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教育進入提質培優發展新局面,社會對專業人才的要求和需求越來越大,對高職院校教師的職業英語教學水平提出新的考驗,深化“三教改革”,提升教育質量,推動普職融通,越來越把職業英語教育推到重要地位。本文基于本校開設的專業英語課程,探討高職專業英語的教學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應對策略,旨在培養與時俱進的高水平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
關鍵詞:職業英語教學;提質培優;普職融通
前言: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1】。要推動職普融通,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作為高職院校公共基礎課任課教師和專業英語課的任課教師,如何將英語這門公共課與學院各科專業知識相融合做到“職普融通”,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一、職業英語開展現狀及問題
本校開設的專業英語課程種類繁多、專業性強,如酒店英語、高鐵英語、計算機英語、會計英語、模具英語、汽車英語、食品英語。鑒于學科、學情、學時設置不同,各課程現存如下問題。一是教材短缺陳舊。尤以計算機英語最為突出,基于行業特殊性,計算機信息技術發展迅猛,五年前出版的教材中的專業術語等知識已與產業調整和行業發展不對標,可見這類學科的教材滯后性更為明顯。二是師資設置不合理。目前本校專業英語教師構成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英語基礎相對較好的專業課教師,另一類是專業背景是英語文學、語言學、翻譯的公共英語教師。專業課教師的英語基礎水平存在個體差異,教學中往往出現力不從心,淺嘗輒止,影響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而公共英語教師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專業實踐技能,遇到專業問題無法及時解決,容易出現照本宣科的現象,難以高效完成教學任務。三是課程建設體系結構不合理,依據目前的課程設置,職業英語只在二年級第一學期開設,一周兩個課時。這直接會導致課程進度過慢,教材內容的三分之二形同虛設。4.學生英語基礎水平薄弱,且缺乏學習目的性、主動性及興趣性,導致到課率低,學習效率低下,課堂活動開展不順利,課下作業完成度不理想。【2】
二、原因探索
究其根本,無疑是學校,教師及學生各方對職業英語的重視程度不夠。當前職業教育全面進入提質培優階段,如何將提質培優落實到最基本的課程教學中,是專業英語教學中應當引起重視的問題。其次,“雙師型”教師的缺乏是造成諸多問題的主要原因。多數高職院校中,專業英語教學狀況極少受到各方面重視,更無從談起深化師資培養,從而缺少既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又具有較高的英語水平的“雙師型”教師。第三,授課形式和評價體系單一。目前大多數職業院校依然采取傳統教學模式,如板書講授,多媒體PPT課件講授,缺乏針對各專業的不同而開展的實踐教學和情景教學,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考評方式與公共課相差無幾,都是采取期末書面考試為主,題型也是傳統主客觀題型選擇題,不能突出專業英語的學科特點,不能客觀評價該專業英語的學習狀況。第四,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普遍薄弱。而專業英語因其特有的學科特點,有大量的專業術語,詞匯,長難句,從而會影響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進度的開展及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改進措施
教育部對與高職英語教學的要求由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轉而強調“以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為目標,側重職場環境下交際能力的培養,逐步提高英語交流和溝通能力”。以具體專業為例,對于酒店從業人員來說,不論是對英語水平有高要求的崗位如前臺、總機,還是禮賓、后勤,英語往往是該行業常見的工作語言。對于計算機和會計專業而言,軟硬件名稱,表格項目一般以英文呈現。諸如此類都直接關系到畢業生的入職,升職和未來發展。這也是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開設專業英語的根本原因所在。【3】為解決首要的教師問題,要提升職業院校教師“雙師”素質,推動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與職業院校教師雙向流動。增加英語教師的行業從業經驗,和專業教師的英語知識水平,積極相互聽課,加大雙方學習交流,以便獲得最前沿的專業知識和一線教學資源。其次,結合學科特點,盡可能與時俱進更新教材,使用最近出版的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英語系列規劃教材,并對不足或滯后之處,可單獨制作獨立講義講稿等以適應學科最新發展變化。在特定條件下,英語教師甚至可以參與專業英語教材編寫團隊,編寫過程中能交流學習專業知識技術,縮小專業背景差距,更新教學理念,拓展視野。再者,改變課程學時設置不合理的問題,根據各科具體情況,在保證公共英語課程的正常學時之外,應開設至少一學年的專業英語課程,從課時設置上增加對專業英語的基本重視,從而才能夠保證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加強英語教學與專業知識的有機融合,讓高職專業英語教學以學生未來就業為導向,以提升英語職業水平為目標,滿足不同職業環境下英語交流與應用的需求。【4】
隨著高職教育進入內涵式發展的提質培優階段,要強調課程內容安排、課程學時、課程體系與職業素養和職業價值觀的有機結合,強調課程與專業、職業、崗位的貼近與服務轉變。強調高職專業英語教學中的特有的職業屬性,注重理論知識的遷移,將理論知識與崗位實踐技能有效對接,從而提升學生在未來職業環境下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和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的通知(教職成[2020]7號)[Z]2020
[2]楊雪松.以能力為主導——汽車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探討[J].科教導刊,2010(03):46-48.
[3]文靜.高職院校EGP教師向ESP教師轉型的身份構建問題研究 [J].教育教學論壇, 2016(41):2.
[4]李勇軍.高職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0(18):128-129.
作者簡介:閆方(1990-),女,漢族,海南海口人,英語翻譯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高校英語教學。5B20C8B3-2B12-4953-AF34-87B27D9D5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