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改善高管薪酬治理是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環節。本文以高管特征為視角,納入考量范圍,探討了異質性高管的加入對混合所有制企業高管薪酬契約有效性的影響。研究發現:混合所有制企業的高管薪酬與公司業績呈正向關系。
關鍵詞:高管薪酬業績敏感性;混合所有制; 高管特征
一、引言
在兩權分離的現代企業中,薪酬契約是約束管理者自利行為的一種制度安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均指出,要堅持與績效考核緊密掛鉤,實現收入能增能減,合理拉開收入分配差距。因此,薪酬激勵是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中的關鍵性制度設計。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薪酬激勵有效性與高管特征密切相關。關于高管特征的探討,理論界存在代理理論與管家理論。前者將高管視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人”,后者則將其視為恪盡職守的“管家”(馬連福等,2013)。那么,在高管薪酬治理過程中,高管更傾向于表現出特征是“經濟人”還是“管家”?
一方面,出于集體主義傾向,高管對社會效益的兼顧可能弱化薪酬激勵有效性。從企業層面來說,混合所有制企業承擔著超額雇員、慈善捐贈等社會性目標,此時財務指標難以充分代表經營者的努力程度,容易引發激勵信號失真。從高管層面來說,高管為了獲取良好聲譽,會更愿意成為追求社會效益的“管家”,此時薪酬激勵有效性先天不足。在追求社會效益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偏離股東利益最大化的經濟目標,故高管擁有“管家”特征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管薪酬業績敏感性。
另一方面,出于利己主義動機,高管可能憑借權利操控薪酬契約制定、執行與監督過程。第一,股東為實施掏空行為,董事為獲得連任支持和高薪,高管為鞏固地位,均可能通過關聯交易觸發合謀行為,使得薪酬契約的制定存在管理者自利傾向。第二,在薪酬契約的執行過程中,高管有權決定是否將公司風險性投資收益或損失計入薪酬計算公式,以操縱績效考核指標。第三,國有資本高管集管理權與行政權于一身,容易導致董事會不得不遷就其訴求;非國有資本高管由于話語權不足會選擇放棄監管(劉運國等,2016)。故自利的“經濟人”權利制約著薪酬治理效率。
上述分析表明,高管的“經濟人”與“管家”兩種自我認識交織在一起,貫穿于高管的整個任職期間。那么,混合所有制企業高管薪酬業績敏感性表現如何?據此提出:
假設H1:混合所有制企業高管薪酬與公司呈正相關關系。
假設H2:混合所有制企業高管薪酬與公司呈負相關關系。
三、研究設計
(一)數據來源
(1)在2014-2018年間,按照實際控制人為國有資本的確定為國有企業。(2)根據銳思數據庫中披露的前五大股東性質,剔除前五大股東均為國有股的上市公司,并確定前五大股東中既有國有股又有非國有股的企業為混合所有制企業。(3)銳思數據庫中的缺失信息根據巨潮資訊網和東方財富網中的年報信息補全,同時剔除信息不全公司。其他財務數據和公司治理數據來自于國泰安數據庫與CCER數據。
(二)主要變量定義及說明
高管薪酬水平(Pay)。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前三名高管薪酬之和。在穩健性檢驗部分,用薪酬最高的前三位董事、監事及高管的薪酬的自然對數作為替代變量。
公司業績(Roa)。公司業績用總資產收益率來表示。
Contols為控制變量的集合。包括公司規模(Size)、資產負債率(Lev)、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Top)、總資產周轉率(Tun)、獨立董事占比(Outratio)、公司成長性(Growth)、董事長與總經理任職合二為一情況(Dual)、年度(Year)和行業(Ind)虛擬變量。
(三)模型設計
為驗證假設H1-H2,本文以高管薪酬水平(Pay)為因變量,以公司業績(Roa)為自變量,來估算高管薪酬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并構建模型1。e為隨機擾動項。
四、實證結果與分析
從表2中我們可以得出高管薪酬與公司業績之間在1%的水平上呈正向關系,符合假設H1的預期。說明混合所有制改革與高管薪酬業績敏感性具有協同效應,其通過文化滲透與監督制衡等方式約束了高管薪酬操縱行為,將所有者與經營者的目標內化并趨于一致,極大地增強了監督能力,減少了非主要高管“搭便車”的可能性。
五、研究結論
本文的結果表明,混合所有制企業的高管薪酬與公司業績呈正向關系。
參考文獻
[1]馬連福, 王元芳, 沈小秀. 國有企業黨組織治理、冗余雇員與高管薪酬契約[J]. 管理世界, 2013(5):100-115.
[2]方軍雄. 高管權力與企業薪酬變動的非對稱性[J]. 經濟研究, 2011(04):107-120.
[3]蔡貴龍, 柳建華, 馬新嘯. 非國有股東治理與國企高管薪酬激勵[J]. 管理世界, 2018, 034(005):137-149.
資金資助: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1SKDJ017);重慶理工大學研究生創新項目(clgycx 20202069)
作者簡介:劉趙佳鑫(1995-),女,重慶,重慶理工大學會計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