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殷飛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進步,金融行業也得到快速發展,金融行業的風險也逐漸顯露出。計算機行業的發展進步,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現今社會呈現為大數據環境,在大數據環境下,傳統的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落后,不適應現在經濟環境的發展狀況,抵抗金融風險的能力落后。在大數據視角下,中小企業都開始認可供應鏈金融,這使得現今社會迫切的需要一套符合當下信息化經濟發展狀況的風險管控手段,大數據環境覆蓋廣、維度多,可以利用其這一特點實時的對金融風險狀況進行監督,將大數據技術融合進金融風險管理體系當中。本文在大數據視角下對供應鏈金融風險進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夠促進對金融風險的管控。
關鍵詞:大數據視角;供應鏈;金融風險
前言
現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政策的支持,發展供應鏈金融能夠有效的解決中小型企業融資的問題,還延伸了銀行的服務,兩方共同發展。但是隨著供應鏈金融的發展變化,一系列風險也隨之而來,包括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等。科技的快速發展進步產生了大數據技術,合理的利用大數據技術,得到大數據技術的支持,能夠對金融風險進行控制。
一、供應鏈金融風險解析
金融行業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實現了實物與物流相結合,社會上已經存在貿易融資、金融物流等金融與物流相結合的體系,兩方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隨著計算機技術、信息化的飛速發展,網絡上已開始出現了網貸,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在互聯網這一平臺上實現融資。因為互聯網也擴大了金融交易的渠道,極大的減短了交易時間,降低了交易成本,促進供應鏈金融的快速發展。供應鏈金融是將產品從原材料供應到生產、分銷、流通、消費的整個環節,產品的價值創造出來的所有環節共同組成,物流、互聯網將這些環節都銜接起來,成為一個整體,由核心企業進行管理,包括對生產的成果的設計、產品的質量、生產成本、市場的銷售、宣傳以及對風險進行防控等。 因為這一整體的所有環節關系過于緊密,需要防控的風險包含太多,需要防控來自于供應鏈外部的風險、內部的風險、各生產銷售的企業內部的風險、或者是來自于合作方信用風險等,風險過多,造成防控難度過大,風險的可控性嚴重下降。
二、供應鏈金融風險的類型
(一)各企業的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主要包括核心企業的信用風險、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兩個方面。在整個供應鏈金融過程中,核心企業是將物流、信息、資金等融合為一體的關鍵,這是銀行對中下企業進行誠信業務辦理的標準,其經濟發展狀況,經營情況都影響著整個供應鏈金融上所有企業的經營發展情況和融資狀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若是核心企業出現了信用風險危機,利用其核心的地位對銀行進行詐騙,整個供應鏈都會受到影響,銀行借出的債款無法收回,面臨非常大的風險。
中小企業主要是通過核心企業發展情況、發展前景向銀行貸款的承貸主體,若是中小企業缺乏規范的管理、缺少投入資金、缺少抵抗風險的能力,則面臨信用危機,除此以外,中小企業的信用危機,還會受到供應鏈環節當中與其他企業的合作情況、整個供應鏈的收益的影響。核心企業以及銀行若沒能及時得知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情況,接收到的是中小型企業所隱瞞了的經營狀況,那么核心企業以及銀行將承受巨大的信用風險。
(二)財務回收管理風險
供應鏈金融財務風險主要是總公司為門下子公司提供資金支持,同時也將承擔子公司在供應鏈金融上的財政風險,以及子公司產生的資金回收風險。在整個供應鏈環節當中,這物流公司自己承擔了所有來自于子公司提供的財務風險,若是子公司發展狀況不良好,產品未能及時的銷售出去,沒有收回資金,沒有在規定的期限內償還總公司提供的借款,會導致整個供應鏈金融的運作出現問題。
(三)金融市場發展變化
全球的金融市場時刻在發生變化,這也使整個金融行業發展極度不穩定。對于供應鏈金融這一整體來說,其融資的成本比利息的收入小時,就能夠得到利潤,但是市場金融的環境隨時都在發生變化,若金融市場所流通的資金較小,投入的成本過大,那么供應鏈金融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就會成倍增加,會使企業所獲得的利潤減小,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出現沒有利潤的情況,所投入的資金無法按時收回,整個供應鏈金融所有資金都處于緊張狀態。
三、大數據視角下的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策略
(一)優化供應鏈金融的實施方案
科技類型的中小企業投入的資金、資源較少,在較差的環境下,對供應鏈開展的方案根據實際發展狀況做局部的優化處理,選擇更為優質的實施方案。整體的優化可能會因為信息的不對等、環境條件的不允許、資金的短缺等無法提出更為優質的方案,所以盡可能的實現局部優化。根據社會發展狀況、供應鏈金融的實際發展狀況,針對方案提出的問題進行局部優化,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
(二)加強對供應鏈金融財務管理的監督
整個供應鏈金融中處于核心地位的核心企業,若是向銀行隱瞞了其實際的發展狀況,利用其核心地位向銀行騙取融資,使銀行無法收回其融資的資金,或者是中小企業向核心企業或是銀行匯報其發展狀況、發展前景時,沒有按實際情況匯報,隱瞞了其不夠良好的經營狀態,使核心企業和銀行承擔巨大的投資風險, 為了規避此類狀況,需要優化供應鏈金融實施方案。在大數據背景下,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相關企業所有信息都能夠被大數據實時采集、更新、分析、歸納,核心企業通過大數據實時監督中小型企業的發展狀況、經營情況,再加上大數據中不可篡改的技術,可以更好的保證所有數據的真實性,極大的降低了銀行所承擔的風險,提升了供應鏈金融的安全性。
財務管理人員應該對市場的金融情況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分析理解;要能夠非常的熟練操作供應鏈平臺的各項軟件;能夠針對平臺提供的數據進行可能性分析;熟練的掌握業務的進程;能夠實時的把控資金的流動情況;需要實時的與各企業進行溝通交流;提供高效、高質量的服務。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夠強,能夠實時的監控資金的流向,整個供應鏈中小企業、核心企業的經營情況、發展前景都熟練的掌握,可以有效的減少供應鏈金融風險。
核心企業、銀行的財務人員都應該利用大數據技術在供應鏈金融平臺上,與所有合作過的企業建立信用等級記錄,各企業的信用等級能夠為核心企業、總公司、銀行投資資金、管理、融資提供重要的參考。
(三)設計建設信息化金融風險控制平臺
利用大數據技術將整個供應鏈金融相關的商業銀行、核心企業、中小企業、所有相關的參與方連接起來,將各方真實的信息數據、經營情況、發展前景、業務能力、交易成本等所有大數據都實現共享透明,將收集整理的所有產業信息通過大數據平臺進行整理、組織、歸納,還需要實時的采集數據,及時更新各企業公司的發展狀況,實現可視化的跟蹤,使每一個節點不同成員之間的利益、融資都能得到合理的分配。各業主、銀行能夠通過這一平臺實時的了解、實時的跟蹤其他合作公司、投資公司、融資公司的發展情況、發展前景,通過其借貸所抵押資產的實際情況;通過大數據平臺與稅務局等檢查合作企業的納稅情況、信用程度等,提升了產業鏈中的誠信度,降低信用風險,增加回收利潤。
結語:
綜上所述,供應鏈金融存在各種各樣的風險問題,風險問題處理不當將會阻礙企業的發展,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在大數據視角下,利用大數據技術將整個供應鏈中所有的相關企業、合作方的所有信息都實現可視化的追蹤,優化金融的實施方案,加強對金融的財政的管理,構建全方面的數據庫,來解決信用風險、財務回收風險等問題,既保障了中小企業能夠順利的融資發展,也確保核心企業和銀行需要承擔的風險減少,大數據視角下,促進供應鏈金融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班英策.大數據環境下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策略[J].管理觀察,2019,000(20):167-168.
[2]李凌茜.大數據視角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J].全國流通經濟,2019,000(26):157-158.
[3]趙銅飛.大數據背景下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創新研究[J].財經界,2020,000(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