壁發揮的制約作用卻較為有限,在混凝土硬化的整個過程中,會在水平方向形成較大的收縮應力,不同摻量增強劑對混凝土收縮性的影響見表一。并且在澆筑大體積混凝凝土時,產生的水化熱會致使內外出現較大的溫度差,這就會引發溫度應力[3]。在應用地下結構超長裂縫控制技術的過程中,應該針對引發裂縫的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控制技術。對于因為荷載作用導致的裂縫,可以通過暗梁的增設來控制裂縫。在頂板、側壁已發生裂縫的位置,增設水平配筋或者斜向配筋。對于柱和外墻相交位置裂縫的控制,可以通過附加鋼筋的增設或者水平鋼筋密度的增加來控制接縫。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層建筑深基坑地下結構綜合施工的環境較為惡劣,并且施工規劃較大,在施工的過程中面臨著復雜的市政管網,超有不慎,很可能就會對地下結構的穩定性造成影響,從而導致施工質量出現問題。
參考文獻
[1]王磊.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應用原則與技術分析[J].居舍,2022(02):76-78.
[2]洪成溪.建筑深基坑工程地下連續墻施工技術[J].城市住宅,2021,28(05):239-240.
[3]唐志成,徐忠潮.超高層建筑深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技術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7(17):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