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佳玲
摘 要:當前,我國人口結構老齡化、高齡化趨勢加劇,家庭養老功能日益削弱,養老問題日益凸顯為嚴峻的社會問題。與機構養老相比,社區養老投入成本低,經濟和社會效益更高;與傳統的家庭養老相比,社區養老可以提供更為專業、高效的養老服務。因此,社區養老是適合于我國老年人的養老方式。但是,在社區養老服務提供過程中,醫、養兩種要素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結合,不能滿足老年人醫養結合型的服務需要。在已有的研究中,醫養結合基本上集中在機構層面上,對于社區層面的醫養結合的研究關注不多。基于此,本文利用實地調查的方法,對長沙市具有代表性的社區進行調查分析,以期幫助進一步完善社區層面的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的開展工作。
關鍵詞:醫養結合;社區養老;醫療服務;家庭養老
引言:
伴隨著老齡化趨勢的加快,我國老年人口規模不斷膨脹。根據第七次我國人口普查結果,2021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齡人口有2.6億人,占到總人口比例18%。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正在加深,預計到2025年,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將達到2億,到2050年,中國老年人口將接近四億,在生活保障、養老服務和醫療保健等方面,如何滿足日益增長的老年群體需求,極具挑戰[1]。
目前大部分老年人還是以“家庭養老”為主,老年人患有慢性病且需要反復治療的比例較高,但選擇“家庭養老”的老年人,由于家中醫療資源非常有限,不能得到很好的醫療服務和護理照顧,他們不得不來回奔波于家和醫院之間。雖然一些養老機構能夠提供醫療護理服務,但是遠離家人獨自居住在機構令很多老人不安全感大大增加,自愿選擇機構養老的老年人占比非常少。因此社區養老對于老年人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我們通過對長沙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社區進行的實地調研發現,各社區在養老服務方面認真積極實踐,各具特色、各有優劣勢。對此我們根據社區老年人養老情況滿意度、社區養老資源利用效率、社區醫養結合情況等方面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社區醫養結合養老體系的建設建議,以期幫助進一步完善社區層面的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的開展工作。
目前我國社區醫養結合養老的現狀:
為了了解到長沙市社區醫養結合的現狀,筆者將長沙的社區分為高中低檔社區,并在每一檔次的社區中抽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社區進行走訪調查,了解到的情況如下:
1.大部分社區都有老年人活動中心,但其資源利用率不高
在實地調研中,筆者發現高、中檔社區基本上都有專門的老年人活動中心,并且配備了棋牌室、老年課堂、報刊閱覽室、運動器材等,而大部分低檔社區并沒有建設老年人活動中心,并且社區的綠化、娛樂場所的建設也不盡人意。
在具備老年人活動中心的社區中,大部分老人還是更傾向于在社區之外的地方娛樂。在實地調研中,幾乎所有的老年人活動中心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資源閑置浪費的現象。擁有活動中心的社區養老資源利用率不高,這就造成了養老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
2.老年人對社區醫療服務及日常服務需求很大
隨著年齡的增大,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開始下降,越來越擔心自己的醫療保障。本次調查中有近七成老年人患有疾病,根據調查顯示,年齡越大的老年人更建議提高社區醫療服務質量,以及增加社區日常服務項目。他們希望社區可以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這樣就可以近距離在社區就接受身體檢查以及一些基礎診療等。而且很多老年人希望社區可以增加日常服務項目,更加密切地關心他們的生活。由此可見,老年人對于社區醫療服務和日常服務存在很大的需求,更加突出強調了社區醫療條件的建設對于老年人的重要性。
建議:
1.社區醫養結合養老模式構建方面
(1)政府應與社區聯合,為社區構建合適的醫養結合養老體系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了解到大部分老人對于構建社區醫養服務體系的期望比較強烈。雖然多數社區都提供了醫養相關服務,但是社區間資源分配不夠均衡,十九大也指出應推進醫養結合。因此,政府應該與社區聯手,根據社區各方面的情況,充分利用社區養老資源,構建一套符合本社區的醫養結合養老體系。
(2)社區應對養老服務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
在本次調查中,我們發現幾乎所有的老年人都多多少少患有一些慢性病,并且有些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因此,社區應當配備一些專業的服務人員來為本社區的老年人服務,或者對現有的職工進行專業的培訓。在實地調查中我們了解到,有許多社區的養老服務人員并沒有相關的上崗證書,并且有一部分老年人反應,社區的一些護工的服務并不專業,甚至對他們根本不上心。所以專業的服務人員對于建設一個合格的醫養結合社區是非常重要的。
(3)組織相關活動,幫助老年人實現自身價值
多數老年人在退休之后可能感覺生活變得單調乏味,沒有什么事可做,甚至會覺得自己沒有用處了。在實地訪談中,有許多老人都與我們談及了自己年輕時候的事情,感嘆如今自己什么事也做不了。因此,社區可以組織一些活動,讓那些有特長的老年人去教其他人,從而讓老年人再一次實現自己的價值。
2.改善提高醫療與居住條件、豐富老年活動、加強社會福利保障
社區應建立以老年人為主體的服務理念,將社區打造成老年人享受服務的主要場所。通過政府聯合、企業外包、社會扶持等方式,注重社區醫療條件與居住條件的改善與提高。在醫療方面,社區應增加醫療設施和服務項目,為社區中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的醫療檢查以及診療。如定期組織老年人體檢,提供常見病診療,急診救護,護理康復等服務。在生活方面,通過適當舉行活動、組織競賽與學習等方式,豐富老年人的生活,以提高老年人養老生活的滿意度。居民們應在有“養老問題是社會問題”的意識下,積極主動地承擔起責任,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會福利保障。
3.加強宣傳,深入了解老年群體
社區加強對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宣傳度,利用好網絡與媒體,從多個渠道進行宣傳,使現有的醫養結合養老資源能夠真正地物盡其用,為老年人提供服務。同時,社區在日常生活中可通過設置意見箱、訪談等方法,充分發揮其更加容易接觸到老人的優勢,從而貼切、深入地了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與建議,分析并做出對應的改進。
參考文獻
[1]. 馬麗麗,陳娜,湯少梁.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養老服務發展政策研究[J].醫學與社會,2016,29(04):40-43.