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馨 楊芳
摘 要:中國個性化的書籍設計深受外來影響,不過也僅僅只有近百年的歷史,五四運動以后,西方的書籍裝幀之風逐漸傳入中國。30年代,魯迅先生將日本的書籍裝幀和歐洲的書籍插圖介紹到中國,使中國在原有的基礎上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書籍裝幀設計質量的高低,不僅關系到圖書本身的價值、出版社的形象,而且直接影響到圖書的銷量。在圖書選題﹑策劃、設計制作的過程中,設計師與出版社要根據讀者的不同層次需求和審美情趣,使書籍裝幀設計定位準確,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因為優秀的設計應該是恰當地體現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結合,是內容美與形式美的統一體。
關鍵詞:個性化設計;書籍設計;視覺文化
書籍是中華五千年歷史傳承的瑰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知識產物。書籍對于人類來說亦師亦友,它的美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不同形式的書籍都是愛書人士熱衷追求的。書籍在偉大的世界歷史長河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不僅記錄了每一時期的歷史發展情況,也為更多的書籍文化經歷所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從古代的甲骨文到簡策、從簡策到紙張、從紙張到特種工藝印刷都充分體現了人類智慧的結晶,這些歷史印記為后世的書籍文化發展奠定不可磨滅的堅實基礎。
一、書籍設計是一種視覺藝術
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的進步,人們對于物質和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新鮮事物在不斷的涌現,傳統的事物也在不斷地進化,現代化的理念深入人心。街頭巷尾,人們都在追求著新潮、時尚、甚至是與眾不同,“設計”這一詞變得愈來愈重要。
書籍設計與其他設計不同,在近些年雖然取得了不小的進步,傳統紙質書籍依然是“日落西山”的大環境,書籍設計面臨著諸多困境。在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書籍受到網絡電子書的巨大沖擊,如何在設計上有更多的創新,將受眾的目光再次“主動”吸引到紙質的書籍上,成為書籍設計師重要的研究課題。
書籍設計是一種視覺藝術,它的功能主要在于引起讀者的閱讀欲望、傳承知識、成為讀者與之共鳴的精神棲息地。書籍設計是營造書籍外在的造型構想以及內在的信息傳遞,并且是理性思考的一種綜合學問。在現代社會發展中,書籍設計不再是將文字物化的產物,它進入了另一門藝術境界,它能為讀者提供閱讀的享受、展現書籍內的設計空間。因此個性化的書籍設計可以給讀者帶來精神上不一樣的享受。
隨著大眾的審美需求日益增長,書籍設計的理念趨于多樣化,“從裝幀設計到書籍設計”概念的轉變,書籍設計的多樣性得到了很大發展。許多創新點擴充了圖書設計市場,豐富了書籍的視覺效果。書籍設計已不是簡單的一種設計理念,而是有內涵、有個性、有溫度的,這樣才可以使書籍獲得追逐時代方向的前進動力。
二、個性化理念在書籍設計中的體現
過去中國眾多平書籍的“裝幀設計”仍停留在封面設計上,書籍的整體設計一直比較薄弱,個性化理念應用不是很明顯。上世紀90年代,我國的書籍設計形態才出現新的態勢,除了在裝訂形式上的精裝和簡裝外,還表現為在色彩和造型等方面由傳統的單一性向現在的多樣性轉變。書籍設計慢慢地向整體(包括封面、書脊、封底、環襯、勒口等)擴大,“裝幀”的內涵也不斷擴大,進而包括了內文版式、書籍裝幀材料、印刷工藝等,從而實現了從“裝幀”到“書籍設計”的跨越。
所有的設計都很強調人性化設計。所謂設計的“人性化”,就是以人為本,在保持設計產品的合理結構及物質功能的同時,注入人的心理情感和道德文化等因素,使設計在滿足人的基本需要同時,給人帶來輕松愉快、親切溫馨的情感體驗。它強調的是人與物、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現代設計人性化是以設計的理性化和功能性為前提條件的。現代設計是科學和藝術、技術與人性的結合,設計作為一種實用藝術,強調功能性將成為恒久的標準之一。書籍設計所強調的標準化、系統性、功能性,在我國還有著特殊的現實意義。
在書籍設計中,個性化理念充分展示了書籍作品創作的唯一性、創新性。即一本優秀的書只適合于該書特定的范圍,如書籍封面、頁碼、書脊等等,而離開了這些具體因素,書籍設計的個性化所表達的藝術語言就不適用于其他書,這就是一本書獨有的個性化。書籍設計的個性化是時代的產物,具有時代性、社會性,同時它又是設計師個人思想在書籍設計中所表現出的一種延續,往往這些設計具有獨特的個性魅力,它的定位是針對某個時代某個環境中的某些讀者,個性化設計就是強調設計的差異化和創新點。
個性化在書籍設計中的體現具體表現在書籍結構、色彩、版式編排、紙張、印刷等元素之中。其中色彩的功能性體現在多方面,有以突出特定文字的使用價值為目的的色彩使用功能,如書籍頁面中使用色彩搭配表現出它的個性化;又或是通過書口、頁碼等細節部分的色彩對比表現其個性化設計,所以說色彩的個性化可以通過書籍中的任何一種元素去達到一種視覺效果。例如書籍的頁碼設計,可以通過個性化的設計將頁碼貫穿到整本書中,使其更好地展現在讀者面前,頁碼本就貫穿了書籍的始終,可以說頁碼是書籍中的一個小細節,因為它與目錄、頁眉、標題等共同構筑了書籍閱讀中的導視系統。在新一輪的設計思潮下,人們的視覺審美在不斷覺醒,書籍設計的個性化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視界。
三、結語
書籍設計是從書籍文稿到成書出版的整個設計過程,也是完成從書籍形式的平面化到立體化的過程,它包含了藝術思維、構思創意和技術手法的系統設計。在發展過程中,書籍設計的內涵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時代賦予了它更多地含義,即由過去更多的外觀設計轉變為如今的整體設計,為了達到更好的藝術效果,極具個性化的書籍設計開始不斷涌現,以適應日益增長的讀者需求。
新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閱讀紙質書籍的時間雖然有所減少,但人們對于紙質書籍的熱愛情結依舊還在。 受眾的的審美不斷提高,對書籍的視覺審美提出了更高要求,設計師也在不斷提升對書籍的全方位設計理念,書籍設計越來越有屬于自己的個性化語言,人們也會開始提升自己對個性化書籍的認知和關注,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個性化書籍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茜.書籍設計的個性化探索[D].湖北工業大學,2020.
[2]馬昀.平面設計中圖形語言的個性化情感探索[J].中國培訓,2015(12):
[3]夏小奇.王歡歡.從多維性閱讀探索書籍設計方式[J].中國包裝工業,2015(20):
作者簡介:
賈馨(1997-)女,漢族,山東省鄆城人,南昌航空大學2020級研究生,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與品牌設計;
楊芳(1970-)女,漢族,江西省宜春人,南昌航空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